文艺复兴_【PPT课件】
阅读书目
1.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董燕生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孙家孟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3.莎士比亚《喜剧五种》,方平译,上海译文 出版社
4.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莎士比亚全集》, 朱生豪等译,人民文学 出版社
方平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疯狂
真疯还是假疯
有装疯的意图
内在精神危机的自然表现
延宕
要证明鬼魂所言的真实性和自己 行为的正义性;也是对于罪恶更深 入、更清醒地审视的过程
忧郁、延宕、行动彼此渗透
、
“未经考察的生活不值得过。” (苏格拉底)
感受“智慧的痛苦”
生命意志的不屈不挠的追求过程,就是 悲剧意识最充分的体现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最重要作家
《巨人传》 五部
乌托邦国王卡冈都亚、庞大固埃的神奇事迹
破坏性的
讽刺之作,狂欢之作
建设性的
体现人文主义“人”的理想
二、不朽的文学典型: 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 维德拉(Cervantes ,1547-
1616)
坎坷人生
丰富创作
切以人为本,以人权反神权
以人性反神性,以个性解放反禁欲主义
以理性反蒙昧主义
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 权的开明的君主统治
人文主义文学
1.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内容 2.写实的手法 3.民族性
各国文学发展概况和主要成就
发源地 意大利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
(Petrarca,1304-1374)
哈姆雷特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out of joint)的时代, 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set it right) 的责任!”
父死 母嫁 王位被篡夺 鬼魂揭发
理想的幻灭 重新审视
忧郁 人文主义美好信念的破灭 内心独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 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 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 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 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 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 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 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 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 们摆脱了这一具腐朽的皮囊以后,在那 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 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 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一个缘故;
一 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文学
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出现的 一场遍及全欧的古典文化的复兴运 动与西方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 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 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 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
“人文主义” Humanism,主张一
三条复仇线,三个复仇者
雷欧提斯
“忠心,滚进地狱去!信誓,叫魔鬼抓去! /仁义道德,直落到无底的洞里去!/我不怕自 己下地狱。我意志坚定,/上天也罢,入地也 罢,我不管,/有什么尽管来什么,我只要为 父亲/痛痛快快的报仇。”
福丁布拉斯
“这么两万人却不惜一死,就要去为了一 பைடு நூலகம்点幻梦、一点点虚名。”
“反英雄”
传奇英雄的滑稽模仿 主要性格特征是脱离实际,用幻想代替现
实,成了一个夸张、滑稽、喜剧性的角色 对比手法 与骑士小说中英雄比 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比 与桑丘比
是乱冲乱杀的疯子,又是学识渊博的智 者
可笑逗乐的疯子——可笑又可爱— —可笑又可敬——可笑又可悲
“堂吉诃德既是个理想化的人物, 又有他可悲的方面。读者就很容易 把他当作理想人物,悲剧主角,因 而生出许多矛盾的见解,使这个复 杂的性格愈见复杂。其实,通常称 道的堂吉诃德,已经不但是《堂吉 诃德》这部书里的堂吉诃德,还包 括了历代读者心目中各式各样的堂 吉诃德。”
“文艺复兴之父” 抒情诗集《歌集》 “十四行诗”
乔万尼·薄伽丘(Boccaccio,1313-1375)
《十日谈》(1349-1353)
框架结构 批判禁欲主义 开创了近代短篇小说的文体形式
繁荣
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
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1494-1553)
人物性格鲜明,写出精神世 界的复杂性
对比 独白
语言丰富多彩
高度形象化和个性化
《哈姆雷特》 (1601) 题材来源
剧情内容
循旧
复仇悲剧模式
出新
哈姆雷特形象 延宕问题
依托延宕,构筑思想的平台
“把生与死的矛盾,困扰,引进了复仇 剧,最能显示莎士比亚的非凡才华” (方平)
复仇的困惑和生存的焦虑,构成悲剧中 最富诗意的内涵
堂吉诃德、哈姆雷特
(杨绛《译本序》)
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 最重要的诗人和戏 剧家,欧洲人文主 义文学最杰出的代 表
作者问题
诗歌
《十四行诗集》(1609),154首
以爱情和友谊为主题
诗剧 历史剧 喜剧 悲剧 传奇剧
情节的无比多样性和丰富性
代表作《奇情异想的绅 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
(1605-1615)
模仿骑士小说以骑士个人 游侠生活为内容,描写了 乡绅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 桑丘的游侠史
创作初衷
“抱定宗旨,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 净”
“戏拟”
社会批判主题
史诗规模,再现“多灾多难的时世” “黑铁时代” 的全景图
堂吉诃德
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 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 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 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 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 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 的死后,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 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 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 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 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 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 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 了行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