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中医院中医儿科三基考试试卷2010年8月姓名:得分:一、A型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患儿,6个月。
每闻声响则惊哭不安。
其病位在A肺 B.脾 C.心 D.肝 E.肾2.小儿发生烈性传染病的病邪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A.风热 B凤寒 C。
湿热 D.燥邪 E.疫疠3.小儿易产生感冒、咳喘,原因主要是A.脾常不足 B.肺脏娇嫩 C.肾常虚 D.稚阳未充 E.稚阴未长4.小儿易患五迟、五软、解颅、遗尿等病,原因主要是A肺脏娇嫩 B.脾常不足 C.肾常虚 D.稚阴稚阳 E.纯阳之体5.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首推A.肺系病证 B.心系病证 C.肝系病证 D.脾系病证 E.肾系病证6.腹部膨大,肢体瘦弱,发稀,额上青筋显现,多为A.积滞 B.泄泻 C.疳积 D.厌食 E.五迟7.百日咳咳嗽的特点为A.咳声清扬,伴流清涕 B.咳嗽阵作,并有回声 C.咳声重浊,痰稠色黄D.咳声嘶哑,如犬吠样 E.干咳无痰,口鼻干燥8.患儿,5岁。
发热1~2天,两颊黏膜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红晕。
其诊断是A.口疮 B.麻疹 C.鹅口疮 D.痄腮 E.发颐9.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何种病毒最易致胎儿畸形A.麻疹病毒 B.风疹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埃可病毒 E.腺病毒10.患儿,出生后4天。
家长发现小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垫状隆起,可活动。
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A.影响吸乳,消毒后挑割 B.影响吸乳,手术切除 C.应予治疗,解毒消肿D.有利吸乳,不予处理 E.有利吸乳,但易感染11.患儿,6个月。
近来出现夜间哭闹,多汗,精神烦躁等症状,头枕处头发变稀,此时应首先添加的是A.蛋黄 B.肝泥 C.鱼肝油制剂 D.鱼泥 E.动物血制品12.患儿,4个月。
开始添加辅食,近日来大便次数增多,量多质稀,味酸臭,夹有食物残渣,一般情况可,小便无明显减少。
以下处理方法中恰当的是A.禁食不禁水 B.继续原法喂养 C.暂停添加辅食D.静脉补液并予抗病毒药 E.静脉补液并予抗菌药物13.患儿,出生12天。
气息微弱,哭声低怯,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若用复温法治疗,应先置于A. 28℃暖箱B.30℃暖箱 C.24℃~26℃室温D.26℃~28℃室温 E.30℃室温14.患儿,出生6天。
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50%,皮肤暗红,尿少。
唇舌色淡,指纹淡红不显。
用复温方法治疗,要求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是A. 3小时 B. 5~6小时 C.6~10小时 D.12~24小时 E.24小时以上15.患儿,出生23天。
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烦躁啼哭,口渴唇干,小便黄赤,大便于结,舌红苔黄腻。
可选用的静脉治疗中成药是A.黄芪注射液 B.丹参注射液 C.生脉注射液 D.参附注射 E.茵栀黄注射液16.患儿,5个月,体重6 kg。
泄泻半天,已泻稀水样便拾几次。
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弹性差,前囟及眼窝凹陷,啼哭泪少,小便少。
诊断为泄泻,中度脱水。
今日静脉补液量宜为A.300ml B.360ml C.720ml D.960ml E.1200m117.患儿,5岁。
胸闷胸痛,头晕乏力,心悸不适,脘痞痰多,时欲呕恶,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结代。
治疗宜首选A.银翘散 B.温胆汤 C.清营汤18.为尽快制止急惊风之惊厥发作,除新生儿外一般应首选A.水合氯醛保留灌肠 B.苯巴比妥钠肌注 C.地西泮缓慢静注D.甘露醇快速静注 E.高张葡萄糖静注19.患儿,5岁。
反复发热抽风4年,抽风每因外感诱发,初为高热惊厥,逐渐发展为低热抽搐,年发病2~3次。
为明确诊断,辅助检查应首选A.脑电图 B.CT C.MRI D.脑脊液检查 E.脑血流图20.患儿,6岁。
发病两周,轻度浮肿,小便黄赤短少,镜检血尿,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滑数。
其诊断是D.尿血,血热妄行证 E.尿血,阴虚内热证二、B型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A.《五十二病方》 B.《备急千金要方》C.《颅囟经》 D.《育婴家秘》 E.《医林改错》1.我国最早记载“婴儿病痫”的名著为2.我国最早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名著为A.乳食内积 B.盘肠吊痛 C.痰饮内伏 D.久病体虚 E.胸胁疼痛3.小儿喜伏卧者,多为4.小儿翻滚不安,呼叫哭吵,两手捧腹,多为A.朱砂安神丸 B.羚角钩藤汤 C.苏合香丸 D行军散 E.紫雪丹5.热极生风,项强抽搐,宜选方6.感受时邪秽浊之气而吐泻昏厥,宜选方A.热势起伏,朝轻暮重。
B.低热不退,或不规则发热。
C.突然发热,微恶风寒。
D.壮热不退。
E.身热起伏,多汗出而不温。
7.流行性乙型脑炎邪犯卫气证的发热特点是8.流行性乙型脑炎阴虚内热证的发热特点是A.生脉饮 B.六味地黄丸 C.玉屏风冲剂 D.冠心苏合丸 E.丹参滴丸 9.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身热已退,动辄汗出,口渴喜饮。
继用10.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身热已退,心悸,脉细弱不整。
可选用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治疗小儿盗汗,可以采用以下外治法A.龙骨、牡蛎粉外扑皮肤 B.生葱、食盐炒热熨脐周 C.丁香、肉桂粉敷脐 D.五倍子粉醋调敷脐 E.白芥子粉面调敷背2.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证,病变以下列哪几脏为主A.肝B.心 C.脾D.肺 E.肾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见于A.新生儿溶血B.新生儿肝炎 C.新生儿败血症D.先天性胆道梗塞 E.先天性巨结肠4.小儿感冒常见兼夹证有5.遗尿的病因病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A.下元虚寒,肾气不足 B.脾肺气虚,膀胱失约 C.肝经湿热,疏泄太过D.肝肾阴虚,虚火内生 E.心肾失交,水火不济6.小儿服汤剂的注意点A.1日药量可分多次服, B.药物味苦可以适量加糖 C.小儿拒服可以捏鼻灌入D.无法口服可改直肠给药 E.肺系疾病汤剂雾化吸入7.以下关于小儿泄泻的论述中正确的有A.凡泄泻皆属湿 B.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C.病重者易见伤阴、伤阳变证D.暴注下迫属火 E.水液澄清属寒8.治疗蛲虫的方法有A.内服槟榔煎剂 B.内服驱虫粉 C.百部煎液灌肠D.禁止小儿搔抓肛门 E.夜间在肛门口捉虫9.乳食积滞腹痛具有以下特点A.发作前有伤食史 B.脘腹胀满疼痛 C.按之腹痛减轻D.吐后腹痛减轻E.泻后腹痛减轻10.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有A.清热解毒 B.活血化瘀 C.凉血止血 D.消肿散结 E.益气回阳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小儿舌常伸出口外,久不缩回,称为;舌反复伸出舐唇,旋即回缩,称为。
2.口唇两侧发生溃疡者,称为: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
3.辨别疳之有积无积,在于腹之,者多有积滞。
4.风水相搏证的水肿先见于部的原因是由于。
5.初生儿脐部红肿热痛流脓水者称为,脐部呈半球状或囊状突起者称为。
五、病案分析题(10分)1.患儿王某,女,3岁。
发热、咳嗽已5天,经服“感冒药”治疗效果不明显。
现患儿发热,T:39℃,咳嗽喘促,面赤气粗,口渴鼻煽,唇红而干,喉间痰鸣,痰多而稠,舌质红苔黄而腻,脉滑数。
查体:两肺呼吸音粗,右下肺有少量细湿啰音。
要求回答:病名、证型、病机分析、治则、方剂、药物(名称及剂量)六、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小儿厌食常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其诊断要点如何?2、请问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有哪些?(答错、漏答不得分)答案A型1C 2E 3B 4C 5A 6C 7B 8B 9B 10D 11C 12C 13D 14D 15E 16C 17E 18C 19B 20BB型1A 2E 3A 4B 5B 6D 7A 8D 9C 10B多项1AD 2CDE 3ABCD 4ACE 5ABCE 6ABD 7ABCDE 8BCDE 9ABDE 10AB填空2.吐舌;弄舌4.燕口疮;口糜7.满与不满,腹大肢细8.头面部;风性向上9.脐疮;脐突病案分析题7.病名:肺炎喘嗽。
证型:痰热闭肺证。
病机分析:此证多为肺炎极期,痰热两盛,搏结于内,阻滞肺络,肺气失于宣降,肺逆于上,则咳嗽喘促,气急鼻煽。
里热壅盛,则高热烦燥、面赤口渴、唇红而干。
痰热胶结,则喉间痰鸣,或痰多黄稠,舌红苔黄而腻,脉象滑数为痰热内蕴之象。
治法:清热泻肺,涤痰降逆。
方剂:麻杏石甘汤、泻白散、葶苈大枣泻肺汤三方加减:麻黄3g、桑白皮10g、杏仁10g、葶苈子10g、生石膏20g、地骨皮10g、鱼腥草15g、黄芩6g、甘草6g。
问答题1、小儿厌食常见的病因有: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
其诊断要点为:①有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史。
②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
③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
④除外其他外感、内伤慢性疾病。
2、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