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三基试卷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 分,计 分)
、 肾著
、 开鬼门
、 呷嗽
二、单选题(每题 分,计 分)
、患者胸闷心烦不寐,泛恶嗳气,头重目眩,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属:( )
✌.心肾不交 .心脾两虚 .肝火扰心 .痰热扰心 ☜.心胆气虚
、治疗痰湿中阻之眩晕的主方应选( )
✌二陈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天麻钩藤饮 异功散
☜参苓白术丸
、以腹痛的部位辨证,胁痛,少腹疼痛者,多属( )
✌.肝经病证 .脾胃病证 .肠痈 .小肠病 ☜.膀胱病
、感冒之名最早见于( )
A.《仁斋直指方》 B.《诸病源候论》 C.《医学源流论》D.《丹溪心法》 E.《证治汇补》
、治疗鼻衄热邪犯肺证的最佳选方是()
✌.银翘散 .沙参麦冬汤 .泻白散 .桑菊饮
☜.清燥救肺汤
、外邪犯胃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
✌.风邪 .暑邪 .寒邪 .湿邪 ☜.热邪
、下列哪项不是风湿热痹的特点( )
✌.局部灼热红肿 痛不可触 得冷则舒 肌肤麻木不仁
☜游走性关节疼痛
、治疗泄泻初起不宜( )
✌.分利 .消导 .疏解 .清化 ☜.固涩
、痰湿蕴肺型咳嗽的主证特点为:( )
✌.咳声气促、痰多质粘 .咳声重浊、痰黄量少 .咳嗽频剧、痰少而粘
.咳声重浊、痰多胸闷 ☜.咳嗽气促、痰黄稠厚
、积聚的病位主要在( )
✌.肺肾 .肝肾 .肝脾 .肝胆 ☜.脾肾
三、多选题(每题 分,计 分)
、黄疸消退后调治肝脾不调证的代表方剂是( )
✌.茵陈四苓散 .柴胡疏肝散 .归芍六君子汤 .逍遥散
☜.鳖甲煎丸
、鼓胀病后期导致的危重证侯有( )
✌.大量呕血 .神昏谵语 .虚脱 .痉厥 ☜.鼻衄、齿衄
、疫毒痢热入心营宜用( )
✌.白头翁汤 .真人养脏汤 .犀角地黄汤 .紫雪丹
☜.参附汤
、膏淋的虚证可选用的方药有( )
✌.膏淋汤 .程氏萆解分清饮 .补中益气汤 七味都气丸
☜.金匮肾气丸
、真心痛,寒凝气滞者可选用()
✌.枳实薤白桂枝汤 .苏合香丸 .生脉散 .当归四逆汤
☜.麝香保心丸
四、问答题(每题 分,计 分)
、 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如何鉴别?
、 如何鉴别中风之中经络、中脏腑、闭证、脱证和阳闭、阴闭证侯✍
、 治疗呕吐为什么不能见吐止吐,应采取何种措施✍
五、病案分析题( 分)
薛某,女, 岁。
泄泻反复发作三年余,大便时溏时泻,稍食油腻则泄泻增剧,纳谷不香,脘腹胀闷,面色萎黄,体倦乏力,晨起面睑略浮,舌淡苔白,脉细弱。
要求:写出病名、证型、病机、治法、方剂
中医内科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
、 出自《金匮要略》,即寒湿腰痛,表现为“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
、 “鬼门”指汗孔,即发汗之意。
、 指哮证。
从其发病时咳嗽气急痰鸣,呷呀有声得名。
《证治准绳·喘门》:“呷者口开,呀者口闭,乃开口闭口尽有其声。
”
二、单选题
、 、 、✌ 、✌ 、 、 、 、
☜ 、 、
三、多选题
、 、✌☜ 、✌ 、✌☜ 、✌☜ 四、问答题
、 答:风寒湿痹是指风、寒、湿邪滞留筋脉、关节、肌肉,或阳气虚衰者,寒自内生,复感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致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风邪偏盛者,可涉及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寒邪偏盛者,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湿邪偏盛者,肢体关节重着、肿胀散漫,肌肤麻木不仁。
风湿热痹是指风、湿、热邪滞留筋脉、关节、肌肉,或素体阳盛,内有蓄热者,感受风寒湿邪,易从阳化热,而致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
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 答:凡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而神志清楚者为中经络;若有神志不清者为中脏腑。
闭证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根据有无热象有阳闭和阴闭之分。
阳闭除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阴闭除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脱证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 答:呕吐虽然是一个病证,但有时又是人体祛除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反应,因此在治疗呕吐时,要注意病因,不可见吐止吐。
如遇伤食、胃中积痰停饮、或误吞毒物,表现为欲吐不能,或吐而未尽者,不能止其吐,而应该因势利导,给予探吐,以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
五、病案分析题
病名 泄泻
证型 脾胃虚弱证
病机 脾虚失运,清浊不分
治法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剂 参苓白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