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TCA循环的特 •①氧点虽:不直接参与其中反应,
但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运转 (因NAD+和FAD再生时需 氧); •②每个丙酮酸分子可产生4 个NADH+H+、1个 FADH2和1个GTP,总共相 当于15个ATP,因此产能效 率较高; •③TCA位于一切分解代谢和 合成代谢的枢纽地位,不仅 可为微生物的生物合成提供 各种碳架原料,而且还与人
•发酵作用:没有任何外源的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模式;
•呼吸作用:有外源的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模式;
•★呼吸作用又可分为两类:
•
有氧呼吸——最终电子受体是分子氧O2;
•
无氧呼吸——最终电子受体是O2以外的
•
无机氧化物,如NO3-、SO42-等.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异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及产能,最常用的生物氧化基质 是葡萄糖,可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产能,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 子受体的不同基本发酵途径可分为发酵和呼吸
•
~脱羧酶
~脱氢酶
• 丙酮酸
乙醛
乙醇
• 通过EMP途径产生乙醇,总反应式为:
•C6H12O6+2ADP+2Pi 2C2H5OH+2CO2+2ATP
•※该乙醇发酵过程只在pH3.5~4.5以及厌氧的条第一件节下微生发物的生能。量代谢
•★当发酵液处在碱性条件下,酵母的乙醇发酵会改为甘油 发酵。
•原因:该条件下产生的乙醛不能作为正常受氢体,结果2分 子乙醛间发生歧化反应,生成1分子乙醇和1分子乙酸;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三)混•合酸发酵
葡萄糖
❖概念:埃希
氏菌、沙门氏 菌、志贺氏菌 •琥泊酸
•PEP羧化酶
草酰乙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属的一些菌通
过EMP途径将 葡萄糖转变成 • 琥珀酸、乳酸、
乳酸 •乳酸脱氢酶 丙酮酸 •+2H •丙酮酸甲酸裂解酶
甲酸、乙醇、 乙酸、H2和 •
乙醛 •乙醛脱氢酶 乙酰 CoA
•ATP •ADP
•NAD+ •NADH+H+
•NAD+
• 5 -P-核酮糖 •异构化作用
• 5 -P-木酮糖
•NADH+H+
•磷酸戊糖酮解酶
•3 -P-甘油醛
•NAD+ •NADH+H+
•2ADP+Pi •2ATP
• 丙酮酸
•-2H
•CO
•乳酸
2
•乙酰磷酸
•P i •CoA
•乙酰CoA
•-2H
• 乙醛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二) 递氢、受氢和ATP的产生
•★经上述脱氢途径生成的NADH、NADPH、FAD等还 原型辅酶通过呼吸链等方式进行递氢,最终与受氢体 (氧、无机或有机氧化物)结合,以释放其化学潜能。 •★根据递氢特别是受氢过程中氢受体性质的不同,把微 生物能量代谢分为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两大类.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 谢
2020/12/1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代谢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热能 •ATP
•代谢
•使营养物质转换成细胞结构物质、维持
微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生理活性物质或
•初级代谢:
能量的代谢。初级代谢的产物叫初级代 谢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等
•次级代谢:
•指某些微生物进行的非细胞结构物质 和维持微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非必需物 质的代谢。如一些微生物积累发酵产物 的代谢过程(包括抗生素、毒素、色素、
•HMP途径意义
•一般认为HMP途径不 是产能途径,而是为生 物合成提供大量的还原 力(NADPH)和中间代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HMP途径的总反应
•6 葡萄糖-6-磷酸+12NADP++6H2O •
•
5 葡萄糖-6-磷酸
+12NADPH+12H++12CO2+Pi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三)ED途径:又称2-酮-3-脱氧-6-磷酸葡糖 酸(KDPG)裂解途径 •一分子葡萄糖经
•-2H
•乙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磷酸戊糖解酮(PK)途径的特点:
•①分解1分子葡萄糖只产生1分子ATP,相当于 EMP途径的一半; •②几乎产生等量的乳酸、乙醇和CO2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磷酸己糖解源自(HK)途径•2葡萄糖
•同EMP •
2葡萄糖-6-磷酸
•磷酸己糖解酮酶
•6-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
•逆HMP途 径
•4-磷酸-赤藓糖
•2木酮糖-5-磷酸
•磷酸己糖解酮酶戊
•2甘油醛 -3-磷酸
2乙酰磷酸
乙酰磷酸
•乙酸激 酶
•2乳
•2乙
•乙酸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磷酸己糖酮解途径的特点:
•①有两个磷酸酮解酶参加反应; •②在没有氧化作用和脱氢作用的参与下,2分子葡萄糖分 解为3分子乙酸和2分子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在 脱氢酶的参与下转变为乳酸;乙酰磷酸生成乙酸的反应则 与ADP生成ATP的反应相偶联; •③每分子葡萄糖产生2.5分子的ATP; •④许多微生物(如双歧杆菌)的异型乳酸发酵即采取此 方式。
•生物氧化作用:细胞内代谢物氧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能量, 分段释放,并以高能键形式贮藏在ATP分子内,供需时使用。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生物氧化的功能: •产能(ATP) •产还原力【H】 •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生物氧化的过程
•一般包括三个环节:
•①底物脱氢(或脱电子)作用:该底物称作电子供体或供氢体
•(一)底物脱氢的4条途径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一)底物脱氢的4条途径
葡萄糖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能的途径主要有4种途径:
•己糖双磷酸降解或糖酵解途径(EMP途径)
•己糖单磷酸降解或磷酸戊糖循环途径(HMP途径)
•研究嗜糖假 单胞菌发现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途径(ED途径)
•磷酸解酮酶途径
一、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的概念
•生物氧化就是发生在生物体内的一切产能性氧化还原反应的总称
•生物氧化的方式:
• ①和氧的直接化合: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②失去电子:
Fe2+ → Fe3+ + e -
•③化合物脱氢或氢的传递: CH3-CH2-OH
CH3-CHO
•NAD •NADH2
• 其产能效率低,是在胞质中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 合成 ATP,葡萄糖氧化不彻底,伴有多种发酵产 物形成,大部分能量依然留在发酵产物中,产能 效率低。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丙酮酸的发酵产物 •无氧条件下:不同的微生物分解 •丙酮酸后积累不同的代谢产物。
①酵母型酒精 发酵 ②同型乳酸发 酵 ③丙酸发酵 ④混合酸发酵 ⑤2,3—丁二醇 发酵 ⑥丁酸发酵
•ED途径的总反应
•
• •
• ATP
• • •
ATP
C6H12O6
ADP
KDPG
2ATP NADH2 NADPH2 2丙酮酸
6ATP
(有氧时经过呼吸链)
2乙醇
(无氧时进行细菌乙醇发酵)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由表可见,在微生物细胞中,有的同时存在多条途径来降
解葡萄糖,有的只有一种。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菌种:运动发酵单胞菌等
•+ATP •2H
• 通过ED途径产生乙醇,总反应如•2下-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
• 葡萄糖+ADP+Pi 2乙醇+2CO2+ATP
•3-磷酸甘油醛 •2 H•2ATP
•丙酮酸
丙酮酸
•乙醇
•2CO
2
乙醛
•2乙
醇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二)乳酸发酵
乳酸细菌能利用葡萄糖及其他相应的可发酵的糖产生 乳酸,称为乳酸发酵。
甲酸
CO2等多种代 谢产物,由于
•磷酸转乙酰酶
•甲酸-氢裂解酶 •pH﹤6. 2
代谢产物中含 • 有多种有机酸, 故将其称为混
乙醇
乙酰磷酸 CO2
H2
•乙酸激酶
合酸发酵。
•
乙酸
❖发酵途径: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四)2,3-丁二醇发酵
•
葡萄糖
•概念:肠杆菌、 沙雷氏菌、和 欧文氏菌属中 • 的一些细菌具 有-乙酰乳酸 合成酶系而进 •乙醛 行丁二醇发酵。
•戊糖为底物:PK途径
•研究明珠串 菌发现
•己糖为底物: HK途径
第一•节黑微生龙物江的能生量代物谢科技职业
•葡萄糖的降解途径 •活化
(一)EMP途径
•葡萄糖激活的 方式
•己糖异构酶
•葡萄糖的酵解作用 • ( 又称:EmbdenMeyerhof-Parnas 途径,简称:EMP 途径)
•磷酸 化
•磷酸果糖激酶
•异养微生物氧化有机物质
•发酵
• 呼吸
•可被氧化的底物
有很多,如糖类、 有机酸、氨基酸等。
•有氧呼吸
•以微生物降解葡萄糖吸为例
无氧呼
第一•节黑微生龙物江的能生量代物谢科技职业
发酵(Fermentation)
• 广义:指工业上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过 程。
• 狭义: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 电子(脱氢)直接交换给底物本身未完全 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 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ED途径后,生成两 分了丙酮酸、一分 子ATP、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