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欣赏与赏析

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欣赏与赏析

要做到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欣赏与赏析,首先应该需要摄影的艺术特征。

1892年创刊号的《斯汀迪奥》精美地再现了摄影和绘画作品,并把摄影与绘画、雕塑并列在艺术领域,杂志的第三期刊登了布林古尔《摄影艺术的诞生》的文章,这是摄影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事件,从此,摄影正式踏入艺术殿堂。

摄影艺术有着他特有的性质。

首先,摄影与其他视觉艺术形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摄影创作依赖于照相机。

在意识上,摄影更趋向于客观。

摄影家在创作的时候,无论怎样选择他的拍摄对象,却总要面对物质世界的某个方面,它不以摄影家的意志而转移。

虽然现代摄影技术和数字影像技术使摄影家的创造发挥空间得以扩展,但反映和揭示现实生活仍然是摄影创作的主流和本质。

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言:画家的任务是构筑,而摄影家的任务是揭示。

”其次,摄影的时间性。

摄影者必须适应自己的拍摄对象,而且往往要完全取决于它。

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把摄影的时间性和瞬间性简述的淋漓尽致。

他提出:摄影主要在一张照片里抓住事物的全部精华,”因此,摄影者的思考必须抢在曝光瞬间之前,一旦按下快门就无法改变注意。

再次,摄影与机遇也体现于好的摄影创作之中。

这需要摄影者对手中相机的熟练掌握成都及预见能力。

第四,再现细节。

摄影再现一切细节的能力其精确度是任何其他视觉手段都无法企及的。

摄影能精确地再现物体的形态、色彩、光影、体积、空间、质感、机理等,体现拍摄对象本身材质的美、肌理的美、秩序的美。

第五,摄影家根据相机的曝光速度进行创作,产生真是与虚幻的效果,从而表达摄影家的思想和想法。

第六,在某种程度上,摄影者是用光来作画”。

摄影者在为拍摄画面进行视觉设计即构图时,摄影的这六个特点是决定性的,最重要的。

摄影者一方面要有对客观世界敏锐的观察能力,也要有摄影者所特有的预见能力,并能在按下快门之前安排被摄体,选择角度、视点、俯仰,运用线条、块面、形状等形式,突出作品主题,使画面简洁,有条不紊。

对摄影作品的赏析需要一定的条件。

首先了解摄影技术知识是欣赏摄影作品的基本条件。

其次,对摄影艺术语言的解读能力。

对一幅摄影作品的光线、色彩、透视、影调、清晰与模糊的解读可以为我们进一步欣赏做好铺垫。

但很多摄影艺术作品所蕴藏的内涵却并非画面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要求我们在更深的层次去探寻。

第三,对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好的帮助解读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从而更好的欣赏一幅摄影作品。

第四,建立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认真体会摄影作品的思想,读懂作品的思想内涵,才能达到欣赏摄影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

要对一幅摄影作品进行分析,首先要了解摄影作品的拍摄主题。

只有首先根据作品的主题思想来明确该作品的思想深度和人文立场,进而体会到作品的价值及对社会的影响,确定其思想品味的高低。

其次,分析摄影作品的表现技巧,读懂摄影家运用的摄影技巧所表达的思想目的,继而对其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

对一幅摄影作品分析的步骤课分为读图、了解作者的拍摄意图、解读创作者、再回到读图;摄影图像是具有深刻意义、富含大量信息的平面,既然摄影是一种视觉语言,那么分析摄影作品先要从读图做起。

当一张照片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首先想了解作者在画面里拍的是什么。

拍摄的主体是什么,陪体是什么;进而我们想要知道作者在何时、何地拍摄的;然后我们会利用所知的摄影知识推断作者拍摄的角度,运用的摄影技巧、光线的处理、色彩处理等;最后再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视觉心理学、摄影视觉语言和构图原理组织画面。

作者的拍摄意图(即作品的主题)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所在,摄影的拍摄技巧、构图原则都是为拍摄主体服务的。

如果体会不到摄影家的真实拍摄意图,那你所看到的摄影技巧、表现形式、绚丽画面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我们应运用所知的相关知识从前面内外尽可能多地了解摄影画面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同一幅摄影作品的评价会有不同的观点,但我们首先要问自己是否真的了解作者的拍摄意图。

如果我们多搜集了解作者及作品诞生的背景资料,便会尽可能地拉近与作者心灵的距离。

解读创作者是摄影作品分析中较高的层次,也是个较难的阶段,因为有时我们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资料。

但赏析摄影大师的名作时,这个阶段却是必不可少的。

了解创作者,与创作者产生心灵的沟通,从而对大师作品进行细腻的解读,了解摄影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对一幅摄影佳作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再由理性认知到感性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

当观赏者经过前三个阶段的欣赏过程后,会对眼前的照片有新的认识。

分析摄影作品的最佳状态应是观赏者与创作者建立心灵沟通,一同思考,一同分享摄影创作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摄影艺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在画面中聚集着大量的信息。

同时,在它的历史使命中,也是需要人们去欣赏的。

因为只有通过人们的欣赏,才能发挥其应尽的功能和作用,让欣赏者去判断,并通过其本身的艺术形象感染欣赏者,用图片中的大量信息体现本身价值,这才是摄影艺术的真正作用。

题材(风光、人物、动植物、纪实、广告)技术(用光、构图)创作心得(拍摄体会)如何欣赏摄影作品学会欣赏摄影作品是摄影者的基本功之一,因为会欣赏才能从别人的作品中吸收营养,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我以为,欣赏摄影作品大概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较大众化的如普通民众看挂历那样,只能说出风景漂亮,妹妹漂亮、颜色鲜、照片清楚之类的评价,其实只要掌握好天气,只要你到了风景点,或者妹妹长得漂亮一些,是较容易拍出好看照片的。

拍摄的人也容易产生成就感。

难怪一些导师不主张初学者多拍这样的片子。

第二种是摄影爱好者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照片的构图、影调、色彩、用光的技巧上。

一般说来,他们拍出的照片已开始向艺术摄影方向发展,这些照片有些看头了。

第三种是发烧友他们对摄影的执着追求,让人敬佩。

他们非常关注摄影器材的选择。

如相机、镜头、胶卷、相纸、药水等。

因为他们已懂得,摄影作品的质量与器材的选择是密切相关的。

但是切不能唯“武器”论。

第四种是摄影艺术家他们更注重摄影作品构思、思想内涵,拍摄时机与人物神态的把握,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表现主题的手法技法、后期制作等等。

因此这些大师的作品总是很耐看,越看越有味道了。

♦一幅照片的好与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第一,构图要美,要新颖。

一幅好的照片,首先吸引你目光的一定是它的构图。

好的构图不会沿袭别人的手法,应该是有个性的、独特的。

它所反映的主题应该突出,不呆板。

第二,对于彩色照片,应该色彩丰富、鲜艳、冷暖搭配得当;而黑白照片则应该对比明显、柔和。

第三,主题突出。

每一幅照片都有它的主题和主体,不是主体的部分都应该虚掉或暗淡下去。

背景要干净,不能喧宾夺主,避免包罗万象,什么都照下来,结果什么都没突出。

第四,要有时代感染力。

一幅好的照片出现在你的面前,应该使你感到非常震撼。

它不仅反映的画面有时代气息,而且很有独特的个性。

第五,光源运用恰当。

逆光、侧光、顺光、顶光、底光、自然光、反射光等光源,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反映主体和整个画面的内容。

一般来讲,一幅好照片,运用逆光和侧光的比较多。

除非是纪实性的新闻片或艺术照片,顺光是很难出好效果的。

第六,照片的层次要丰富、分明。

前景、中景、远景都要清晰明朗。

第七,关于广告片,主题要突出,色彩要鲜明夺目。

可以运用夸张、虚构等手法加强号召力。

简单明了、幽默、含意丰富、大众化、独特、有个性,这些都是广告片的要素。

第八,要处理好照片的特殊效果。

如黑白效果、油画效果、水彩画效果、版画效果、雕塑效果、条纹效果、水纹效果等等。

这样,照片就有了特殊的美术效果。

如何点评摄影作品许多优秀正直的照片评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试图通过分享自己曾经有过的经验来帮助其他的摄影师。

很多人文采飞扬能够让他们的评论非常的贴切流畅。

可是实际上作评论不一定非要有文学学位才能对提高别人的照片水平给与帮助。

关键是要诚实的评价一幅作品。

需要知道的是:当你评论一幅作品时,你是在花时间帮助另外一个摄影师。

你的意见不是废话。

你到这里来是指出该作品的优点和缺点的。

一幅完美的作品属于凤毛麟角。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优秀的作品。

完美远远超越优秀。

完美意味着不论你再怎样努力,都不能让这幅作品更好了。

看到一幅作品的第一眼时,注意体会一下你的注意力落到画面的那个角落。

这需要一些训练。

非常值得训练训练。

同时问自己几个问题:1.吸引我的第一注意力的,是不是照片的主体?2.吸引我眼神的是什么?3.我的眼睛下一步要看什么?为什么?4.主体聚焦和曝光正确吗?如果不是,有没有理由要虚焦,在这幅照片里这样做是否有必要?5.背景聚焦清楚吗?曝光正确吗?如果没有,对这幅作品时有利还是不利?6.主体和背景的颜色看上去自然吗?如果不自然,对照片有利还是不利?7.照片看上去很平还是有些(景)深度?真实吗?不真实的话,对照片有利还是不利?8.主体在照片中的位置是不是特别吸引人,或者这样构图分散了你的注意力?总的来说,这样构图对照片有什么样的影响?9.图片所要表达的或是要冲击的表现出来了吗?10 .照片剪裁的宽些或者紧些有没有帮助?拍摄角度不同会不会有帮助?11.你的评论能否给原作者一些特别的反馈,帮助他提高作品质量?重要的是要注意评论的策略,不要冒犯作者。

费的精力和努力以及所要表达的内容作评论。

因此, 作评论的法则是: 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意见和建议。

你的意见和建议同样是你自己的时间, 部分没有差别。

如果摄影师是到这里来学习提高的, 人的攻击, 相反, 他们会把你的意见和建议当作是经验的学习, 是用来提高自己新作水平的 经验。

好照片的共同特点有下列几点: 主题明确 照片的主题一定要明确,能从背景跳脱出來。

浓度范围大 要在照片上有很大的浓度范围。

线条有秩序画面上的线条不能太过零乱, 最好是有方向性, 或辐射状的排列。

值得注意这里的秩序的是 视觉上秩序而非概念上的秩序。

画面上要能表现出丰富层次的变化。

造形重复造形的重复 ,能使照片富有节奏感。

有立体感 能在照片上表现出立体感。

拍出质感要將物体的特殊质感表现出來。

有想像空间 物体的局部能给观者更多的想像空间。

图与地的比例适当 图与地的比例必须适当才不至于显的空洞或过于拥挤。

有光影感 能捕捉光影的变化。

反差不能太弱 反差太弱,整个画面的力量就显的不够。

关于摄影作品如何欣赏鉴赏是否美的观点摄影虽然只有短短的 100 多年的时间,但是对于美的事物与作品大家还是有共同的追求, 只是如何确定一张相片的美与不美还是应该有一个标准的。

很多人都说艺术没有标准去衡量, 不能像工程构件那样用一个标准的尺度去衡量, 但是也不 是无章可循的。

在摄影美学研究的对象应该包含下面三个方面:1、从摄影家和摄影作品的欣赏者角度来进行探讨,说明摄影美的最根本本质,以及摄影第 一审美主体 (专门从事摄影审美创造的摄影艺术人士) 的审美意识、 审美心里素质和审美标 准2、探讨第一审美客体(可供摄影创作的具有审美特征的一切自然原型或社会生活原型以及 那些以视觉形式存在的艺术形式,病与摄影家这个审美主体构成审美关系的审美因素的总 和)、第二审美客体(以摄影作品方式存在的审美对象) ,说明摄影艺术的美的本质, 以及摄 影艺术美的各种存在形式和摄影艺术美的范畴3、从摄影艺术美的创造方面,研究摄影物化的表现形式,说明摄影艺术的各类题材,以及 摄影艺术创造的各种流派的活动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