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在动机-教师教育技能实训中心

内在动机-教师教育技能实训中心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
选修3-5: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 。
4、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 (1)知识范围广,包括经典物理学、现代物理学 (相对论、量子论);
(2)知识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进一步增强,对学生 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突出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注重 培养学生的能力; (4)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科 学探究基础上,对科学探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7,调查市场上服装面料或炊具,了解其名称和物理属性。
注意: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标准》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 应尽可能让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
2.活动建议
(1)利用一块磁铁和几根缝衣针,制作指南针,并验证同极相斥、异极相 吸的现象。 (2)测量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如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方案,测量酱 油、食用油、醋、盐、塑料制品、肥皂和牛奶等日用品的密度。教师应向学 生进行安全和保护环境方面的指导。
必修2:
机械能与能源;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
(2)选修系列1
(文科) 面向具有人文和 艺术倾向的学生
选修1-1: 电磁现象和规律; S 电磁技术与社会; T 家用电器与生活。 S 选修1-2: 热现象与规律; 热与生活; S T
能源与社会发展 。S
(3)选修系列2
(工科)面向具有工科能力倾向的学生 选修2-1:电路与电工;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选修2-2:力与机械; 热与热机。
物 质
运动和相 互作用 能 量
物质的形态与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 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 声和光,电和磁
能量、能量转化与转移,机械能,内能, 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一级主题 物质
二 级主题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物质的属性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新材料及其应用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3、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内容分布

必修 模块

●运动的描述
●机械能和能源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相互作用与 运动规律
物理 1
物理 2
选修 系列
系 列 1
系 列 2
系 列 3
(1)物理1、物理2
是共同必修模块
必修1:
运动的描述;
(运动学)
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经典动力学)
第一节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概述 一、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1、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主要内容 表2-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框架
内容标准(含样例和活动建议) 科学探究 科学内容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 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过程和教学原则
为了正确而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熟悉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学物理教学 过程,认识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理解和掌握中学物 理教学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客观规律, 符合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才能合理地分析和处理教材,选择 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顺利地安排、组织教学活动,以全 面地完成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二)物质的属性 1.内容标准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例5,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
(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例6从学校数据库或因特网上 收集有关物质属性的信息。 注意:《标准》提倡尽可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过程。有条件的 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视野。条件受 限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以便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对生活、 生产的影响。
二、高中物理教学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1、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框图
2、普通高中课程总结构 语言 与 文学
数 学
人文 与 社会
科 学
技 术
体育 与 健康
艺 术
综合 实践 活动
通 信 语 外 数 政历地 物 化 生 用息 文 语 学 治史理 理 学 物 技 技 术术 12
(略)
体 育 美音艺 与 健 术乐术 康
运动和相互作用
能量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和力 声和光 电和磁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机械能 内能 电磁能 能量守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来自2、二 级主题分析举例
(二)物质的属性 1.内容标准 (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 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例1,通过实验,探究几种金属和塑料的弹性、硬度。说明 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物质的这些属性的。 例2,通过磁铁等磁性物质,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例3,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导电性,讨论是否任何物体都 具有导电性。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 体的不同。 (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例4,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千克、几克的一些物品。 注意:应该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以便 使其认识到感觉是不可靠的。还应 该让学生对物理量单位的大 小有感性认识,发展其估测能力。
3、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
(1)在内容选择上,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出发,由 单纯注重物理知识转变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科学—技 术—社会三者并重。 (2)在内容的组织方式上,虽然围绕三个核心科学概念选 取和组织物理知识,但知识结构比较松散,注重物理知识与学 生生活、社会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3)在对知识的要求上,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亲身 体验,注重对知识的定性理解和实际应用,在定量计算方面则 降低了要求。 例如,对于物质的导电性的认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 认识到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不同,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性质,可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了解导体的电阻 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并不要求学生学习电阻 定律。
选修2-3:光与光学仪器;
原子结构与核技术。
(4)选修系列3
(理科)面向具有理科能力倾向的学生 选修3-1:电场;电路;磁场。
选修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
选修3-3: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 固体、液体与气体;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3-4:
机械振动与电磁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