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处理知识及工艺介绍.

给水处理知识及工艺介绍.


水质指标
2、总大肠菌群:
所谓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培养24小时能发酵乳酸、 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 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大肠菌群数的
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
的大小。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 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 。
以 以
德 信
安 立
天 企
下 业
给水处理知识及工艺介绍
目 录
一、专业术语 二、水源 三、水质指标 四、净水工艺 1、混凝加药 2、沉淀 3、澄清 4、过滤 5、消毒 五、公司业绩介绍 六、工艺过程演示

一、专业术语
1、给水系统 :由取水、输水、水质处理和配水等设施所组成的总
淀工序。

18、混凝剂 :为使胶体失去稳定性和脱稳胶体相互聚集所投加的药 剂。
19、助凝剂 :为改善絮凝效果所投加的辅助药剂。
20、混合 :使投入的药剂迅速均匀地扩散于被处理水中以创造良好反
应条件的过程。
21、絮凝 :完成凝聚的胶体在一定的外力扰动下相互碰撞、聚集,以
形成较大絮状颗粒的过程。
水质指标
3、色度:是水质的外观指标,水的的颜色分为表色和真色。
真色是指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没有去除的水具有的颜色 称表色。对于清洁的或浊度很低的水,真色和表色相近,对
于着色深的工业废水和污水,真色和表色差别较大。而水的
色度一般指真色,水的颜色常用以下方法测定:1.铂钴标准 比色法(常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单位 度) 2.稀释倍数法 (常用于工业废水,单位 倍)。
7、最小服务水头 :配水管网在用户接管点处应维持的最小水头。
专业术语
8、水头损失 :水通过管(渠)、设备、构筑物等引起的能耗。
9、取水头部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进水部分。
10、水处理 :对水源水或不符合用水水质要求的水,采用物理、化
学、生物等方法改善水质的过程。
11、原水 :由水源地取来进行水处理的原料水。 12、地表水:存在于地壳表面,暴露于大气的水。
水域功能分类

依据地面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5类: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和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 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厂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 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 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进行冲洗的冲洗方式。
30、表面扫洗:V 型滤池反冲洗时,待滤水通过 V 型进水槽底配
水孔在水面横向将冲洗含泥水扫向中央排水槽的一种辅助冲洗方 式。
31、工作周期:从过滤开始到冲洗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快滤池的
工作周期。从过滤开始到过滤结束称为过滤周期。滤池的工作周 期为12~24h。
32、消毒:采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方法消灭病原体的过程。 33、余氯:水中投氯,经过一定时间接触后,水中余留的游离性氯和结 合性氯的总和。
体。
2、用水量 :用户所消耗的水量。 3、居民生活用水 :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用的水,包括饮用、洗涤、
冲厕、洗澡等。
4、综合生活用水 :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以及公共建筑和设施用水的
总称。
5、未预见用水量 :给水系统设计中,对难于预测的各项因素而准
备的水量。
6、自用水量 :水厂内部生产工艺过程和其他用途所需用的水量。
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三、水质指标
1、浊度(NTU)
(1)定义: 水的透明程度的量度。指水溶液中所含颗粒物对光的散 射情况。 (2)简介: 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 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以使水质变的浑浊而呈现一定浊度, 水质分析中规定: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 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 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水中的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水的浊度不仅与水中悬浮 物质的含量有关,而且与它们的大小、形状及折射系数等有 关。
13、地下水: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的水。
14、苦咸水:碱度大于硬度的水,并含大量中性盐,ph值大于7。 15、淡水:含盐量小于500mg/l的水。
专业术语
17、预沉 :原水泥沙颗粒较大或浓度较高时,在凝聚沉淀前设置的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预处理 :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前所设置的处理工序。
专业术语
22、沉淀 :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水中杂物的过程。 23、澄清:通过与高浓度泥渣层的接触而去除水中杂物的过程。 24、机械搅拌澄清池:利用机械的提升和搅拌作用,促使泥渣循
环,并使原水中杂质颗粒与已形成的泥渣接触絮凝和分离沉淀的 构筑物。
25、水力循环澄清池:利用水力的提升作用,促使泥渣循环,并
水质指标

总硬度: 水总硬度是指水中Ca2+、Mg2+的总量,它包括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水中Ca2+、Mg2+以酸式碳酸盐形式存在的部分,因其遇热即形成碳酸
使原水中杂质颗粒与已形成的泥渣接触絮凝和分离沉淀的构筑物。
26、过滤:水流通过粒状材料或多孔介质以去除水中杂物的过程。
27、滤料:用以进行过滤的粒状材料,一般有石英砂、无烟煤、 重质矿石等。
专业术语
28、滤速:单位过滤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滤过水量,一般以 m/h
为单位。
29、表面冲洗:采用固定式或旋转式的水射流系统,对滤料表层

二、水源

水源指工程用水的供水地。其供水能力、供水保障程度、 对环境的影响、对当地工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影响等方面 应满足工程的要求。
给水水源主要分为地表水、地下水。 地表水:
地表水包括陆地表面形成的径流及地表贮存的水(如江、 河、湖、水库等水)。
地下水:
地下水包括地下径流或埋藏于地下的,经过提取可被利用 的淡水(如潜水、承压水、岩溶水,裂隙水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