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游世思想
经法10121140 郑海艳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
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
可是游世却是庄子思想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内篇七篇,游世几乎是核心思想。
游世思想的内涵相当复杂。
研究庄子思想如果忽略游世,将无从理解庄学的灵魂。
所以现代研究游世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具有很高的价值。
游世是庄子提出的一种人的存在方式,他认为避世的隐士生存方式和用世的儒家生存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游世的生存方式才是合于道的生存。
对庄子游世思想的阐释大多从现世的黑暗和自我保存的角度展开。
事实上,游世是和对“道”的领悟不可分离的,是领悟“道”之后的一种生存方式。
同时,游世也不是一种毫无原则的保身方式,不是一味的消极等待。
游世是一种悠悠自在、积极的生存方式。
故游世不是消极避世,也不是入世。
庄子既反对“江海之士”的避世,即抛弃世界而隐迹山林,也不赞成儒家的入世,即卷入国家政治生活而居于庙堂,而是主张藏迹于世界的世俗生活当中,又与这个世界保持距离。
庄子是绝不会主张世人效法那些避世之人的,因为那种弃绝人世、隐居山林的行为方式,一来有违命运的安排,抛弃了君臣父子等基本人伦,推卸了人所应承担的最起码的责任与义务;二来太过刻意,且往往止于逐末,而遗忘
了根本,更有甚者,还有可能以隐邀名,以名渔利。
许抗生曾指出:庄子“并不是要人脱离现实世界,而是要在现实的社会中日常的生活中实现精神的超越。
这就是要在平常的生活劳作中体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获得人生的愉悦和自由。
”
基于对事实与人性的观照,庄子认定儒家之徒绝无实现其救国热情的现实空间。
对于庄子而言,儒家的入世之心、经国之志,完全是不考虑现实土壤的一厢情愿,这就好比螳臂当车,即使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生命,也无法阻挡社会滑入深渊的车轮。
也就是说,乱世之乱,绝不会因个人的介入而得以整治,这就好比命运一样是无法改变的。
既然庄子认定入世无效,那么庄子远离政治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庄子认定,在一个无道的社会,一切的介入都属无效,一切的介入都将害生。
入世的无效性以及危害性,使得庄子自觉地远离公共的政治舞台,也使得经世治国的话题彻底地退出了庄子的心灵。
庄子倡导游世。
游世的具体表现,乃是一种“顺人而不失己”,即既顺应这个社会,又不丧失自我追求的处世态度。
游世思想就其彻底的意义而言,是放弃了自我保全。
游世思想的本意,也要为个人寻找出路,但是庄子对世道黑暗看得太深,因此觉得传统意义上的个人出路根本不可能,个人是找不到安居之地的。
那么人生在世怎么办?庄子提出一个办法,就是干脆放弃寻找个人出路,一切任从命运摆布。
世道既是彻底的黑暗,生命在宇宙背景中既是完全孤独无助,那就不必再挣扎着寻找黑暗世道里不可能找到的东西,干脆无所谓地没入黑暗之中。
无所谓地没入黑暗,有两种表现,一是
就以黑暗的方式活着,这就是上一节所说的“支离疏主义”。
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安然面对灾祸和死亡。
《庄子》各篇中,常可见一些戏谑生命的生死游戏之言。
庄子游世思想包括戏谑地面对死亡,这一点以前的研究者早就注意到了。
但是以往对庄子生死游戏之言的理解,偏重于寻求内心的安宁,而很少言及庄子埋在游戏之言下的激愤与嘲讽。
庄子提出的游世的生存方式是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
游世的本质并不是要超世或遁世,而是顺世。
我们能够做到顺世必去超世或遁世呢。
游世的生存方式也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的自由状态。
庄子的游世主张既是一种精神的自由状态,也包身体的悠悠自在,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
庄子的思想是强调顺的。
游世就是要做到一种顺世的生存状态。
在理解庄子的游世时,我们不应该仅仅把游世看作是一种精神的自由。
游世是一种现实的生存方式,这种方式不是“不认真”或“放弃认真”,而是以一种不同于“用世”的方式认真。
庄子讲“外化而内不化”,“形莫若缘,情莫若率。
缘则不离,率则不劳。
”山木安然和外境处,参与变化而不妄自增益。
形体因顺,情感率真就不会劳累。
游世不是要忽视形体方面,只在精神中追求自由自在,而是我们的身心都能够优悠自在。
游世实现的是一种逍遥自在的人生境界。
就生存而言,庄子认为人能“虚己以游世,其能害之!”就现实而言,游世思想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我们经常讲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情,其实就包含了一种游世的生存方式。
在游世的生存方式中,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那我们的生活就会轻松一些,我们也就
不会在这个世界迷失自己的方向。
庄子的游世思想是十分复杂的。
在庄子描述人生游戏态度的文字中,我们感到,有的时候庄子确实是想以轻松的游戏来消解人生的悲苦,贯穿其间的是懒洋洋的温和感。
但是这一面自来就被人们理解得过了头,不仅以为这种轻松就是庄子人生思想的全部宗旨,而且产生出庄学目的是寻快乐这样极其浮面的说法。
事实上,以游戏的轻松解除悲苦只是庄子部分的真实想法。
有的时候庄子提倡的游戏姿态,从文意与文气看都不是为了追求轻松,而是为了表达对世界的嘲讽与敌意。
游世思想是最不肯认真并故意取消一切认真,但从实质上看,游世思想的灵魂却是在不肯软化的冷漠孤独中坚守着最原初的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