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3.
【答案】D
【解析】(1)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无须他方同意即可发生法律效力。如委托代理的撤销、债务的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等。(2)本题中,乙公司的行为属于债务的免除,故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4.
【答案】B
【解析】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
【答案】BC
【解析】(1)选项AB: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2)选项CD: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且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
5.
【答案】CD
【解析】选项AB:并非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都可以代理,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如立遗嘱、结婚等)不得代理。
7.
【答案】ABCD
【解析】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选项D);(4)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选项A);(5)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选项B);(6)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选项C);(7)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A.权利人提起诉讼是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原因之一
B.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是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原因之一
C.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6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D.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10.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是()。
A时效“中断”的事由。
11.
【答案】BCD
【解析】(1)选项B: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2)选项C: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3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3)选项D: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谈不上撤销权。
C.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撤销权人对权利行使拥有选择权
D.撤销权的行使不受时间限制
6.下列关于代理与委托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委托中,受托人只能以委托人的名义活动
B.委托从事的行为可以是纯粹的事务性行为,如整理资料、打扫卫生
C.在委托代理中,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间的关系按照委托处理
D.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其法律效果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7.下列关于代理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责任承担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8.
【答案】AC
【解析】(1)选项AB:除斥期间届满,实体权利消灭。(2)选项C:除斥期间一般适用于形成权,如追认权、解除权、撤销权等。(3)选项D:除斥期间无论当事人是否主张,人民法院均应当主动审查。
9.
【答案】ACD
【解析】选项B: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之一。
10.
【答案】ABC
C.A公司请求其股东丙缴付认缴的出资100万元
D.戊请求自己的子女向自己支付赡养费
8.下列关于除斥期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除斥期间届满,实体权利一并消灭
B.除斥期间届满,实体权利并不消灭
C.撤销权可适用除斥期间
D.如果当事人未主张除斥期间届满,人民法院不得主动审查
9.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关于诉讼时效期间中止和中断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5.
【答案】D
【解析】选项D: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撤销权的行使有时间限制。
6.
【答案】A
【解析】选项A:在委托中,受托人既可以以委托人名义活动,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活动。
7.
【答案】D
【解析】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相对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8.
【答案】C
【解析】(1)选项A:最长诉讼时效是指期间为20年的诉讼时效期间。(2)选项BC: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诉讼时效的延长,但不适用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中止等规定。(3)选项D: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C.该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成立但尚未生效
D.该民事法律行为未成立也未生效
4.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不可以是自然现象
B.可以是人的行为
C.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D.必须是将来确定发生的事实
5.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可以代理的有()。
D.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算
9.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起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附期限的债的请求权,从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B.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C.请求国家赔偿的,自赔偿请求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
D.抵押担保属于从民事法律行为
2.下列选项中,属于行为人意思表示形式的有()。
A.当面交谈
B.电子邮件
C.合同书
D.沉默
3.甲与乙约定:若乙能通过2020年CPA经济法考试,那么甲就将其某处的一套房子赠与乙。
关于该约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该约定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该约定属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B.自2019年12月3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C.自2019年11月30日起至2022年11月30日
D.自2019年12月3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债务的免除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B.赠与行为属于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C.票据行为属于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A.订立遗嘱
B.结婚
C.进行民事诉讼
D.签订货物买卖合同
6.甲是乙公司采购员,已离职。丙公司是乙公司的客户,已被告知甲离职的事实,但当甲持乙公司盖章的空白合同书,以乙公司名义与丙公司洽购100吨白糖时,丙公司仍与其签订了买卖合同。根据代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甲的行为构成无权代理,合同的效力待定
6.
【答案】BCD
【解析】(1)选项AB:甲的行为构成狭义的无权代理(由于丙公司已被告知甲离职的事实,谈不上表见代理的问题),该买卖合同的效力待定(而非可撤销合同);(2)选项C:只有善意相对人才享有撤销权,由于丙公司已经知道甲离职的事实,丙公司不能行使撤销权;(3)选项D:被代理人在1个月内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D.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应当自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10.王某租赁张某一套住房,租赁期间为2019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约定2019年11月30日之前支付房租,但王某一直未支付房租,张某也未催要。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某支付房租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A.自2019年11月30日起至2020年11月30日
A.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的机器设备买卖行为是有偿的民事法律行为
B.甲公司向乙公司签发票据的行为属于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C.甲公司提供抵押担保的行为属于从民事法律行为
D.乙公司免除甲公司10万元债务的行为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4.下列关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B.甲的行为构成无权代理,合同可撤销
C.丙公司有权在乙公司追认合同之前,行使撤销权
D.丙公司可以催告乙公司追认合同,如乙公司在1个月内未作表示,合同有效
7.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不能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有()。
A.甲请求某银行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共101万元
B.乙请求某银行兑付购买国债产生的本息共10万元
B.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
C.债务人向债权人请求延期履行
D.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11.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撤销权行使期间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受欺诈的一方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B.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D.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3.2020年1月6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50万元的A机器设备,为此向乙公司签发了一张票面金额为4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约定剩余的10万元价款于交货后的10日内付清,并以甲公司现有的B机器设备设定抵押担保。后乙公司按期交货,因为业务发展需要乙公司决定免除甲公司的10万元债务。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的规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甲与刘某共进烛光晚餐
B.乙赠与张某一辆小汽车
C.丙在孙某新婚宴会上致辞
D.丁拾得一块手表
2.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事实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
B.抛弃动产属于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C.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一旦作出,不得撤回
B.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C.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
D.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5.根据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撤销前已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