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交通量 (1)讲解
(一) 道路的分类与等级 复习
• 道路的分类:公路(城际)、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 道路
• 公路的技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 公路的行政等级:国家干线公路(国道)、省级干线公路(省道)、
县公路(县道)、乡公路(乡道)和专用公路 • 城市道路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 城市道路的等级:按服务交通量、人口规模等分为三级、四类
AADT MADT
年平均日交通量 月平均日交通量
365
i1
Qi
1k k i1Qi
年平均日交通量 月平均日交通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21
22
2、交通量每周 日变化 指一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也称日变化。
• 交通量周变系数= • 交通量日变图
17
周平均日交通量 某日平均交通量
7 i1Qi
Qi
AADT Qi
周平均日交通量 某日交通量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24
25
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 复习
17
•
交通量周(日)变系数=
周平均日交通量 某日平均交通量
平行的几条干线分别联系着一系列城镇, 而处于两条线上的城镇之间缺少便捷道路 连接,是一种不完善的路网布局。
树叉形的路网一般是公路网中的最后一级, 是从干线公路上分叉出去的支线公路,将 乡镇、自然村寨与市、县政府联接起来。
4
(三)道 路网布局
| | 城市道路
布局严整、简洁.有利于建筑布置,方向性 好.网上交通分布均布.交叉口交通组织容易 但非直线系数大,通达性差,过境交通不易分 流,对大城市进一步扩展不利。
按交通影响分: ―间断流interrupted flow和非间断流uninterrupted flow 按交通成分划分: ―机动车流、非机动车流和混合交通流 按交汇形式分: ―交叉、合流、分流、交织流 按运行条件分: ―自由流、稳定流、不稳定流、强制流
2、交通流的参数
(1)交通流特性的概念 –指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定性和定量特征。
建筑物不利。
5太Leabharlann 市棋盘形道路网深圳市带型道路网
北京市放射环形道路网
莫斯科的放射环形道路网
(四)横断 面型式
10
第二部分 交通流三要素
交通流特性
交通量(Q)特性 速度(V)特性 密度(K)特性
交通流特性的相互关系 交通流特性调查方法
11
一、概述
1、交通流的分类 2、交通流参数
1、交通流的分类
1
(二)路网密度
• 要完成一定的客、货运输任务,必须有足够的路网设施。 • 路网密度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指标。一个区域
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比该区域的总面积。 • 一般地,路网密度越高,路网总的容量、服务能力越大。
但并不绝对。道路网密度的大小应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当,与所在区域内的交通需求相适应,应使道路建设的 经济性和服务水平,道路系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 境效益得到兼顾和平衡。
–平均日交通量ADT
–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 n=28,29,30,31
–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 n=7
• 影响交通量的因素—特性
–道路等级和功能、地区特征、时间特征
(二)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
1、交通量的月变化:一年内各月交通量的变化称
为月变化。
1 365
• •
交通量月变系数= 交通量月变图
中心的距离。缺点是中心区交通压力过大、边
缘区相互间交通联系不便,过境交通无法分流
流。改进的布局是增加环行线并使各放射性干
道不过分集中于市中心。
这种布局只有通达性好、非直线系数小,有利
于城市扩展和过境交通分流等优点,一般用于
大城市,但不宜将过多的放射线引向市中心,
造成市小心交通过分集中,交通压力大且布置
(2)交通流参数的概念 –用来描述和反映交通流特性的物理量。
(3)交通流参数包括:宏观参数、微观参数 • 宏观参数:描述交通流整体特征。 –交通量、速度、密度 • 微观参数:相关车辆间的运行特性。 –车头时距、车头间距、地点车速、加速度
交通量特性
(一)交通量的基本概念 (二)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 (三)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 (四)交通量的构成特性 (五)设计小时交通量
建筑物沿交通轴线两侧铺开,公共交通布置在
主要交通干道范围内.横向靠步行或非机动车,
有利于公共交通布线和组织,但容易造成纵向
主干道交通压力过大。不易形成市中心,有时
可布置几条平行线,在功能上正当分工。
交通干线以市中心为形心向外辐射,城市沿对
外交通干线两侧发展,形成“指状”城市。这
种布局具有带形布局的优点,同时缩短了到市
(一)交通量的基本概念
• 交通量的概念
– 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或某一条车道)某一地 点、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数。
• 交通实体的概念 • 流率的概念
– 短时段的流量,等效换算得到的单位时间交通量。
• 交通量和流率的区别
• 交通量的表达
–平均交通量=
1 n
n
Qi
i 1
• 常用的平均交通量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Annual Average Daily Traffic), n=365,366
2
城市道路宽度与路网密度规划指标
项目 城市规模、人口(万人)
大城市
>200 50 ~200
道路网 中等城市
密度
(km/km2)
20~50 >5
小城市
1~5
快速路 0.4~0.5 0.3~0.4
主干路 0.8~1.2 0.8~1.2 1.0~1.2
次干路 1.2~1.4 1.2~1.4 1.2~1.4
(三)道 路网布局
| | 公路
放射形路网一般用于中心城市与外围郊区、 周围城镇的交通联系。对于发挥大城市的 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中心作用,促进 中心城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对周围 地区的辐射和影响有重要作用。
三角形路网一般用于规模相当的重要城镇 间的直达交通联系。这种布局形式通达性 好、运输效率高、但建设量大。
3.4
4.5
<1
5~6
大城市
>200 50 ~200
40~45 35~40
45~55 40~50
40~50 30~45
道路宽度 中等城市 (m)
小城市
20~50 >5 1~5 <1
35~45
30~40
25~35 25~35 25~30
支路 3~4 3~4 3~4 3~5 4.6 6~8 15~30 15~20 15~20 12~15 12~15 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