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的开发
3
出水量
管井
井径 50-100mm, 20-1000m, 常用 150-600mm 常 用 在
井深 1.取水建筑物的类型 潜水、承 200m 以
压水、裂隙内 , 常 用 在 或 有 多 层 含
水、溶洞水 70m 以内 水层 垂直的(井)和水平的(渠)。 300m 以内
石地层及构造 500-6000m3 /d, 最大 裂隙岩溶裂隙 可达 2-3 万 m /d 地带 单井出水量为 500-1 万 m3 /d,最 大为 2-3 万 m3/d
表2
岩层名称 岩层结构 成分
过滤器适宜直径、长度、规格类型及出水量
粉砂层 颗 粒 较 均 细砂层 颗粒较均 中砂层 颗粒较均 粗砂、砾石层 颗粒不均 卵石、砾石层 颗粒不均 基岩层 溶洞裂隙发育 的石灰岩溶洞内 清水,无填充物 上部最大开
匀,d50=0.1mm , 匀 , d50 =0.15 - 匀 , d50 =0.25 - 匀 , d50=0.5 - 匀 , d50 =1.25 - 一 般 含 部 分 粘 土 0.2mm, 渗透系数 0.4mm, 渗透系数 1.25mm,渗透系 50mm,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约 5m/d 10-20m/d 井壁管和过 滤 器 150 - 200mm , 上 部 井 管为了装泵,有 时 为 300mm 250 - 井壁管和过 30-50m/d 井壁管和过 数 100-200m/d 井壁管和过 200-1000m/d 井壁管和过
第九章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 梁建筑物
对地下水进行开发利用,需要取水工程才能实现,其任务 是从水源地中取水,送至水厂或用户,它主要包括水源、取水 构筑物、输配水管道、水厂和水处理设施(如图)。
一、 取水建筑物的类型
适用范围 型式 尺寸 深度 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埋深 含水层深度 水文地质特征 适用于任何 大于 5m 砂、卵石、砾 单井出水量为
滤器 200mm,上 滤 器
200 - 滤 器
300 - 滤 器
400 - 口 500mm,依次
井的口径
部 井 管 为 了 装 300mm , 上 部 为 400mm , 上 部 为 1000mm ,上部为 缩小口径为 426、 泵 , 有 时 为 了 装 泵 , 有 时 为 了 装 泵 , 有 时 为 了 装 泵 , 有 时 为 377、325、273、 300mm 20-40 350-400mm 20-40 450-500mm 20-50 1200mm 20-50 219mm 等口径
(2) 水井的垂向布局
① 厚度不大的(小于30m)孔隙含水层和多数的基岩含 水层 ,一般均采用完整井形式取水。 ② 多层含水层可以采用在垂向上分层取水,既可达到取 不同含水层的目的也便于管理 。 ③ 大厚度单层含水层,可采用完整井抽水,也可以采用 非完整井组分段取水 ,当采用非完整井组分段取水时, 过滤器长度与安装部位对井的出水量影响至关重要。 过滤器长度可根据设计出水量、含水层性质和厚度、水 位降深及技术经济等因素确定。 过滤器长度设计原则:含水层厚度小于30m时,在设计动 水位以下的含水层部位,全部下过滤器;含水层厚度大 于30m时,可根据试验资料并参照表2确定。
③ 扇形:由于岩石富水性极不均匀,地下水多是网状及脉状 等窄条带径流,为了最大限度的截取地下水,常根据径流带的 宽窄,在横截面上布置了3-5口呈扇形的井群。 ④ 平均布井:均质的松散含水层,井与井之间通常采用等距 排列的平均布井方法。
在基岩裂隙水分布区,水井的平面布局主要受富水带分布位 置的控制,应该把水井布置在补给条件最好的强含水裂隙带上。
大口井
井深在 砂、 卵石、 2. 取水建筑物类型的选择条件 井径 2-10m 20m 以内, 潜水、承压 一般在 一般为 5 砾石地层,渗 常用 4-8m 常用 6-15m 水 10m 以内 -15m 透系数最好在
以内 20m/d 以上 ①含水层(带)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含水层(带) 集水井直径 埋 深 补给良好 集 水 井 单井出水量为 的埋藏深度、厚度和富水性能; 4-6m ,辐射管直 潜水、 承压 12m 以内, 辐 一 般 大 的中粗砂、砾 辐射井 井深常用 500-5000m /d, 最大 径 50-300mm, 常 水 射 管 距 降 水 于 2m 石层,但不可 ②设计的需水量大小、预计的施工方法、选用的抽 3-12m 为 1 万 m /d 用 75-150mm 层应大于 1m 含有漂石 水设备类型等因素有关。 直 径 为 埋 深 补给良好 单位出水量为
3 3
渗渠
450-1500mm,常 10m 以内, 用 600-1000mm 常用 4-6 m
潜水、 河床
一般埋
一般为 4
渗透水
深 8m 以内 -6m
的中粗砂、砾 10-30m3 /d · m,最 石、卵石层 大 50-100m /d·m
3
二、
1.管
取水建筑物的合理布局
井
(1)平面布局
① 直线布井:适用于傍河水源地。 ② 梅花形:适用于远河的潜水及多含水层的地下水开采。
带园孔钢管 填砾过滤器 1000-10000
100-200
200-300
过滤器设计位置:一般设在含水层中部,厚度较大的含水层, 可将过滤管与井壁管间隔排列,在含水层中分段设置,以 获得较好的出水效果。多层承压含水层,应选择在含水性 最强的含水段安装过滤器。岩性为均质的潜水含水层,应 在含水层底部的1/2~1/3厚度内设过滤器。 大厚度含水层中的分段取水一般是采用井组形式,每个井 组的井数决定于分段(或分层)取水数目。一般多由2~3 口水井组成,井组内的3个孔可布置成三角形或直线形。由 于分段取水时在水平方向的井间干扰作用甚微,所以其井 间距离一般采用3~5m即可;当含水层颗粒较细,或水井封 填质量不好时,为防止出现深、浅水井间的水流串通,可 把孔距增大到5~10m。 相邻取水段之间的垂向间距取值原则是:既要减少垂向上 的干扰强度,又能充分汲取整个含水层厚度上的地下水资 源。
过 一般范围 滤 器 的 长 度 (m ) 较大出水 量的合理 长度 (m )
20-40
40-50
40-50
40-50
50-60
50-60
过滤器的 种类 井的单位 涌水量 (m /d·m)
3
双层填砾过滤器 填砾过滤器 50-100
填砾过滤器
填砾过滤器
缠丝过滤器 填砾过滤器 300-500
缠丝过滤器 填砾过滤器 5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