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建设实施方案
呼兰区建国小学
2010年3月22日
学习型组织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十七大精神和落实《呼兰区教育局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校以学习型团队组织建设为创建目标,把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与转变观念、思考作为紧密结合,与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创造条件,抢先作为结合。
努力建设“生有特长、师有特点、校有特色”的活力校园,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2010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为指导,以“三个作为”为宗旨,以教育教学质量提速年为主线,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为根本,以打造学习型团队为统领,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目的,扎实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形成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使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二、学习原则
1.带头学习原则:学校领导、党员、骨干教师、各学年组组长、教研组组长为学习第一推动力,认真组织指导、落实检查、加强反馈,总结交流好每一次的学习。
做到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带头交流,力求实效,推动工作。
2.全员参与原则:全员学习是团队合作的前提条件,教师个体要不断增强和提高自我学习,合作学习,有效学习的意识。
自我加压,追求成果,提高学习能力,努力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不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创新合作原则:整合团队智慧,突破定向思维,把握问题的“度”,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不断提高创新合
作的研究能力。
三、现状分析
建国小学现有教师117名。
青年教师占50%,中年教师占29%,老年教师占21%。
教师通过各方面研修,本科学历占57%,大专学历占34%,中师学历占9%,达到了智力结构标准。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将创建学习型组织与学校工作的长期目标及教师队伍内涵建设结合,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四、学习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个人主动学,自我提高;名优带头学,借鉴提高;强弱互动学,引导提高;教师联动学,抱团提高。
(二)具体目标
1.鸣德。
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重点以师德教育为主,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2.提升知识含量。
通过对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使教师提升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密度、深度、广度,提升知识含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学习机制
分享机制:为教师提供分享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机会与可能,使各种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互动机制:提供教师间相互交流、切磋的便利,使教师在互动中加深体验,快速提高。
激励机制:建立及时反馈与激励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学习情况及时跟踪、评价,采用各种形式激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督促机制:采取管理、监督措施,加强对各种学习活动与组织的过程管理,促使教师坚持学习。
反思机制:要求相关人员在每一时段、事件收尾时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工作得失,并形成工作习惯。
六、基本方法与要求
(一)校长带头学,率先垂范,引领前行。
实施全员引领工程,结成对子。
校长引领副校长,副校长引领主任,主任引领教师。
通过领导引读等方式,使领导、教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要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治校能力;加强现代教育管理知识学习,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益;加强现代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提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能力和水平。
2.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中政治及法律法规学习,每月读一本以上教育教学或管理书籍,认真做笔记,写读书心得。
每位领导每学期内在教师成长培训活动中上课或讲座一次。
每学期写一篇部门工作汇报、一份管理案例、一篇工作反思。
(二)建立教师学习型团队,实施全员学习工程。
根据《呼兰区教育局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实施方案》中“根据学校实际需要,有针对性、侧重点、应用性,缺什么学什么”的要求,我校以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提升教师知识含量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构建学习型团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每周一、周三3:40——5:00学年组、教研组集中学习;周二、周四3:40——5:00团队集中学习;周五3:40——5:00进行学校集中学习、培训。
周六、周日定为自学读
书日,学校提供场所与书籍),力争达到教师修养和能力有密度、有广度、有深度这一目标。
要求教师:
1.和“恩师工程”相结合,从‘修德“上学。
要求每位教师重温《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强化以法治教意识。
以《新时期师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结合优秀的教师事迹和师德教育中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团队互动学习。
结合“恩师工程”,以班主任为核心,开展“全员教师全程四导恩惠全体学生”活动,将30名科任教师分配到班级中,协同班主任全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督导。
并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写三篇教育日记、一篇感恩日记,每月书写一份教师师德修养成长札记。
举行“今天如何做教师”师德论文竞赛、“做一名什么样的班主任”演讲比赛等活动,让班主任教师来触动其他教师心底的弦。
以强化教师自我管理意识、抱团提高能力,促进教师师德修养的整体提升。
2.和本学科及校本课程结合着学,提升知识含量。
要求全体教师根据自己所任学科和自身发展需求,缺什么学什么。
每月阅读教育教学类优秀期刊两本以上,每学期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或教学经典论著至少两本。
每月至少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或教育随笔(案例),每学期要写10000字学习笔记。
充分发挥学习团队作用,通过“百师讲坛”、“名师工作室”、“蓝青互动”、“学年组、教研组团队研讨”、“学年组、教研组联席活动”、教师板书设计竞赛、教案设计竞赛、课标解读竞赛和优秀教师团队展示,提升教师知识含量,提高教师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速。
最终达到自我提高、借鉴提高、引导提高、抱团提高这一目标。
七、教师学习型团队评价方法
1.以《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根据教研组、学年组教师团队开展活动情况及达到目标给予评分。
2.通过开展“三听、三评、五抓、五赛”活动对学习型团队业务能力提升效果进行评价。
三听:即听推门课、开放课、研讨课。
三评:即评教案、评作业批改、评教师三笔字。
五抓:抓备课关注个人空间、抓上课关注课堂生成、抓反思关注教学后记、抓批改关注层次作业、抓评课关注评教评改。
五赛:教师朗读竞赛、硬笔书法竞赛、教育随笔竞赛、教育教学竞赛、案例和课例竞赛。
3.通过团队活动交流成果(材料)进行评分。
八、保障措施
1.文化保障:营造有利于师生学习的和谐友善的组织文化,形成健康、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2.硬件保障:创造有利于师生健康学习的物质条件,为师生提供优美、便利的物质文化环境。
3.资源保障: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社区资源、人际资源等为教师学习拓宽各种渠道。
建国小学
2010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