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09—92
1.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 本规程规定了电动往复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
与质量标准、试验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 本规程适用于操作压力在35Mpa以下的石油化工钢
制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等管壳式换热器及釜式重
沸器。
1.1.3 受压元件的检修遵照SHS01004—92《压力容器维护
检修规程》。
1.2 编写依据
SY21003—73 炼油厂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
GB151—89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2检修周期与内容
2.1 检修周期
由各企业根据生产装置特点自行确定。
2.2.1 清扫管束和壳体。
2.2.2 管束焊口、胀口处理及单管更换。
2.2.3 检查修复管箱、前后盖、大小浮头、接管等及其密
封面,更换垫片并试压。
2.2.4 更换部分螺栓、螺母。
2.2.5 壳体保温修补及防腐。
2.2.6 更换管束或壳体。
2.2.7 更换壳体。
3检修与质量标准
3.1 检修前准备
3.1.1 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3.1.2 准备好必要的检修工具及试验胎具、卡具等。
3.1.3 内部介质置换清扫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 检查内容
3.2.1 清扫管束壳体
3.2.2温表宏观检查壳体、管束及构件腐蚀、裂纹、变形等。
3.2.3 检查防腐层有无老化、脱落。
3.2.4 检查衬里腐蚀、彭包、褶折和裂纹。
3.2.5 检查密封面、密封垫。
3.2.6 检查紧固件的操作情况。
对高压螺栓、螺母应逐个清洗检查,必要时应进行表面无损探伤。
3.2.7 检查基础有无下沉、倾斜、破损、裂纹及其地脚螺栓、垫铁等有无松动、损坏。
3.3 检修质量标准
3.3.1 管束内、外表面结垢应清理干净。
3.3.2 管箱有隔板时,其垫片应整体加工:并不得有影响密封的缺陷。
3.3.3 管束堵漏,在同一管程内,堵管数一般不超过其总数
的10%。
在工艺指标允许范围内,可以适当增加堵管数。
3.3.4 所有零部件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具有材质合格证。
3.3.5 更换管束
3.3.5.1 管子表面应无裂纹、折迭、重皮等缺陷。
3.3.5.2 管需拼接时,同一根的热管,最多只准一道焊口
(U形管可以有两道焊口)。
最短管长不得小于300mm,且U
形管弯管段范围内不得有拼接焊缝,而直管段不小于50mm,
对口错边量应不超过管壁厚的15%;且不大于0.5mm。
3.3.5.3 检验管子的硬度,一般要求管子硬度比管板硬度时,30HB。
管子硬度高于或接近管板硬度时,应将管子两端
进行退火处理。
退火长度比管板厚度长80~100mm。
3.3.5.4 管两端和管板孔应干净,无油脂等污物,并不得
有贯通的纵向或螺旋状刻痕等影响胀接紧密性的缺陷。
3.3.5.5 管两端伸出管板,其长度为4±1mm。
3.3.5.6 管接度应在0.7~1.6%范围内、
(d′内-d内)-(do-d)
胀接度= ——————————————×100%
do
式中d′内———胀接后管子内径;
d内———胀接前管子内径;
d———胀接前管子外径;
do———胀接前管板孔径。
3.3.5.7 胀接工作不宜在0℃以下的环境中进行。
胀接后管
子扩大部分及过度部分应光滑,无裂纹及沟槽。
每个胀口重胀
不许超两次。
3.3.5.8 管与管板采用焊接时,管子的切口表面应平整,无毛剌、凸凹、裂纹、夹层等,且焊接处不得有熔渣、氧化铁、油垢等影响焊接质量的杂物。
3.3.6 管束整体更换应按GB151—8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或设计图纸要求进行。
3.3.7 壳体修补按SHS01004—92《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执行。
3.3.7.1 已进行过热处理的钢板,补焊后应再进行热处理。
3.3.7.2 耐压或气密试验合格。
3.3.7.3 资料记录齐全。
3.3.8 密封垫片的更换按设计要求或参照表1选用。
表1
注:①苯对耐油橡胶石棉垫片中的丁脯橡胶有溶解作用,故PN≤2.5Mpa。
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的苯介质也应选用缠绕式垫片。
③浮头等内部连接用的垫片,不宜用非金属软垫片。
④易燃、易爆、有毒、渗透性强的介质,宜选用缠绕式垫片或金属包橡胶石棉板。
⑤缠绕式垫片一般不适用于密封为平面的法兰。
3.3.9 换热器的螺栓、螺母需要更换时,应按设计要求或参照表2选用。
3.3.9.1 螺纹不得有毛剌、裂纹。
有局部轻微伤痕的螺纹不得超过1/4圈,累计不得超过一圈。
3.3.9.2 使用温度超过250℃的螺栓装配时应涂防咬合剂。
3.3.10 采用防腐涂料的冷换设备
3.3.10.1 宏观检查水冷器涂层,表面光滑,并无滴坠、流挂、漏涂等。
3.3.10.2 涂层应完全固化。
涂膜厚度200±50µm为合格。
3.3.10.3 吊运安装、检修清扫时,不得损伤防腐涂层。
表2
4试验与验收
4.1 试验
4.1.1 检修记录齐全准确。
4.1.2 施工单位确认质量合格,并具备试验条件。
4.1.3 压力试验
4.1.3.1 试压值采用下列式中较大值
a.液压试压值
〔ơ〕
1.25P——
Pт={ 〔
b.气压试压值
式中Pт——耐压试验试压值,Mpa;
P——管程或壳程最高操作压力,Mpa;
〔σ〕——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σ〕——操作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4.1.3.2 试压时压力缓慢上升至规定压力。
低压换热器恒压时间不低于5min,中、高压换热不低于20min,然后降到操作压力进行详细检查,无破裂、渗漏、残余变形为合格。
如有泄漏等问题,处境后再试验。
4.1.3.3 压力试验顺序及要求
4.1.3.3.1 固定管板式
a.壳程试压:检查壳体、换热管与管板相连接头及有关各部位。
b.管程试压:检查管箱及有关部位。
4.1.3.3.2 U形管式换热器、釜式沸器(带U形管束)及填料函式换热器
a.壳程试压(用试验压环):检查壳体、管板、换热管
与管板连接部位及有关部位。
b. 管程试压:检查管箱的有关部位。
4.1.3.3.3 浮头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带浮头式管束)a.用试验压环和浮头专用试压工具进行管一管板相连
接接头试压。
对釜式重沸器,还应配备管与管板连接接头试压
专用壳体,检查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接头及有关部位。
b. 管程式试压:检查管箱、浮头盖及有关部位。
c. 壳程式试压:检查壳体、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接头及有
关部位。
4.1.3.3.4 当管程的试验压力高于壳程式压力时,接头试压应按图样规定,或按生产和施工单位双方商定的方法进行。
4.1.3.3.5 重叠换热器
接头试压单进行。
当各台换热器程间连通时,管程式及
壳程式试压在重叠组装后进行。
检查接管法兰处的密封。
4.1.3.3.6 换热器试压后内部积水应放净。
必要时应吹干。
4.2 验收
4.2.1 设备投用运行一周,各项指标达到技术要求或能满足
生产需要。
4.2.2 设备防腐、保留完整无损,达到完好标准。
4.2.3 提交下列技术资料
4.2.3.1 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通知单,材质、零部件合格证。
4.2.3.2 检修记录。
4.2.3.3 焊缝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和无损探伤等)报告。
4.2.3.4 试验记录。
5维护与故障处理
5.1 日常维护
5.1.1 认真检查设备运行参数,严禁超温、超压。
5.1.2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时对换热设备
进行巡回检查,检查基础支座稳固及设备泄漏等。
5.1.3 涂主腐涂层的冷换设备在操作运行时,应严格控制温度,避免涂层损坏。
5.1.4 保持保温层完整。
5.1.5 定期刷漆防腐。
5.2 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