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认识化学变化(1)第9课时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课时目标】1.了解燃烧的概念,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
2.能进行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3.能区分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概念,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4.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有剧毒的原因和一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5.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形成“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意识。
6.能正确认识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爆炸现象发生的原因。
7.记住几种消防安全标志。
【自主复习】1.燃烧是一种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的化学反应。
2.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做燃烧。
3.防火与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任意一个燃烧条件即可):(1)消除或隔离_______。
(2)隔绝_______(或_______)。
(3)降温到_______以下。
4.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_______、氧气的_______、与氧气的接触_______。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写出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爆炸:①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_______,气体体积迅速_______,就会引起爆炸。
②如果氧气的浓度_______,或可燃物(气体、粉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_______,燃烧范围_______,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_______,也会发生爆炸。
6.(1)用镊子分别夹取蘸有酒精的小棉花球和蘸有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能被点燃的是______________,不能被点燃的是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尽可能使玻璃杯口与桌面间不留空隙,两支小蜡烛中不能长时间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在酒精灯上点燃,易被点燃的是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
7.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日常生活中熄灭蜡烛的方法是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熄灭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任何可燃性气体、可燃性固体粉末,与空气接触充分,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因此,汽油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坑道等场所,应杜绝一切_______,防止发生_______。
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都会发生_______,人们把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气体的_______。
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检验______________。
9.几种消防安全标志:禁止带火种、禁止烟火、禁止放鞭炮、禁止吸烟、当心火灾、当心爆炸等(详见上册教材P98图4-9)。
10.在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色、_______气味的_______体,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稍小,但与空气密度非常接近(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
一氧化碳具有_______,可作重要的气体燃料,写出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还可作重要的还原剂。
一氧化碳有剧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易燃物或易爆物在遇到_______、_______或_______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
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要严禁_______,防止_______和_______,绝不允许______________。
在油库、面粉加工厂、棉纺厂、化工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要备有_______,设立_______。
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厂房和仓库要配备_______,并要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
12.一旦发生火险,不要_______,要_______。
如果火势很小,根据起火原因,可以用适当的_______和_______将它扑灭;火势较大,有蔓延的可能,就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_______求救。
当被困在火灾区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如用_______或_______捂住口鼻,低下_______沿墙壁或贴近_______跑出火灾区,到窗口_______等。
【例题设计】例 1 (2013.泉州)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B.撤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例2 (2013.广东)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
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箱里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例3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例4 通常情况下,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
根据上表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D.红磷燃烧属于置换反应例5 (2013.广州)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为铜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例6 据长沙新闻媒体报道,最近因使用燃气热水器不当引发多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煤气是由燃气不充分燃烧后产生的,煤气的主要成分有CO2、水蒸气和CO。
这些事故引起了该市中学生的广泛关注,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燃气的燃烧进行科学探究。
(1)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如何从事故现场收集一瓶煤气?______________。
(3)假设煤气中的主要成分可能是CO2、水蒸气和CO,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煤气中一定含有CO(设有足量的煤气供实验证明使用)。
你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为(只要求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空格可不填满)当堂反馈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的变化都是燃烧B.燃烧是可燃物与其他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C.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D.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一定能够燃烧2.(2013.日照)科学家成功地利用精密仪器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石墨片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片是一种单质B.石墨片与C60是同种物质,具有导电性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铜D.石墨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3.(2013.揭阳)若在高楼里发生火灾,被困人员的逃生方法正确的是( ) A.跳楼B.乘坐电梯C.打开所有门窗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寻找安全出口,匍匐前进4.(2013.眉山)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危险品,危险品必须贴上相关标志。
下列标志中属于爆炸品的是( )5.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明火检查燃气是否泄漏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6.美国化学教材把化学反应分为5种类型,除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外,第五种就是燃烧反应——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成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
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燃烧反应的是( )A.S+O2点燃SO2B.CO2+H2O=H2CO3C.HCl+NaOH=NaCl+H2OD.CH4+2O2点燃CO2+2H2O7.引起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A.一氧化碳B.甲烷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8.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C.隔绝空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9.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A.隔离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隔离可燃物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0.鉴别一氧化碳、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度B.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瓶气体D.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四瓶气体中11.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 A.水能分解B.纸不是可燃物C.没有和氧气接触D.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1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13.可燃物燃烧除需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煤块经粉碎处理后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4.(2013.日照)合理利用与开发能源,增强安全意识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