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课件1】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说课课件

【精品课件1】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说课课件

并加速火箭燃烧
19
4、课堂小结
①、氧气的物理性质 ②、氧气的化学性质 ③、化合反应 ⑤、氧气的用途
20
5、作业
• 课后练习4、5、6 • 进一步明确有关氧气的用途
21
六、板书设计: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 3、不易溶于水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氧化反应:反应物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主要 用途;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2、教育目标: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辩证关系。
3、能力目标:会使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等常见 的化学仪器,规范学生的一些实验操作行为。
4、情感目标: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

铁丝 银白色 无 固体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
的热,生成 黑色固体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 铁
14
讨论:
• (1)铁在空气能不能燃烧?为什么? 想一想,能否利用铁来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吗?为什么?
• (2)做这个实验时,为了实验成功,铁 丝上系一根火柴棒,为什么?还需 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什么?
二氧化碳+

16
结论: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许多物质能 够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它能支持燃 烧,具有助燃性,此外,它具有氧化性,属 于氧化剂.
17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
铝 + 氧气 点燃 氧化铝
Al
O2
Al2O3
(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科粤版九上 第三章第一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基本思想
2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氧气》是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 途三部分。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 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 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
蜡烛。
药品:木炭、细铁丝、氧气、 ★
4
二、学情分析
• 化学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接触的一门新学科。 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充满着好奇心,通过前 几节实验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已具备 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 达能力。但是,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5
三、教学方法:
为何要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充 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 (3)在这个实验时,底部应放少量的 水或铺一层细纱,为什么?
15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3-3
反应物的 反应物的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文字表 名称 色、态 燃烧现象 燃烧现象 达式
蜡烛
白色、固体
发光、放热
石蜡+氧
剧烈燃烧, 发出明亮的
气点燃
火焰,放热。
氧化反应的生成物即氧化物。
酒精 + 氧气 点燃
C2H5OH O2
二氧化碳+水
CO2
H O2
18
3、氧气的用途
供给呼吸 1、平常呼吸:利用空气中的氧气 2、缺氧条件下的供氧:登山、潜水、宇航
或高空飞行 3、强化呼吸:急救危重病人
支持燃烧 1、平常燃烧:利用空气中的氧气 2、强化燃烧;冶炼钢铁,焊接或切割金属,支持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该教学方法的模式是, 设疑——学生演示实验——观察——思考——总 结——应用。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让学生以怀疑和挑剔的心态去观察实验现象,体 验实验的过程,积极的思考和分析。教给学生通 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
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初步懂得用实
验来探究物质的科学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
对化学的好奇心,探究欲。
3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
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用具
演示实验:【实验3-1】至【实验3-3】
【提供】 仪器:镊子、燃烧匙、集气瓶、 酒精灯。
3、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 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7
五、教学过程
设问: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最多的是( ( )。
),其次是
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因为它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 不可缺少的气体。如果一个人5——7分钟不呼吸会怎 么样?下面我们学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
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之间不停的进行“信
息’交流,有助于学生 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
极性的提高。

6
四、学法指导:
1、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 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 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 的阅读,从中归纳出氧气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 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通过三个探究实验,让学 生以直观的方式观察,得 出结论!
11
木炭的燃烧:实验3-1
反应物 反应物 在空气中燃 在氧气中 文字表 的名称 的色、 烧现象 燃烧现象 达式
态 燃烧发红, 剧烈燃烧,
木炭 黑色固体 放出热量, 发出白光, 木炭+氧气 生成能使 放出热量, 点燃 澄清石灰 生成能使 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 二氧化碳 的气体 水氧气中燃烧现象是
否相同?为什么? ——氧气浓度不同 (2) 请同学们想一想,能否利用今天所
学到的木炭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吗?为什么? (3)现有一瓶收集的气体,如何检验它 是不是氧气?想一想:有一瓶氧气如 何检验是否收集满?
13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3-2
反应物 反应物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燃 文字表 的名称 的色、 燃烧现象 烧现象 达式
8
1、物理性质
一般指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硬度和密度、是否溶于水等。
①色、味、态:无色无味气体(标准状况) ②密度:略大于空气 ③水溶性:不易溶于水 ④熔沸点:
9
(淡蓝色)液态氧
101kPa, -183℃
101kPa, -218℃
氧气(无色)
固态氧(淡蓝色)
蓝 色 钢 瓶
10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