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空中飞行着的飞机着陆的“神舟七号”飞船A B绕月球运动着的“嫦娥二号”地月系C D图L111“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谣。
回答2~3题。
2.童谣中所说星星大多属于()A.行星B.恒星C.流星D.星云3.下列属于上题所述天体类型的是()A.太阳B.月球C.木星D.陨星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L112),完成4~5题。
图L1124.图中的天体Ⅴ是()A.火星B.金星C.水星D.木星5.与地球相比,天体Ⅴ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是()①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②没有固体表面③距太阳较近,表面温度偏高④没有昼夜交替现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虽然我们相信宇宙中还会有其他存在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
据此回答6~7题。
6.太阳系中,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
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火星B.土星C.木星D.天王星7.下列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A.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读流星雨景象示意图(图L113),回答第8题。
图L1138.来到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所表现的地理意义是()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A.质量相近B.体积接近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自转周期相近10.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北京时间2019年7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一颗1400光年外的行星开普勒452b,即“地球2.0”,可能是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
它围绕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旋转,公转轨道刚好处于“宜居带”中,它的体积比地球大60%,公转周期为385天。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日地最相近的恒星和行星组合。
据此完成11~12题。
图L11411.在天体系统示意图中,能正确示意开普勒452b所处位置的是()A.a B.bC.c D.d12.开普勒452 b之所以被称为“地球2.0”,最主要的原因是()A.体积和质量与地球相近B.公转周期与地球相近C.大气成分与地球相近D.恒星和行星组合与日地组合相近13.读太阳系示意图(图L115),回答下列问题。
图L115(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________(填字母)。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图中未能表现出来的太阳系成员还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图中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都是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同向性,另外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还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____性。
(4)以上天体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E、F属于________行星。
(5)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特点与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的关系,将下面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①地球磁场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c.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d.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组长表示,“嫦娥三号”飞船于2019年12月2日凌晨发射,其任务是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
实现四大科学目标,月球表面形貌与地质构造、月球表面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月球内部结构都是其调查研究的对象,日—地—月空间环境也将进入它的探测视野。
“嫦娥三号”还将在月球表面“抬头望天”,开展月基天文观测;“低头看地”,探测月球内部结构。
材料二图L116为“嫦娥三号”拍摄并传回的月球虹湾表面图。
图L116(1)“嫦娥三号”飞船进入环地球轨道后,所属的天体类型是________。
(2)月球表面许多大大小小的“坑”是()A.火山爆发遗留的B.流水冲击形成的C.陨星撞击形成的D.航天器登陆导致的(3)月球与地球相比,月球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是____________。
(4)试分析“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抬头望天”,开展月基天文观测的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能量的大部分输送到地球上B.太阳辐射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煤和石油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2.太阳辐射巨大的能量来源于()A.内部高温高压下的核聚变反应B.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C.光球层释放的电磁波D.色球层耀斑的爆发太阳风暴是从太阳大气射出的带电粒子流,是太阳活动的一种形式。
2019年1月7日,地球遭受一起极为强大的太阳风暴袭击。
据此完成3~4题。
3.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和周期分别是()A.黑子、耀斑,约76年B.太阳风、黑子,约76年C.日珥、耀斑,约11年D.黑子、耀斑,约11年4.太阳风暴可能导致()A.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地震B.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C.地面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干扰D.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5.“日凌”是指太阳发出的强烈电磁波干扰地面通信的现象。
会使“日凌”影响增大的主要太阳活动是()A.光球层的黑子B.光球层的日珥C.日冕层的太阳风D.色球层的耀斑据报道,欧洲已开始利用空间太阳能发电(即在太空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产生的电能将以微波或激光形式传输到地球),其效率是地面太阳能发电的3.5倍。
读我国年太阳辐射的分布图(图L121),完成6~7题。
6.在太空,太阳能发电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激光能量集中B.基本不受大气的影响C.距离太阳近D.发电站规模不受空间束缚图L1217.我国太阳能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沿海多于内陆B.盆地多于平原C.南方多于北方D.西部多于东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
据此回答8~9题。
8.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9.这一现象发生时,以下地区可能观察到绚丽极光的是()A.南美的巴西B.俄罗斯北部C.南欧的意大利D.印度南部美国国家科学院曾预言,在某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不稳定,电灯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1.5分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中国、日本等区域同样也会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据此回答10~12题。
10.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指的是()A.太阳辐射增强B.太阳爆炸C.太阳耀斑爆发D.太阳辐射减弱11.太阳的“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B.信鸽丢失C.指南针失灵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12.太阳一次强烈“喷嚏”到下一次强烈“喷嚏”的时间间隔约是11年,这段时间是()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13.图L122是世界年太阳辐射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L122(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①②区域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的,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数值范围是____________,它的数值大于B的数值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市区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4.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超级太阳风暴于2019年9月22日袭击地球。
在刚过去的世纪之交曾经出现过一次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它的出现对地球产生了很大影响。
因此,正确预报太阳风暴的周期变化对我们人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L123材料二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人们根据统计材料绘制了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图L124)。
图L124(1)试分析剧烈太阳活动发生时电视机、收音机、手机为什么会“形同废物”。
(2)材料二12测站中的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3)材料二22测站中的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4)材料二36测站中的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5)若出现强烈的太阳活动,结合材料二,分析届时地球上的气候可能会有哪些变化。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经纬网(初高衔接)1.地球0°纬线和0°经线相比()A.0°纬线稍长B.0°经线稍长C.正好相等D.0°纬线比0°经线的两倍稍长2.下列关于经纬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小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D.所有经线都是大小相等的圆,而所有纬线都是大小不等的圆3.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是() A.经度0°,纬度0° B.经度180°,纬度0°C.160°E,纬度0° D.20°W,纬度0°4.在下列四幅图中(后两幅图,0°是指经线度数),经纬度相同的两点是()图L131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