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片的编辑》教案设计

《图片的编辑》教案设计

贵州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六册教学设计
第7课《图片的编辑》
教材分析
《图片的编辑》是本册书第7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后,进一步学习在演示文稿中利用绘图工具栏进行绘画。

绘图工具栏的使用在PowerPoint中非常重要,是合成、表达想法的重要工具。

而绘图工具栏在四年级学习Word时有过介绍,本节课也是在之前学习的知识上螺旋上升,起到提升知识技能的作用,也为后面学习计算机绘画奠定坚实基础。

学生情况:
五年级学生对于鼠标的操作已经很熟练了,想象力也已趋于实际模式。

在学习Word时也已知道绘图工具栏,有熟悉感,但只限于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孩子不自信怕出错、遇困难不深究等特点。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学生采用老师一对一鼓励引导的方法疏导其产生的不良情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自选图形的插入、修饰、叠放次序和组合的方法,学会综合运用绘
图工具栏。

2、将身边的生活信息进行想象、变化、加工,创作不同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生动有趣形象的创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空间。

采用教师引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重点部分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
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中学习知识,难点部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让学生参与教学,又使其不感到紧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融入了美育教育,让学生了解造型艺术和色彩搭配,丰富想象力。

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工、处理信息的信息素养。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自选图形的插入、修饰自选图形
培养学生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自选图形的叠放次序、组合
培养学生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尝试形象的改变(游戏导入)
游戏:1、让学生蒙上眼睛,通过触摸物品的特点,来说说自己都摸到了什么?
2、老师将猜出的物品进行拼摆和组合,得出一个新的形象。

二、欣赏形象的改变
观察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图片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造型艺术。

讨论:1、说说他们给你什么印象?
2、请同学们找一找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谈感受:生活中变幻无穷的形象无处不在,需要你去发现;生活中看似普通
的形象、单一的信息,只要你开动脑筋,通过重组、整合等方法进行不同的信息组合,你就能创造出新的形象。

欣赏手形图,引导色彩变化感受。

谈感受:不同的形状通过不同的组合变化出新的形象,色彩使变化的形象更加丰富、生动。

三、尝试变化各种形象
1、展示课前小制作。

2、教师示范用绘图工具栏创作有趣的新形象。

3、让学生创作各种变化的形象。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播放悦耳灵动的音
乐,出示生活物品参考图,老师不断巡视,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在学生创作前出示自学问题:
✧怎样改变自选图形的颜色?
✧怎样将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
✧怎样设置图形叠放次序?
✧怎样组合图形呢?组合图形有什么作用?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的作品。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创作,各组通过
选择、讨论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四、成果展示,评价与拓展
1、自己评: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给自己的作品作解说。

2、互相评:各小组选取一幅作品作为代表,全班互相评价。

演示、解答自学目标,共同交流解决问题。

3、谁的作品最有趣:大家说说谁的作品最有趣,有趣在哪里?他使用了哪些形状?
4、延伸与拓展: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通过计算机进行拼接、组合的加工处理,设计、创作变化了的立体新形象,指导我们的现实创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