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出租车计价研究问题
摘要
本文针对研究北京市出租车的计价方式,通过在一般情况下的研究、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总结整理出一个套用的模型。
就问题一,白天乘出租车无等候(其它费用不计)行驶公里x与应付费用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最终可得在白天无等候条件下行驶x公里与应付费用y的函数关系式。
问题二,在白天无等候条件下,给出最省钱的乘车方式,并用理论依据表达,举例说明。
此问题研究此条件下乘车方式的最优化问题,整理出在一段路程中客户通过如何乘车可以最后花钱最少,并总结出在白天无等候条件下乘车最优的一般方案模型。
问题三,将假设条件改变为夜间无等待(其它费用不计),在此条件下类似于问题一,二来研究分析出行驶x公里与应付费用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给出此条件下的最优乘车方案,给出一般化的模型。
就问题四,把这个模型一般化,假设一定的条件,将其他条件全部一般化,写出此条件下行驶x 公里与应付费用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给出此条件下的最优乘车方案。
关键词:最优方案出租车计费出租车最少花费
一.问题的重述与分析
北京市的出租车计价方式:
1.3公里以内10元,大于3公里小于3公里的部分每公里2元,总里程大于
15公里的部分,加收50%即每公里3元,每半公里计一次价。
2.途中时速低于12公里时,每累计2.5分钟加收1元,不足2.5分钟不计。
3.晚11点到早5点为夜间,夜间起价11元,上述其它加收20%。
本题给出了出租车在日常生活中常遇见的三种情况,根据指定条件下所给出的数据,计算出指定条件下行驶公里x与应付费用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还可分析研究最省钱的乘车方式是怎样。
问题四,假设一定的条件,将数值一般化,分析研究出一般化的方案。
二、问题假设
1.问题一,二都是在白天、无等候、其它费用不计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分析。
2. 研究行驶公里x 与应付费用y 之间函数关系式都指乘一辆出租车。
3. 问题二举例假设行驶41公里,对各种乘车方法进行计算。
4. 问题三是在夜间、无等待、其它费用不计的条件下进行研究的。
5. 问题四假设白天无等待、其它费用不计。
a 公里以内m 元,大于a 公里小于
b 公里的部分每公里n 元,总里程大于b 公里的部分,加收,即每公里z 元,每半公里计一次价。
6. 假设顾客在换车时候都是在15公里或b 公里时换乘的。
三、符号说明
x 表示行驶公里。
y 表示所花费用。
+N 表示正整数。
M 为问题二的假设行驶公里数。
W 为在计算完所剩余的公里数。
G 为问题三所假设的行驶公里数。
四、模型的建立、分析与求解
1. 白天乘出租车无等候、其他费用不计求行驶公里x 与应付费用y 之间的函数
关系式?
由题意得;()()()()()⎪⎩⎪⎨⎧≤⋅-++≤⋅-+≤=x x x x x y 15315241015323103010 即()()()⎪⎩
⎪⎨⎧-≤+≤=15113153423010 x x x x x y
2. 给出最省钱的乘车方式,并用理论依据表达,举例说明。
假设行驶公里数为M 公里:
当15≤M 时,直接乘车到车站最省钱。
当15 M 时,有W N M +=15。
● 40 W 时,此段从下一段计,平均价=
()W
W 310-+元;如果在上一段计价平均价=3元。
此时
()W W 310-+ 3,所以乘车(1-+N )次最省。
● 4=W 时,()W W 310-+=3,所以可以乘车(1-+N ),也可以乘车+N 次。
4 W 时,()W
W 310-+ 3,所以乘车+N 次最省。
例如:白天无等待,其它费用不计,打车41公里。
直接乘车:3*41-11=112元
换乘一次:10+24+3*26-11=101元
换乘二次:(10+24)*2+10+(41-30-3)*2=94元
由上可得乘车41公里换乘两次用钱最省。
如果按方案来:W=41 11215
41 = 因为114 ,所以换乘两次用钱最省。
3. 给出夜间无等待行驶公里x 与应付费用y 之间的函数和乘车最优方案?
()()()⎪⎩⎪⎨⎧-≤+≤=152.146.31538.34.23011 x x x x x y
最优方案:假设行驶G 公里。
当15≤G 时,直接乘车到达。
当15 G 时,W N x +=15
,如果换乘,那么下一部分计价数的平均价=()W W 56*
2311⋅-+元;果在上一段计价的话,平均价=⎪⎭
⎫ ⎝⎛56*3元。
在()W W 56*
2311⋅-+=5
18时,17.3≈W 。
,因为半公里计价一次则:3≤W 时,乘车()1-+N 次车到站最省钱;3≥W 时,乘车次车+N 次最省钱。
4. 把这个模型一般化(化作用字母表示)写出最优方案。
假设白天无等待、其它费用不计。
a 公里以内m 元,大于a 公里小于b 公里的部分每公里n 元,总里程大于b 公里的部分,加收,即每公里z 元,每半公里计一次价。
由上可得;
()()()()()()⎪⎩
⎪⎨⎧⋅-+⋅-+≤⋅-+≤=b x z b x n a b m b x a n a x m a x m y 0
最优乘车方案:
当b x ≤ 时,直接乘车到达最省钱。
当b x 时,w N b x +=,
如果换乘,那么下一部分计价的平均价为()w n a w m ⋅-+
如果不换乘,那么在上一段计价平均价为z 元 在()w n a w m ⋅-+=z 时 W=n
z n a m -⋅- 则;w ≤n
z n a m -⋅-,乘车(1-+N )次最省钱。
W ≥n
z n a m -⋅-,乘车+N 次最省钱。
五、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最后都得出了通用的模型,在指定的条件下,按照此条件下所给出的数据,由行驶公里x 都可以快捷得出所花费用y 。
在讨论最省钱的乘车方式中,通过在指定条件下问题的数据下数据代入,最后可以得出最省钱的乘车方案。
问题四中的一般化模型,它可以任意利用于随便条件下或数据下,使各类如此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六、模型的进一步讨论与展望
这是一个研究出租车计价问题的研究方案,给定了指定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指定条件下一定数据得出最后的结果,但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仅仅只是如此的简单,计价结果的得出过程中也可能涉及到许多的问题。
例如;天气、堵车、有雾……本题所给出指定条件下的一般化模型,它可以任意利用于各地不同计费的出租车,真正做到一般化。
七、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此模型在指定的条件下都给出了行驶公里x 与所花费用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也给出了最省钱的乘车方式。
最后一题还给出了一般化的模型,使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得出结果。
缺点;问题没有在实际上真正的得到一般化,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应用还不够完善,不够简洁,只是出租车计价的浅分析。
八、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