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

中外著名教育家
扬· 阿姆斯· 夸美纽斯
JAN AMOS KOMENSKY
(1592.03.28---1670.11.15)
1
夸美纽斯的生平
目录
2 3
4
教育思想
文献综述
学科启示

夸美纽斯的生平
1章
夸美纽斯——1592年3月28日生于捷克尼夫尼斯,生活在文艺复兴后期、 欧洲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年代,适逢社会和教育正面临 巨大的变革。
第2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3章
关于夸美纽斯的文献综述
本文收集了近33年期间(1981-2014)在我国国内重要 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对教育家夸美纽斯的研究文章,共15 篇。国内专家学者对夸美纽斯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教育理论 6篇
学前教育 4篇
教育原则 3篇
第3章 关于夸美纽斯的文献综述
外语教学法 2篇
系中充斥着宗教、上帝的影子,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常常采用 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发表其教育观点。”、“夸美纽斯生活的时代,正是从封 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期。在他的世界观和教育观里,反映了这个时 期的种种矛盾。”
3
(2)某些教学观点存在片面性。“教学过程的理论中,把对事物
的感知看作一切教学的起点,是犯了片面性的错误;按照他的教学过程理论, 对事物的理解只限于事物的现象上,不可能上升到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他未 能懂得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他正确地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 却不适当地把教学中的责任完全放在师身上。” [3] [3] 刘颖.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缺陷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0(3):85
(三)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地位:贯穿夸美纽斯教育理论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 内涵:教育应当服从“普遍的秩序”,即客观规律 局限性: ( 1 )人类虽有自然属性,但也有社会属性,人类社会的教育 与自然现象有着质的区别,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 2 )该原则把教育和自然进行类比,有时候出现牵强附会的 类比推理 ; 有的地方也只是片面的、机械的比较,使某些教育理 论难以得到科学的证明。 ( 3)他过分夸大儿童的天性和实物观察的方法。他忽视了人 的主观能动性和文字的学习, 还没有完全从神学观念中摆脱出来。
[1] 吴式颖等. 外国教育史教程[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李润洲,楼世洲.宗教信仰:败笔抑或点睛——对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的另类解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4:95
夸美纽斯是古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集大成者和近代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奠基者,给后世学校教育实践 给予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他的“泛智论” 成为近代西方国家政府管理教育,建立统一 学制,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基础;他的《大教学论》一书的问世, 使教育学首次摆脱对哲学的依附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引导后 人对教育规律的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1)受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思想影响。“在他的教育思想体
量力 原则
从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 出发,教育史上初次提 出的原则。主张教学不 可以使学生负担观众, 要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 这一原则击中时弊,并 在一定范围内反映了教 学工作的客观规律,是 进步的。但他对儿童有 巨大的学习潜力却估计 不足。
循序渐 进性原 则
要求教材的组织具有 系统性和逻辑性 ,要 把一个学科的知识排 成一个整体。要求教 学循序渐进,不要跳 跃前进。反映了教学 工作的客观规律性 , 但存在着机械化 、简 单化的缺陷。

4章
对英语学科的启示

英语教学要符合学生自然发展规律

英语教学难度要适应学生能力

英语教学注意文化意识的培养


第4章 对英语学科的启示
注重情境化的英语教学
巧用母语对外语学习的正迁移
(四)外语教学
夸美纽斯对外语教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首次将图画引入了教学。人们通常也将他看 作是“语言教学法”的奠基人。自他以后,语言教学法就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夸美纽斯相信存在着通用的语言规则。所有的语言可能都是依据同样的语法规则 创造出来的。他逐渐产生了创造一门完美的通用语言和人造语的念头。”
第2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学前教育是父母怀 孕时就开始的,胎 教是学前教育的起 点。
强调培养儿童的文明礼 貌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 惯。勤劳俭朴、爱整洁、 举止文雅、亲切、大方、 有礼貌。德育方法上, 充分重视榜样、教导、 示范、训练、惩罚、表 扬等方法的作用。
婴儿应由母亲亲自哺 乳,食物应是软的、 甜的、易消化的。给 儿童充分活动和游戏 的机会。
第2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在外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夸美纽斯是第一个试图建立分 科教学法的教育理论家。他还论述了血多教学方法,如科学 教学法、艺术教学法、语言教学法。
第2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A
婴儿期 (1-6岁)
建统 立一 全学 国制
B C D
儿童期 (6-12岁)
内容: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 立对应的学校。“每个家庭应 当有个高等学校,每个王国或 每省应有个大学。” 意义:夸美纽斯这种建立全国 统一的既分段又连贯的学校制 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各国的普及教育及公立学校制 度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 的。
1
把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归纳八个方面:论教育的
目的和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
育、论学前教育、论教学原则、论分科教学、
2
论道德教育、教育和教学管理思想[1]。
认为“宗教信仰在其教育理论建构中的作用”,“上
帝创世是其教育目的观、普世教育说、泛智教育论的前 提。”,“自然救赎/秩序永生是其论证学校体系、学 年制、班级授课制及系列教学原则等思想的支点。”[2]
1 2 3
迎合新兴资产阶级对自然科学和教育的需求
建立在感觉论的哲学基础上(受培根影响)
受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影响
第1章
夸美纽斯的生平
0岁—25岁

62岁—78岁 26岁—58岁


出生于富裕的磨坊主家庭; 12岁时成为孤儿;
颠 沛 流 离, 流 亡 波 兰 ; 36 岁 -50 岁在兄弟会文 科中学校长;
幼儿教育提出了百科 全书的智育内容。其 次,智育还要发展幼 德育 儿的智力和语言,培 养能力。
在论述幼儿的智育、 语言发展、体育和德 育时,都提到了用游 戏的方式进行教育。
第2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直观 性原 则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 的感知开始的”;把通 过感官所获得的对外部 世界的感觉经验作为教 学基础,认为教学应从 观察实际事物开始,使 用图片和模型。但这夸 大了直观的意义,往往 把直观知识和间接知识 对立起来,不理解理性 知识的重要性。

由捷克流亡者建设起来的 莱士 诺城 毁于战 火; 65 岁定居荷兰的阿姆斯特 丹,撰写教育著作,出版 《大教学论》;


在兄弟会创办的中学读书;
16岁被推荐到德国海德尔堡 神学院深造; 22岁任兄弟会拉丁文法学校 校长; 24岁任兄弟会牧师。


50 岁 -56 岁编写拉丁文 65岁-77岁孜孜不倦地继 续 教 科 书 和 教 学参 考 书 ; 学术研究和写作,几乎 每年
现实意义:
(1)夸美纽斯从自然适应性原则出发,首次系统论述了学年 制和班级授课制。
(2)他论述的教学的便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及教 与学的一般要求和语文、艺术、科学等具体学科的科学方法, 对现代教育仍然适用,这些原则和观点发展成为直观性、自 觉性、量力性、循序渐进性等教育原则,仍是现代教育的基 本原则。
夸美纽斯与其同时代的许多学者观点不同。他认为学习一门语言不仅是为了同古代 文化进行联系,而且也有着其他的目的。学习语言的目的可以是借助于语言进入另一个 民族的日常文化中,也可以是通过拉丁文或希腊文进入古代文化。 夸美纽斯认为,“如果学习是在他人指导下进行、错误能即时被纠正、 讲话机会 很多, 那么,学习者就能更好地掌握语言”。
(二)学前教育思想
主要归纳为五大方面:胎教、体育、德育、智育和游戏。 “夸美纽斯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广 泛的研究,提出要重视德育、智育和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并且采取儿童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对比当时的 封建教育、宗教教育,这些主张是别开生面的。” “夸美纽斯把儿童的学前教育,仅限于家庭救育, 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他虽然重视并提到了儿童的年龄特 点,但大多是直观的描述,直觉的经验,还缺乏科学实验的 论据。这些局限性是当时封建小生产方式思想的反映。 至于把儿童仅看成是自然的人,这种离开社会性、阶级性 研究儿童教育,必然并号召人们
《世界的迷宫与心的国》 政治改革 《光明之路》、《民族的幸福》
要用大勇来铲除“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
西方第一本学前教育著作,西
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
教育教学 《母育学校》、《大教学论》、
《泛智学校论文集》 语言教学 《语言入门》、《语言的最新教学方法》
《语言入门》是一本拉丁语教科书,它揭示了拉丁语的结构和规律,数百年来, 被欧美教育界视为语言教科书的范本。
第1章
夸美纽斯的生平

2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二)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三)普及教育 (四)学前教育 (五)教学原则 (六)分科教学 (七)教育和教学管理思想
第2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教育 目的
• 最终目的是达到“永生” • 现实性目的是要使人认识世界上的 一切事物,以便享受现实的幸福, 为永生做准备。
《图解感知世界》一书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第一部图解语言教材,它的教学对象 主要为幼儿。 夸美纽斯正在书中“首次充分实践了事物与词语间的平行关系原则。在这一实践 过程中,他借助于图解的方法来表现意义”(Caravolas,1984a)。夸美纽斯首先选择 需要认知的事物,即那些百科全书似的基本概念, 然后再选择与这些事物相对应的词 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