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氏数学-1-第一册-教案

蒙氏数学-1-第一册-教案

蒙氏数学-1-第一册-教案活动名称:颜色配对活动目标1.认识红、黄、蓝三原色,能通过辨认将相同颜色的物体进行配对。

2.在游戏中体验两物体间的色彩关系,发展观察、辨别能力,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与操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认识红、黄、蓝三原色,能将相同颜色的物体进行配对。

活动难点在游戏中体验两物体间的色彩关系。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能说出1-2种生活中常见的颜色。

2.物质准备(1)教具:“色板”,磁性黑板一块,红、黄、蓝三色标识卡,红、黄、蓝皱纹纸大花各一朵,歌曲《找朋友》,钢琴曲《化蝶》,红、黄、蓝皱纹纸剪成的彩条,红、黄、蓝三色蝴蝶图片若干张。

(2)学具:“色板”,白色图画纸每人三张,红、黄、蓝色广告色三盘,水彩笔,涂有半边颜色的蝴蝶图案若干份,《操作册》第1册第1-2页。

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幼儿每人胸前分别戴上红、黄、蓝色的蝴蝶图片,教师手持红、黄、蓝色大花。

师幼相互问候,走线。

线上游戏:师幼在钢琴曲《化蝶》的音乐声中一起变换两臂动作--叉腰、侧平举、振翅做蝴蝶飞状。

师:“请红蝴蝶飞到和你颜色一样的花朵前面游戏吧!”(同样方法请黄、蓝色的蝴蝶对应找花游戏)2.集体活动(1)认识红、黄、蓝三原色。

①教师出示红、黄、蓝三朵花,请幼儿观察并说出花的颜色分别为“红花、黄花、蓝花”。

②依次出示教具“色板”中的红、黄、蓝色板各两块,采用蒙氏“三阶段数学法”引导幼儿认识三种颜色并说出名称“红色、黄色、蓝色”。

师手拿红色色板:“这是红色。

”再将红、黄、蓝三色色板拿在手中:“红色在哪里?请你们把红色的色板请出来吧!”教师手拿红色色板:“这是红色吗?有哪些东西也是红色的?请你们讲讲。

”启发幼儿结合日常生活说出红色、黄色、蓝色的物品。

师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它们使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2)颜色配对。

①教师出示红、黄、蓝色板各一块放在黑板上,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颜色。

师:“红色、黄色、蓝色说它们太孤单了,想找一个好朋友。

我们帮它们找个好朋友吧!”出示三种颜色的另一块色板,请幼儿将它们对应排放在磁性黑板上原有三种颜色色板的旁边,让幼儿感受相同颜色的配对。

②幼儿集体操作学具“色板”,进行颜色配对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幼儿。

3.分组活动第一组:印色。

给幼儿提供三张白色图画纸和三盘广告色(红、黄、蓝),幼儿根据教师手中的色彩标识卡在白纸上用手蘸广告颜料进行拓印。

第二组:操作学具“色板”。

将相同颜色的两块色板放在一起,并说出每块色板的颜色名称。

第三组:“彩蝶纷飞”涂色活动。

将涂有半边颜色的蝴蝶图片发给幼儿,请幼儿将蝴蝶的另一半涂上相同的颜色。

4.游戏活动(1)音乐游戏“找朋友”。

教师带领幼儿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进行游戏。

音乐停止,请佩戴相同色蝴蝶图片的幼儿手拉手站在一起。

师:“为什么你们是好朋友呢?”引导幼儿说出是根据颜色来选择的。

游戏反复进行两次。

(2)游戏“彩色的路”。

地面上铺设有三条用皱纹纸剪成的红、黄、蓝色彩纸,请幼儿根据胸前蝴蝶图片的颜色对应找路“飞回”到线上。

师:“蝴蝶们,我们今天玩累了,请找一条和你的颜色一样的小路飞回家休息吧!”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活动延伸1.园内延伸(1)完成《操作册》第1册第1-2页的活动。

(2)颜色想像:教师任意说一种颜色,请幼儿说出含有该颜色的事物,比比看谁说得多。

2.家庭延伸(1)谈话活动“我喜欢的颜色”。

家长请孩子说出喜爱的颜色及理由。

(2)请家长引导孩子将相同颜色的衣服进行分类整理。

活动名称:求同求异目地要求1.能按照物体的一种属性找出同类或者不同类的物体,并尝试说出物体的特征。

2.尝试按物体的一种特性分类。

3.体验操作的快乐。

准备教育准备:“彩色鱼”学具准备:“彩色鱼”二、蒙氏数学《求同求异》(一)预备活动:师幼相互问候走线: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路上会经过一座独木桥,小朋友们可要小心了,不要掉到河里去了。

(二)集体活动。

(1)找相同。

①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抓到了很多条鱼,你们想看看这些鱼吗?②出示彩色鱼色板,按彩色鱼的大小归类。

师:你们看,这些鱼还在“鱼网”里呢。

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帮这些小鱼排排队,师: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帮小鱼排队的,老师也要来帮小鱼排队,看老师是怎么排的。

教师按大小将彩色鱼排成三排,并提问幼儿。

师:这些彩色鱼排好队了,你们说,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啊?师小结:嗯,小朋友们,真聪明,我是按照这些鱼的大小来排队的,大鱼的排成一排,比大鱼小,比小鱼大的鱼排成一排,小鱼排成一排。

③按彩色鱼的颜色归类。

师:现在,老师要将这些漂亮的鱼重新排队了,看看老师是怎么排的。

教师按颜色将彩色鱼归类,颜色相同的排成一队。

师:你们看,这些鱼儿是怎么排队的啊?师小结:现在这些鱼就像是一家人,穿着同样颜色的衣服,鱼爸爸带着鱼妈妈跟鱼宝宝出去玩。

(三)游戏—找不同。

师:现在老师要跟你们玩一个游戏,找一找哪只鱼站错位置了。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操作教学学具,让幼儿找不同。

如:5条大鱼和1条小鱼;红色的鱼和1条紫色的鱼。

(四)幼儿操作学具,先让幼儿按照大小将彩色鱼归类,再让幼儿按颜色归类。

师:现在,老师要让小朋友们帮这些彩色鱼排排队,按照大小来排队,大鱼排成一排,小鱼排成一排,比大鱼大比小鱼小的排成一排。

(五)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幼儿的操作常规及按照要求操作学具。

(六)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名称:归类目地要求1、学习在众多的物品中找出相同特征的物品并放在一起。

2、在操作中感知和探索物体的共同特征。

3、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

准备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红、黄、蓝呼啦圈各一个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彩色鱼”,红、黄、蓝圆形卡片每人一张,幼儿的衣服、裤子等,各类玩具若干。

3、《操作册》第1册第5-6页。

内容与指导一、早谈:二、科学领域:(计算)蒙氏数学——归类(一)预备活动。

师幼相互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小司机。

幼儿每人一张圆形卡片当方向盘,一边念儿歌(儿歌附后)一边办小司机在线上开车走,儿歌结束后,请幼儿找到与汽车相同颜色的停车场(呼啦圈)站好。

提醒幼儿安静地走在红线上。

(二)集体活动1、教师出示“超市游戏”中的水果和蔬菜图片。

师:小司机讲许多水果和蔬菜运到了超市里,你们看一看有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说出名称)师小结:请小朋友把他们归类摆放在货架上。

(请个别幼儿操作)2、教师与幼儿一起按类别分类。

师:这些蔬菜和水果都在一起,卖起来不方便,我们将他们归为两类。

(师讲白菜、萝卜、苹果、梨分别放在两个货架上作标记)师:请小朋友看看,刚才陈老师排的东西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说出一排是蔬菜、一排是水果。

)(三)分组活动(第二次活动)第一组:按名称归类。

幼儿利用“超市游戏”中的物品图片按名称归类,可归类为水果、蔬菜和生活用品三类。

师:请小朋友把水果、蔬菜、生活用品各放一排。

第二组:操作“彩色鱼”。

请幼儿经彩色鱼按大小分类摆放。

师:请小朋友将彩色鱼同样大小的摆在一起。

(四)游戏活动游戏“汽车停”。

幼儿站在自己的呼啦圈里面,教师发出口令,站在相应颜色呼啦圈里的幼儿做蹲下的动作。

“红汽车停、红汽车停,红汽车停完黄汽车停。

黄汽车停、黄汽车停,黄汽车停完蓝汽车停……”各组可交换位置玩游戏。

师:老师说什么颜色停,什么颜色要蹲下来。

如红汽车停,红色呼啦圈里面的小朋友就要蹲下来。

1、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师:请小朋友把桌上的学具一个一个地放进学具袋子里面。

附:小司机方向盘,手中握,我当司机把车开。

红灯亮了停下来,绿灯亮了往前开。

嘟,嘟,嘟,嘀,嘀,嘀,我的小车跑得快。

活动名称:按规律排序《蒙氏数学》按规律排序按规律排序——《蒙氏数学》第1册活动目标1.学习将两种物体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排序。

2.通过游戏活动,探索发现简单的排序规律,发展逻辑性思维能力。

3.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学习将两种物体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排序。

活动准备1.教具:一串红绿彩灯,两种星星按规律排列的全范例板、半范例板与填空范例板,两种大小不同的水果按规律排列的全范例板,两种图形按规律排列的全范例板。

2.学具:“小星星”,《操作册》第1册第7-8页。

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红绿灯。

幼儿模仿司机,在线上开车。

教师念儿歌《红绿灯》(附后),当说“红灯亮”时,幼儿在线上蹲下;当说“绿灯亮”时,幼儿继续开。

2.集体活动(1)教师出示水果全范例板,引导幼儿了解水果是按大小间隔规律排列的。

(2)教师出示彩灯,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发现这些彩灯是按红绿间隔规律排列的。

(3)教师拿出用学具“小星星”排列的三种范例板,让幼儿根据范例板上的提示,尝试自己用“小星星”的学具照样子排列。

3.分组活动第一组:发现规律。

出示两种图形的全范例板,让幼儿发现这些图形是按方的、圆的间隔规律排列的。

第二组:完成《操作册》第1册第7页的活动。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活动延伸1.园内延伸(1)完成《操作册》第1册第7-8页的活动。

(2)区角活动中,提供材料,引导幼儿练习排序。

2.家庭延伸(1)完成《作业纸》第1册第13-16页的活动。

(2)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物体,更好地了解按规律排序。

活动名称:对应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小兔吃萝卜”,三把椅子,三个水杯;2、学具准备:“小兔吃萝卜”;方向盘(大、小)每人一个;大小呼拉圈各1个。

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教师:今天呀,有三只小兔子要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高兴吗?现在,我们就去把它们请来好不好?去小兔子家要经过一座小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走到桥上。

2、集体活动老师出示教具“小兔”,示范将小兔子按从大到小的排列。

客人来我们家,我们首先要请客人坐下,老师这里准备了大大小小的椅子,那么哪只兔子坐哪把椅子最合适呢?最大的兔子身体大,就坐大椅子;比较大的兔子身体小一点,就坐小一点的椅子;最小的兔子身体最小,就坐最小的椅子。

小兔子们一路走来口渴了,我们是不是还要倒水给它们喝呀?(是),老师变出三杯大小不同的水杯中,依次提问幼儿最大的兔子、比较大的兔子、最小的兔子喝哪个水杯最合适。

请幼儿到前面来提出,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并贴上一朵小红花。

现在,小兔子们要开饭了,大大小小的萝卜可真好吃呀!可是哪只兔子吃哪个萝卜最合适呢?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帮忙,最大的兔子吃最大的萝卜,比较大的兔子吃比较大的萝卜,最小的兔子吃最小的萝卜。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棒!3、游戏活动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司机”的游戏,好不好?老师这里有大小不同的方向盘,还有大小不同的停车场,老师发给每人一个方向盘,音乐响,你们就把自己的汽车向前开;音乐停,就找对应的停车场停下,大方向盘停在大停车场,小方向盘停在小停车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