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画风
5、表演示范朗读。
五、实践活动
1、你有更好的画法吗?
2、小组合作,擅长画的同学画,擅长写的同学写文。
3、全班展示作品。
第二课时(第八周第四节)
一、复习巩固
1、各种形式复习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你喜欢文中的3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二、写字指导
1、观察生字,同桌说说识字方法。
(3)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4)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②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什么,代进去读一读。
③请学生上黑板画画文中的景色。
④请学生给学生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同桌一起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出示词语认读,去掉熟字再读。
认识文中的三位小朋友的名字:宋涛、陈丹、赵小艺,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学习多音字“杆”,这里读一声。
主备人
王芳
科目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册次
第四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授课人
王芳
课题
17画风
课型
精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重点难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
课前准备
了解有关风的知识。
教
学
过
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表演示范朗读
4分钟
12分钟
14分钟
5分钟
4分钟
26分钟
5分钟
板书
设计
画风
宋涛斜斜的雨丝
陈丹弯弯的小树
赵小艺旗子在空中飘风车转
课后
反思
3、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组词巩固生字。
三、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1、同桌交流自己画风的方法。
2、把自己的方法写下来。
积极猜谜,能轻松猜出谜底。
课前有所准备,能回答好。
能通过默读用不同的方法找到答案。
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她他”分别指谁。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同桌合作学习
默读,画线。
②指名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
4、评读:用什么语气?什么语调?
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为难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
(2)组织学生交流记字形的好方法。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
三、朗读感悟。
1、课文中讲了哪几个小朋友画风?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
2、全班交流。
①随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
(1)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2)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况预设
教学
方式
时间
第一课时(第八周第三节)
一、猜谜语,揭示课题。
1、猜谜: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2、你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风?
3、今天我们就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音节和熟字把字音读准确,把语句读通顺。
2、交流,重点指导:
(1)“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
(2)“忽、丝”二字上长下短。
(3)“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4)“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
(5)“弯”应写平,“钩”直上。
(6)“丹”字里面只有一点。
(7)“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