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诊治 - 副本
. Natl Cancer Inst Monogr 1975(42):101–104
满意的细胞减灭术
• “满意( optimal)”:以最大程度的切除 病灶,是残留病灶最大直径(或厚度)小于 1cm,或肉眼无残留。
• 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阑尾切 除。
• 盆腔肿块切除-卷地毯、腹膜后途径、直肠 前切或造瘘。
起
癌
源
和
内
膜
样
癌
起
源
SGO2015预防卵巢癌建议
• 口服避孕药减低1型和2型卵巢癌风险,可考虑 安全地用于BRCA1/2突变的携带者。
• 输卵管结扎在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中均有减低 卵巢癌风险。
• 预防性附件切除(RRSO)能减低BRCA1/2突 变基因携带妇女80%的卵巢癌风险。
• 建议遗传高危风险者基因检测。 • 输卵管切除是节育手术的替代策略,在一般人
• 上腹部:膈肌切除与修补、肝表面造瘘切 除、脾脏切除。
• 淋巴结:切除肿大,不推荐常规清扫。
细胞减灭术-盆腔
细胞减灭术-膈肌肿瘤切除
晚期卵巢癌术后化疗
• 紫杉醇175mg/m2 + 卡铂AUC=5-7 6-8个周期。
– GOG 1111、OV 10:紫杉醇/顺铂优于环鳞酰胺/顺 铂。
– GOG 158 和 AGO OVAR-3研究 : 卡铂替换顺铂。 – SCOTROC试验:PC由于DC(多西他赛)。 – GOG182/ICON5:增加不增加疗效其他三药。 – DACOVA(1993):增加周期不增加疗效。 – GOG172:满意减灭术后腹腔化疗延长生存、副反
发生率(Seidman JD等2004)
68% 3% 9% 13% 1%
6%
两种类型的浆液性腺癌
• 命名为低级别和高级别的卵巢浆液性腺癌
• 良性浆液性囊腺瘤→一般的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微 乳头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 →低级别OSC
– BRAF 或 KRAS基因突变为主 – 病程较缓慢,对铂类药物化疗不敏感
群中可考虑在行子宫切除或盆腔手术时行输卵 管切除以减低卵巢癌发病和死亡风险。
JOAN, etal. Cancer 2015
播散途径
• 直接种植在盆腹腔腹膜面:子宫直肠凹,子 宫膀胱凹,肠肝脾表面,结肠旁沟,大网膜 等
• 淋巴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盆腔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
• 血行转移:少数晚期者转移至肝肺实质
Year
1997
11.2 9.1 4.8
2000
Ovarian Cancer
Cervical Cacner Endometrial Cancer
发病高危因素
• 内分泌生殖因素
– 妊娠减少30-60%风险。 – 诱导排卵增加2-3倍风险。 – 长期口服避孕药减低30-60% – 激素替代治疗增加风险
肠系膜、大网膜和腹膜后淋巴结)探查及多点 活检均阴性; • 有随诊条件; • 完成生育后视情况再行子宫及对侧附件切除术
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临床诊治指南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 49
早期卵巢癌
低危
(5–10% 复发率)
Stage IA or IB
Grade 1 (or 2)
高危
(30–40% 复发率)
• 卵巢浆液性上皮内瘤变 /皮质内包涵囊肿→ 高级别OSC
– 近来有研究支持其可能源自输卵管伞端上皮 – P53基因突变为主,常与BRCA1 或 BRCA2 突变及和家族
遗传性癌有相关性 – 病程进展快,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
• 高级别OSC较低级别OSC常见的多
卵巢癌新分类
• 基于分子分型、和病理生理特征国际上将卵 巢癌分为两型:I型和II型。
具体类型 突变基因
Hale Waihona Puke I型II型低级别浆液性腺癌、高级别浆液性腺癌、 内膜样、透明细胞 癌肉瘤 癌
BRAF、KRAS、 P53、 BRCA1、 PTEN、ARID1A BRCA2
前期病变 临床表现
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可能来源于输卵管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开口段
以早期多见
晚期多见
卵巢癌起源假说
浆
透
液
明
性
细
癌
胞
早期-全面手术分期要点
• 纵切口 • 冲洗液细胞学检查 • 完整切除肿瘤 • 全面探查腹腔 • 切除子宫卵巢输卵管(某些患者可保留生育功能) • 切除大网膜 • 淋巴结切除 • 随机腹膜活检,包括膈肌腹膜 • 粘液性肿瘤切除阑尾
2015/6/7
22
早期-全面手术分期
• 一个国际协作组织研究了100例初次诊断为Ⅰ、Ⅱ期患者接 受了再次分期手术,1/3(31%)患者期别提高,在提高的者 31例中77%属于III期。可疑部位包括:盆底腹膜、腹水脱 落细胞、其他盆腔组织、腹主动脉淋巴结、膈肌。(JAMA.
• 术后病理:无残留,腹水-
• 术后分期Ia期、G2,随访。
进展期卵巢癌治疗
一线标准治疗
最大程度的细胞减灭术残留肿瘤最大径小于1cm
紫杉醇+铂类6-8周期化疗
新辅助化疗? 腹腔化疗?
满意的细胞减灭术
• 去除大量的耐药克隆 • 去除大体积肿瘤内的坏死组织有利于药物渗
透 • 小的残留病灶增殖加速对化疗敏感 • 减少肿瘤细胞数量需要更少的化疗周期,从
顺铂/ 紫杉醇 (24 小时) x 6 顺铂 100 mg/m2 x 6
紫杉醇 200 mg/m2 (24 小时)*
ICON 32
2074例 I-IV期患者
卡铂/ 紫杉醇 (3 小时)
卡铂 或 CAP
中位 PFS (月)
14.1
16.4 10.8 17.3
16.1
中位 OS (月)
26.3 30.2 25.9 36.1 35.4
IB 肿瘤局限于双侧卵巢,包膜完整,卵巢表面无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未找到 恶性细胞
IC 肿瘤局限于单或双侧卵巢并伴有如下任何一项:包膜破裂;卵巢表面有肿瘤; 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有恶性细胞
II 肿瘤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伴有盆腔扩散
IIA 扩散 和/或 种植到子宫 和/或 输卵管;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无恶性细胞
RMI)由三部分的乘积组成。首先是囊肿的超声特点: 分叶的,实性的,出现腹水,可疑转移病灶(出现一项 为1分,最高3分)。第二是绝经状态:绝经前1分,绝 经后3分。其次是CA125浓度。比如一例患者发现实性 的分叶囊肿,已经绝经,CA125为90 IU/ml,那么计算 RMI就是810。RMI评分超过200就可疑恶性。
卵巢癌累积子宫、宫颈、阴道 • 少数透明细胞癌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引起高钙血
症 • 锁骨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辅助检查
• B超 • CT/MRI、PET-CT • 血清标记ca199、CA125、HE4 • 细胞学、穿刺病理 • 预测风险:
– ROMA值,CA125和HE4计算得到的卵巢癌发病风险。 – RMI:恶性肿瘤风险指数(risk of malignancy index,
第11位 卵巢 发病率
21290
死亡率
上海市居民卵巢癌、宫颈癌、宫体癌发病率 (1974-2000,SCDC)
Incidences ( /100,000)
30
26.7 25
20
15
10
5
4.8
2.5
0 1974
上海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1974-2000)
10.5
6.5
6.3
4.4
4.4
2.5
1994
• 遗传因素
– 家族史、BRCA1/2(遗传性乳腺卵巢癌综合症)、 Lynch综合症。
• 环境因素
– 高蛋白、高动物脂肪饮食 – 吸烟 – 滑石粉(会阴部)
发病因素
• 卵巢相关疾病
– 内膜异位症——透明细胞癌、内膜样腺癌 – 多囊卵巢
卵巢表面上皮恶性肿瘤的主要类型
• 浆液性腺癌 • 黏液性腺癌 • 内膜样腺癌 • 透明细胞癌 • 移行细胞癌 • 鳞癌 • 未分化癌 • 混合性癌
而减少耐药细胞产生。 • 可能有助于恢复抗肿瘤免疫。
细胞减灭术发展历史
1975及80年代
• Griffiths首次 提出术后残 余病灶与生 存期相关
1990年代
• Hoskins对 GOG52和 GOG97分析得 出残余肿瘤最 大径越小越好
2002年
• Bristow等在JCO发 表的荟萃分析显示 每提高10%的最大 细胞减灭术实施 率,就能增加5.5% 的中位生存时间
4. Mannel et al. GOG-175 protocol,
术后辅助治疗
病例讨论
• 患者女性 **,43岁;因发现卵巢肿瘤,外院 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后病理:粘液 性腺癌、II级。
• 后续治疗?
• 分期手术: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腹膜多点 活检、腹主动脉/盆腔淋巴结淋巴结活检、腹腔洗液。
卵巢癌临床表现
• 腹水和盆块是卵巢癌的最常见症状。 • 胸腹水:腹围增大、腹胀。伴有胸水,梅格斯
综合征。部分患者以咳嗽胸闷就诊。 • 包块:上腹部-网膜饼、下腹部-卵巢肿块、子
宫直肠窝肿块-大便困难。 • 腹痛 • 晚期恶病质表现:低热、恶心、腹泻、便秘 • 阴道不规则出血:肿瘤分泌激素、合并内膜癌、
1983 9;250(22):3072-6)
• 没有经过仔细手术分期的早期病例,表面上Ⅰ期上皮性卵 巢癌总的5年生存率仅60%,只有经过正确分期的临床ⅠA 或ⅠB期病例的生存率才如报道中的90%~100%。
• 有经验的妇科肿瘤专科医生较其他妇科医生、普通外科医 生成功率高。
23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 患者年龄<35 岁,渴望生育; • 手术病理分期为Ⅰa 期; • 病理分化程度为高分化; • 对侧卵巢外观正常,活检后病理检查阴性; • 腹腔细胞学检查阴性; • “高危区域”(包括子宫直肠陷凹、结肠侧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