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影响

WTO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学号:08451125专业:08旅游管理专业课程:WTO目录(一)………………..概述WTO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二)…………………概述WTO对中国经济消极的影响(三)…………………列举WTO对中国旅游业发展影响(1)我国旅游业的对外开放现状及特点(2)加入WTO后对我国旅游行业的影响(3)旅游业迎接加入WTO的对策建议(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一)概述WTO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W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缩写,即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 )是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在关贸总协定第八次谈判即“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时于1995年1月1成立的。

该组织自成立以来,其成员已达136个,各成员间的经济贸易约占世界经济贸易的95%,有利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中国经过13年的交锋和努力,终于于1999年11月15与美国就中国加入WTO签署了《中美WTO双边协议》,从而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

那么,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什么?作为发展中的中国应该怎样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迎接挑战,却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1)中国为什么需要WTO ?首先,中国为什么加入WTO,有两个大的背景需要考虑。

一个是全球化的大背景,另一个是中国改革的大背景。

全球化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发展使各国日益相互依赖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无疆界经济的过程,其表现之一是生产的全球性。

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不仅可以弥补本国资源的不足,还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中的迅猛发展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成功经历。

在强劲的改革措施的推动下,近10%的平均年增长率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和投资新机会,使中国变得更加繁荣。

中国从闭关自守的计划经济转向一个更为市场化的贸易强国所产生的效力遍及全球经济,影响着从消费者选择到投资流动的方方面面。

但飞速发展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它尤其无情揭示出中国经济体制中一些结构性的弱点,特别是在农业、金融和国有企业等方面。

中国面临的矛盾一直是,而且会继续是,如何最好地保持经济增长和结构改革势头的齐头并进,因为如果其中之一停滞不前,另一个就很可能受挫,从而可能导致产生另外一系列新的经济挑战和困难。

另外,加入WTO将使中国对于外国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在中国的投资增多意味着有更多的高薪就业机会、更多的政府税收收入和更多的技术转让。

中国对WTO的承诺将有助于增加各个经济领域中的竞争。

竞争将有助于提高效率和生产力,最终增强中国经济并提高中国公司在任何一个市场同最好的跨国公司进行竞争的能力。

竞争将反过来刺激中国国内的服务业,从而使公司和消费者有更宽的选择面。

此外,加入WTO将加速中国社会的变迁与转型和社会结构变动将进一步加快,加入WTO无疑会进一步推进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的分化。

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中国要与其他国家一起,按照新的游戏规则进行利益分配和整合,个人、经济组织等也都必须按照新的游戏规则进行利益分配和整合。

同时,获得成长的、新的社会组织及职业群体也必然参与到利益分配过程,迫使原有的利益群体和利益分配格局进一步分化和重组。

从社会分层的角度看,目前已经形成的社会分层结构、群体构成以及不同阶层的实际资源占有状况也会出现进一步变动。

(2) 综上所述:加入WTO后,由于对外经济活动的迅速拓展、外资的大规模进入以及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也会加快。

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竞争的结果,必然带来经济组织与经济活动方式的创新,原来由政府直接承担的一些经济职能将逐步分离出去,各种非政府的市场中介组织和机构则会迅速成长。

随着独立于政府的社会资源和新经济组织体系的扩张,利益群体以及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不同经济组织之间、经济组织与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模式将会发生更为深刻的变革。

在这一背景下,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特别是协调不同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以及政府和公众关系的社会中间组织也会加快发育和成长,整个社会的组织形态将会发生更大变化,市民社会框架将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

(二)概述WTO对中国经济消极的影响中国加入WTO虽然获得了平等、自由和规范的贸易机会,但是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甚至对一些行业来说会遇到非常残酷的竞争环境:①加速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与最贫穷的1∕5人口的收入差距,从1960年的30∶1 ,扩大到1997年的74∶1 。

一国内部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导致该国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国际上贫富差距拉大,则是世界不稳定的经济根源。

②增大了国家经济运行的风险。

由于长期的殖民掠夺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国际经济风险面前更具脆弱性,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墨西哥、亚洲、俄罗斯、巴西的几次世界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对国际资本快速流动和失控的后果,有了记忆犹新的认识。

③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更为尖锐。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仍然存在,发达国家往往把污染工业、资源密集型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危及了发展中国家的生存基础。

④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随着全球网络系统的出现,使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通过网络的合作,使本国科技人员完全脱离控制而为外国资本服务,这种看不见的人才外流,无疑将加重发展中国家本已存在着的人才匮乏。

在各行业中的具体表现:①农业。

根据已签的农业协议,我国农产品关税到2004年将从现在的45%平均降到17%,重点农产品降至14.5%,这样美方会每年增加300万吨的小麦对华出口,将使我国麦农损失54.6亿元人民币。

除小麦外,美国的玉米、柑橘、肉类产品的大量进入,将可能使我国国内市场卖难问题更加突出,农民的增收更加困难。

②电信。

允许外资在所有电信服务业中占49%的股权,自投资之日起两年后可达50%;在增值服务和寻呼等服务业中占51%的股权。

这将使我国电信市场由垄断转向激烈竞争,电信业提高技术、服务质量以及降低价格的压力很大。

③汽车。

加入WTO后,汽车关税每年下降10%,到2006年将从现在的80%-100%降至25%。

据测算目前我国轿车价格比国际轿车价格要高200—400%。

如果我们下调了关税并取消进口配额,国外汽车在5年之后将大量进入,国内汽车厂家将受到猛烈冲击。

④经融保险。

根据有关协议,我国将在2005年之前,允许外商独资银行经营银行零售业的全方位服务业务,并开办人民币业务,允许外国保险公司拥有50%的股份,允许外国银行为中国用户提供购车贷款。

这样对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将提出严峻的挑战,特别对这一行业的服务效率、服务种类和服务水平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⑤高科技产业。

到2005年,我国将不再对半导体、电脑及电脑产品、电信设备等IT产品征收关税,实行国际通行的零关税。

这将使国内市场变成真正的国际市场,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⑥互联网。

中国将允许外资进入中国的互联网业,在中国建立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这意味着中国电信的垄断地位将会被打破。

好在在互联网内容本地化方面,我们有天然优势,否则,这个充满商机的领域真是不堪设想。

⑦电影业。

今后几年里,将允许外资在中国影院占50%以上的股份,每年进口不少于20部的美国大片,这将对中国电影业产生很大的冲击。

(三)列举WTO对中国旅游业发展影响(1)旅游业的对外开放现状及特点旅游业对外开放的特点:1.开放时间早。

我国旅游饭店业是70年代未和80年代未外商投资的首选行业之一,70年代未就诞生了第一批中外合资饭店。

2.开放领域广,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开放格局。

到1998年底,外商投资的旅游涉外饭店数和客房数已分别达458座和8.73万间,分别占全国总数的7.9%和11.4%,如加上我国港、澳、台商投资,饭店数和客房数分别为694座和13.32万间,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2%和17.4%;1999年,《中外合资旅行社试点暂行办法》出色,国家旅游局批准开始试办中外合资旅行社;旅游景区(点)、一般旅游商品生产等允许外国商业以合资、合作形式进入;旅行支票收受、旅游保险和旅游交通也放宽了市场准入。

突出表现在外国的饭店管理集团可以人员流动和传授管理经验为由,自由进出。

据统计,截至1998年,己有18个著名跨国饭店集团涉足我国92个饭店。

3.开放的基础扎实,承受外来冲击能力较强。

就服务贸易中旅游业的三个部分(饭店、餐饮、旅行社和导游)而言,旅馆、餐饮业除不允许外商独资外,仅有合营年限的一般性限制,人员流动完全畅通;旅行社(导游)市场1992年就已部分开放(举办国家旅游度假区),在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前又进一步扩大了开放领域;合资游船和旅游汽车也有一定程度开放;在消费者跨国境流动方面,我国公民自费出国(境)旅游市场正在有序、逐渐地开放。

就国民待遇原则看,我国对合资、合作饭店实行高于本国同类企业的待遇,如部分进口设备和建筑装修材料享受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减免,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为零税率,在经济特区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

外方服务提供者的劳务收入、管理费收入减半缴纳所得税等。

旅游业是最早全方位进入市场的行业,其运行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磨合得比较好;同时,与整个国际市场的对接状况也比较好。

因此,我国旅游业基本能够承受和防御外来的冲击。

4.开放的成效显著,吸引和利用外资量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旅游业从70年代未到80年代未,共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约50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29.1%;90年代以来(截止到1996年底),总体规模达到200亿美元,其中,饭店业约150亿美元,旅游度假区20亿美元,旅游景观建设10亿美元,旅游度假别墅、公寓20亿美元。

(2)加入WTO后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入世”后,我国将对世界上的各贸易伙伴逐步扩大相互市场准入的程度。

从近、中期看,我国具有出口优势的产业将从中获得很多好处,但过去受国家关税或其他政策性保护的弱势产业将受到来自国外的严峻挑战,甚至是极大的冲击。

所以,“入世”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是不同的。

那么,它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又将如何呢?旅游业属于服务贸易,它“生产”的是不能“出口”的无形产品,因此“入世”后的市场准入不表现为关税的升降,而是对外开放投资和经营权的程度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旅游业已大部份对外开放了。

国际间对外贸易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依据是比较利益原则,既一个国家所生产的成本最低和资源拥有量最丰富的商品必然是对外贸易中比较利益最大的商品。

商品经济的一般发展过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金密集型产品再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发展阶段和分工的不同梯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