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国外化妆品商标名的汉译研究
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内市场越来越需要进口化妆品。
而化妆品商标名的汉译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利用关联理论视角,以国外化妆品商标名的汉译为例,探讨其汉译的方法和策略。
一、关联理论视角
关联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格勒提出的,主要研究语言中的概念联想过程。
在翻译中,语言之间的关联性很重要,有助于翻译者更准确地表达原意。
因此,关联理论在翻译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二、汉译方法
1. 音译法
音译法是将源语言的音素转译成目标语言的音素,如“Chanel”翻译成“香奈儿”。
音译法是一种常用的汉译方法,方便易懂,也能保留品牌名称的原本音韵形态。
意译法是根据商标名的意思对其进行翻译,通常用于商标名没有适当的词的情况。
例如,英文商标名“Dove”翻译成“雀巢”,是因为“Dove”在英语中代表爱、纯洁。
3. 混合法
混合法是将音译法和意译法相结合。
例如,“L'oreal”翻译成“欧莱雅”,既保留了原有的音韵形态,又传达了其主题意义。
三、汉译策略
1. 保留原名
有些商标名是全球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在汉译时应保留原名。
例如,“Clinique”、“Lancôme”等。
这些品牌的汉译一般采用音译法,以保持品牌形象的一致性。
2. 意境译名
商标名的表达方式往往有一定的意境和联想,因此在汉译时应尽可能贴近原始意境。
例如,“Maybelline”翻译成“美宝莲”,体现了该品牌的粉嫩、柔美、清新等元素。
这种汉译方法常用于品牌名称中包含单词的情况,如“Estée Lauder”翻译成“雅诗兰黛”。
3. 品牌定位译名
品牌定位是指一个品牌在目标市场的定位和定位策略。
在汉译时,应考虑品牌定位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传达品牌信息。
例如,“Nivea”翻译成“妮维雅”,体现了该品牌的健康、护肤、自然等主题。
总之,在汉译国外化妆品商标名时,应结合商标的音韵、含义及品牌定位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以保留品牌形象和语言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