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眼球发育特点与常见眼病

--小儿眼球发育特点与常见眼病


▪ 先天性青光眼 ▪ Leber视网膜色素变性 ▪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维生素A缺乏 ▪ 铜代谢异常 ▪ 眼外伤
儿童常见眼病
婴儿泪溢 ▪ 出生后一周即溢泪可伴有新生儿泪囊炎 ▪ 流泪、脓性分泌物 ▪ 病因:Hasner瓣或鼻泪管异常 ▪ 治疗:挤压按摩泪囊,抗生素眼药水点眼
半岁以后泪道探通
儿童常见眼病
▪ 新生儿脓漏眼 ▪ 病因 产道感染淋球菌 ▪ 表现
眼睑高度充血水肿 结膜囊大量脓性分泌物,源源不断 部分侵犯角膜,可致角膜穿孔
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hyperacute bacterial conjunctivitis
▪ 治疗:
• 局部冲洗 5000~10000u/ml青霉素 • 全身 青霉素类,壮观霉素,喹诺酮类 • 预防
——前锥形晶体 ▪ 后囊发育不良或玻璃体动脉牵引
——后锥形晶体
眼胚胎发育异常
中胚叶发育异常 ▪ 玻璃体血管萎缩不全——玻璃体动脉残留 ▪ 胚胎7月后虹膜中央萎缩不全——瞳孔残膜 ▪ 虹膜组织发育不良——先天性无虹膜 ▪ 5-6个月房角中胚层组织不萎缩——小梁发
育不良——发育性青光眼
眼的发育
▪ 胚胎发育 ▪ 婴儿及儿童时期发育
解剖 功能
婴儿及儿童时期解剖发育
▪ 眼外肌 新生儿眼球运动不协调,双眼无共 同运动 1周内内斜视及眼球震颤为生理现象 4周眼球运动开始配合 5 -6周眼球追随物体转动
▪ 泪器 1-1.5周后泪腺开始分泌泪液 出生时鼻泪管下端为膜状物 (Hasner瓣)封闭,4周后萎缩消失
▪ 出生时视觉器官解剖结构发育几近完成
无目的眼球转动 ▪ 5-6周 注视较大物体 ▪ 2月 眼球随人转动,开始出现瞬目反射 ▪ 3月 开始注视 ▪ 4月 抬头,看自己的手 ▪ 8月 稳定地固视
儿童时期的视觉发育
▪ 2岁 可以追逐天上的飞机 ▪ 3岁 视力可达0.6-0.8 ▪ >4岁 达到正常视力
儿童时期的视觉发育
新生儿眼轴短
角膜曲率半径小 光线可聚焦R
儿童时期的解剖发育
▪ 外形: 1~3岁 迅速增大 3~4岁 增长缓慢 5~6岁 接近成人
▪ 虹膜:色素颗粒多,“眼睛黑又亮”
▪ 瞳孔:小,1.5mm,散瞳剂不敏感 (开大肌力量弱)
儿童时期的视觉发育
▪ 视觉功能在外部条件刺激下逐步建立和完善
儿童时期的视觉发育
▪ 足月儿 光感 ▪ 1-2周 闭睑反应,瞳孔对光反射,
角膜移植后可在 植片上复发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Fuch’s endothelial dystrophy
▪早期角膜后弹力层角膜小滴 ▪晚期内皮功能受损
其他角膜变性
格子样角膜变性 Lattice corneal degeneration
胶样角膜变性 Latex corneal distrophy
小儿眼球发育特点与常见眼病
▪ 小儿眼球发育特点 ▪ 小儿常见眼病
眼的发育
▪ 胚胎发育
解剖 ▪ 婴儿及儿童时期发育
功能
眼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分为3期 ▪ 0-3w 卵 孕卵急剧分裂,形成3个基本胚叶
▪ 4-8w 胚 胚胎外形变化最大 器官开始分化形成
▪ 9-40w 胎儿期 胚胎体积增大, 器官进一步分化,逐渐接近成熟

前脑神经褶 视沟 视泡
育 流
视 茎-----视神经基质

(与表皮外胚叶接触)
晶状体板---晶状体始基
晶状体凹
视杯(含视裂)
晶状体泡
视裂闭合
视网膜形成
脉络膜及巩膜始基形成
胚眼形成
眼组织胚胎来源
▪ 表面外胚叶:晶状体、角结膜上皮、泪腺、 眼睑上皮及其衍化物
▪ 神经外胚叶:视网膜及其色素上皮层、睫状 体及虹膜上皮层、瞳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约肌及开大肌、视 神经
遗传性眼病
▪ X-连锁隐性遗传眼病 20种 ▪ 先天性红绿色盲 ▪ 脉络膜缺损症 ▪ 大部分先天性视网膜劈裂 ▪ 伴有夜盲与眼震的高度近视 ▪ 先天性眼球震颤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先天性全白内障
遗传性眼病
▪ X-连锁显性遗传 少见 先天性眼球震颤偶为此因
二、儿童常见眼病
儿童常见眼病
▪ 新生儿泪囊炎 ▪ 新生儿脓漏眼 ▪ 上睑下垂 ▪ 先天性小眼球 ▪ 先天性白内障 ▪ 球形晶状体 ▪ 屈光不正 ▪ 假性近视
▪ 前两者间的粘着物:玻璃体、晶状体悬韧带
眼组织胚胎来源
▪ 轴旁中胚叶: 出生前消失的血管及永存性血管 巩膜、视神经鞘、睫状肌、 角膜基质及内皮、虹膜基质、 眼外肌、眶脂肪、眶上壁内壁、上睑结缔组织
▪ 脏壁中胚叶:眶下壁、外壁及下睑结缔组织
眼胚胎发育异常
胚眼发育障碍或停滞可引起眼的明显畸形 先天性无眼球、先天性囊眼、极度小眼球 先天性视网膜不附着症 胚胎裂闭合不全 先天性视网膜脉络膜缺损 虹膜睫状体缺损等
角结膜皮样瘤
先天性异常 迷芽瘤 颞下方角结膜缘处 圆形,淡黄色 表面有纤毛 手术切除,板层角膜移植
▪ 角膜营养不良: 治疗:多需角膜移植
PKP DLKP PTK+DLKP 内皮移植
遗传性眼病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58种 ▪ 先天性无晶体、小球形晶体 ▪ 瞳孔偏位 ▪ 视网膜色素变性、家族性黄斑变性 ▪ 高度近视 ▪ 小口氏病 ▪ 先天性全色盲 ▪ 发育性青光眼
晶体近球形
年龄增长
眼轴变长
角膜变平
光线仍聚焦R
晶体变得扁平
▪ 小儿眼球发育特点 ▪ 小儿常见眼病
一、遗传性眼病
遗传性眼病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27种 先天性上睑下垂、小睑裂 格子状角膜变性、Fuck’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无虹膜、先天性白内障 Stargardt病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granular dystrophy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0~20岁发病 ▪可多年无症状
脓漏眼
上睑下垂
ptosis
▪ 向前注视时,上睑缘遮盖角膜超 过 2mm。
▪ 临床表现:如定义。 ▪ 治疗:手术,病因治疗
上睑下垂
治先
疗天

手 术
上 睑 下

先天性小眼球
▪ 眼球按比例缩小,眼轴16-18.5mm ▪ 小角膜、浅前房、高度近视, ▪ 部分伴发白内障、青光眼 治疗:单纯白内障摘除
眼胚胎发育异常
神经外胚叶发育异常 ▪ 视杯外层细胞未获得正常色素颗粒
——白化病样眼底 ▪ 视网膜内层过度增生——先天视网膜皱褶 ▪ 视杯内外层分离——先天性视网膜脱离 ▪ 视杯内层层间分离——先天性视网膜劈裂
眼胚胎发育异常
表面外胚叶发育异常 ▪ 晶状体板未形成——先天性无晶体眼 ▪ 晶状体泡与表面外胚叶分离不完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