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已知ab 两点之间电压为10V ,电路如下图所示,则电阻R 为( ) R — 10V +A 、0ΩB 、—5ΩC 、5ΩD 、10Ω 2、在下图1示电阻R 1和R 2并联电路中,支路电流I 2等于( )——图A 、I R R R 211+ B 、I R R R 212+ C 、I R R R 121+ D 、I R R R 221+3、在上图2示电路中,发出功率的是( )A 、电阻B 、电压源和电流源C 、电压源D 、电流源 4、叠加定理用于计算( )A 、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B 、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C 、非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D 、非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5I S 和电阻R 为( )、1A ,1Ω 、1A ,2Ω 、2A ,1Ω 、2A ,2Ω —— 6 )A 、有电流,有电压B 、无电流,有电压C 、有电流,无电压D 、无电流,无电压7、在电路的暂态过程中,电路的时间常数τ愈大,则电流和电压的增长或衰减就( )A 、愈慢B 、愈快C 、先快后慢D 、先慢后快8、有一电感元件,X L =5Ω,其上电压u=10sin(ωt+600)V,则通过的电流i 的相量为( )A 、A I015050∠= B 、A I 015022∠= C 、A I0302-∠= D 、A I 0302∠= 9、下面关于阻抗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i u Z =B 、I UZ = C 、I U Z = D 、IU Z =10、u=102sin(ωt-300)V 的相量表示式为( )A 、03010-∠=UV B 、030210-∠=U V C 、03010∠=UV D 、030210∠=U V 11、已知电路如下图所示,则电压电流的关系式为( )R — E +A 、U= —E+RIB 、U= —E —RIC 、U= E+RID 、U=E —RI 12、在下图示电路中,电压U 的值等于( )1ΩA 、11V、12V 、13V 、14V) 、6W、12W —、30W —、35W 14、下列关于戴维宁定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戴维宁定理通常用于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B 、戴维宁等效电阻q R e 是指有源一端口内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C 、在数值上,开路电压OC U 、戴维宁等效电阻q R e 和短路电流SC I 于满足OC U =q R e SC I ;D 、求解戴维宁等效电阻q R e 时,电流源置零时相当于短路,电压源置零时相当于开路。
15、将下图所示电路化为电压源模型,其电流U 和电阻R 为( )2、1V ,1Ω 、2V ,1Ω 、1V ,2ΩD 、2V ,2Ω16、在直流稳态时,电容元件上( )A 、有电流,有电压B 、有电流,无电压C 、无电流,有电压D 、无电流,无电压17、电路的暂态过程从t=0大致经过( )时间,就可以认为到达稳定状态了。
A 、τB 、(3~5)τC 、8τD 、10τ18、用下面各式表示RC 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表达式有误的是( )A 、⎰+=idt CRi u 1 B 、C R u u u += C 、C R U U U += D 、C R U U U += 二、填空题1、电路通常由电源、( )、负载三个部分构成。
2、对于一个具有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若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则需列出( )个独立的KVL 方程。
3、电压源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及外电路( )(有关/无关),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与外电路( )(有关/无关)。
4、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用( )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代替。
5、已知一RLC 串联电路,则电路的总阻抗为( )。
6、一阶动态电路中,已知电容电压()()t C e t u 569-+=V (t ≥0),则零输入响应为 ( )V ,零状态响应为( )V 。
7、已知电路如图所示,则结点a 的结点电压方程为( )。
I8、受控源通常具有电源和( )的两重性质。
若受控源和线性电阻组成一端口电路,则其等效电阻R in 的定义式为( )。
9、电流源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及外电路( )(有关/无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与外电路( )(有关/无关)。
10、将含源一端口用戴维宁等效电路来代替,其参数为OC U 与q R e ,当R L 与q R e 满足( )时,R L 将获得的最大功率m ax P 为( )。
11、一阶动态电路的全响应可以分为( )和零状态响应的叠加,也可以分为稳态分量和( )的叠加。
12、已知Z1=4Ω,Z2= —j4Ω,若将Z1和Z2的串联等效阻抗Z化为极坐标形式,则其表达式为()Ω。
13、已知电路如图所示,则网孔电流Im1的网孔方程为()。
3U—三、判断题1、若二端口网络N1和N2等效,则N1和N2相等。
()2、若将三个相等的Y形联结电阻等效成∆形联结,则等效后电阻∆R的值为1/3YR。
()3、正弦电路的有功功率只在电阻上产生,无功功率只在电抗上产生。
()4、电路一般分为电源、中间环节和响应三个部分。
()5、对于一个具有b条支路、n个结点的电路,其回路数目与网孔数目均为b—(n —1)个。
()6、正弦电路一般采用幅值、频率和相位这三个物理量来表示交流量的大小。
()四、分析计算题1、试分析图示电路的输入电阻Rab的值。
2、试用网孔电流法或者回路电流法分析图示电路中I的值。
3RL取何值时达到最大功率,并得到此功率的值。
1A4、电路如图所示,开关S原在位置1已久,t=0时合向位置2,电容C大小为10μF,试利用三要素法分析u C(t)的函数表达式。
Ω—5、在图示电路中,I1 = I2=10A,U=100V,u与i同相。
要求计算I,R,XC,XL的值。
U—6、试用∆—Y等效变换法分析图示电路的输入电阻R ab的值。
b7、试用结点电压法分析图示电路中电压U的值。
108、试用叠加定理分析图示电路中电流I的值。
9、电路如图所示,已知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
试利用三要素法分析iL(t)的函—101 22A ,U=200V,R=5Ω,R2=X L。
要求计算I,R 2,XC,XL的值。
+U—一、 选择题二、填空题1、中间环节2、 b —(n —1)3、无关;有关4、短路;开路5、Cj L j R ωω1++ 6、15t e 5-;9(1-te 5-) 7、2231)111(R U I U R R R S S a -=++ 8、电阻;R in =i u9、无关;有关 10、q L R R e =;eqOC R U 4211、零输入响应;暂态分量 12、04524-∠ 13、(R 1+ R 2)I m1 —R 2I m2 = U 1+U 2 三、判断题1、×2、×3、√4、×5、×6、× 四、分析计算题1、解:设端电压为u ,端电流为i ,有: 11112u u u R R u μ-+=11R ui = 故 R ab =iu=(1—μ)R 1+ R 2 2、解:设回路电流如上图所示,得回路方程: 1L I =1A502L I + 201L I —203L I = 5303L I —51L I —201L I —202L I = 30—5解之,得 3L I =2A 2L I =1/2A 故 I=2L I =1/2A 3、解: 由题图等效变换得下图:2OC U —— V U OC 2/1442232—=⨯++-=Ω=+=24//)22(e q R 故 Ω==2e q L R R 时,有最大值W R U P eq OC 32142max===0.03125W 4、解:用三要素法求解(1)先求初始值 V u C 4100251005)0(=+⨯=-根据换路定律 V u u C C 4)0()0(==-+(2)求换路后的稳态值 V u C 0)(=∞ (3)求时间常数τ Ω==k R eq 50100//100s C R eq 5.010********=⨯⨯⨯==-τ则 V e e u u u t u t tC C C C 24)]()0([)()(--+=∞-+∞=τ5、解:由题意得相量图:LU URI I =2 C R U U = I=210101022=+ Au 、i 同相,且u L 超前i L 900,故有U L =U=100V 则X L =U L /I=100/210=52Ω U R =U C =210010010022=+V R=U R /I 2=2100/10=102ΩX C = U C /I 1=2100/10=102Ω 6、解: Y R =1/3∆R =1/3⨯9=3Ω 由题意得图ab R =(3+9)//(3+3)+3=7Ω 7、解:取结点c 为参考结点如图所示,得结点电压方程: a b (1/10+1/10)U a —1/10 U b = 1—30/10(1/10+1/20)U b —1/10 U a —1/20 U d = 7+30/10 (1/10+1/20)U d —1/20 U b = —2解之,得 U a =40V U b =100V U d =20V则 U=U b —U d =80V d 8、解:(1)7A 单独作用得分量I 1I 1A I 8.2765//205//201=⨯+=(2)90V 单独作用得分量I 220ΩA I 2.76//20590620202=+⨯+=故 I =I 1+ I 2=10A 9、解:用三要素法求解(1)求i L (0+) i L (0+)= i L (0-)=12/6=2A (2)求i L (∞) i L (∞)= 12/6+9/3=5A (3)求τ S R L eq 213//61===τ 则 A e ei i i t i t tL L L L 235)]()0([)()(--+-=∞-+∞=τ10、解:由题意得相量图: UI I =1L R 22RI=1010)210(22=- AU R =RI=50V ,u R 、u C 与i 的初相位均为450,故U C =200—50 =150V则 X C =U C / I 1 =150/10=15Ω 2R 2= U C / I 2 =210150=7.52 即R 2=X L =7.5Ω.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