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利与弊

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利与弊


3、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容易诱发权 钱交易、权权交易的思想
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法则,是价值规律 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的这一基本 准则本应通行于经济领域,不得渗透到政治、文 化领域。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 等价交换原则存在着“泛化”的倾向,影响和渗 透到政治、文化领域和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产生 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一些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 人,把权力作为商品,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不 惜以牺牲政治原则为代价,进行权钱交易,权权 交易,触犯了国家法律,破坏了党纪、政纪,败 坏了党风、政风,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损 坏了政府部门和国家公务人员的形象。
1956年7月 14日,长春第 一汽车制造厂 试制的第一批 国产解放牌载 货汽车出厂。
1957年 10月25日, 武汉长江大桥 建成通车。通 车典礼上,数 百辆汽车驶过 公路桥面。
1954年12月康藏、青藏公路通车典礼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误区
1、决策科学化难度很大 Ⅰ信息制约(信息不确、不全、不及时)带 来的盲目性 Ⅱ决策的形成与修订缺乏广泛参预的民主 机制 Ⅲ 经济建设计划服从于政治斗争和意识形 态,使科学决策受到干扰 Ⅳ需求和可能割裂、投入与产出分家 Ⅴ五年计划完成情况估价不确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成就
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五”计划(1953--1957年):在推进三大改造的同时,集 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57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 济体制确立。 内容 1953年10月对粮食和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1955年国家发行粮、油、棉花等票证; 20世纪60年代初生活日用品均需凭票证购买;
生产关系
调整
劳动者积极性
调动
生产力
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 联合投资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 7月25日,宝安县联合投资公 司在《深圳特区报》上刊登招股启 事:“欢迎省内外国营集体单位、 农村社队和个人〈包括华侨、港澳 同胞〉投资入股,每股人民币10 元。实行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 本付息,盈利分红。”消息传开后, 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均有人入股,一 些华侨、港澳同胞也做了股东。县 财政投入200万元,作为国家控股 资金,联合投资 公司最终募集450 多万元资本。 1991年,该公司更名为宝安 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年6 月25日,宝安股票公开在深交所 挂牌上市。总股本2.64亿元,是当 时全国最大的上市公司。
1、概念 计划经济: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 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由于 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政府的指令性计 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市场经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 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在市场经济里并没 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 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 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 效果。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们所追 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
改革开放后大量引进外资,突破了计划经济 的管理体制; 1984年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鼓励私营经济发 展的政策; 1987年发行第一张中外合资企业股票; 1990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开业,标 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形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 生产力;促进城市改革。
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 的利与弊
姓名:李式玉 学号:20102016 专业班级:金融九班
主要内容
1.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同(在概念、含 义与资源配置方式三方面分析) 2. 中国在两种经济体制下的优势与劣势(结 合我国建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分析) 3. 总结两种经济体制的利与弊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中国在市场经济时期出现的弊端
一、市场失灵 二、收入分配不公 三、经济波动
拜 金 主 义 的 出 现
社 会 的 冷 漠
—— 小 悦悦 事 件 的 产 生
总结
计划经济的优点: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促进了社 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缺点:依靠国家计划和行政权力调配资 源,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条块分割, 背离经济规律,挫伤生产者和经营者 的积极性
老 百 姓 都 在 凭 票 购 物
中国在市场经济时期的成就
1、对内改革:农村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的生产经营有了较大的自主性;城市 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并存(多种所有制:公有制、个体经 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2、对外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形成了改革开放格局;进入对外开放的新 阶段——入世
市场经济的优点
1、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 促进劳动效率提高; 2、引导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组 合,实现产需衔接。 3、发挥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进商 品生产经营能力。
市场经济的弊端
1、市场经济的重利性易诱发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 想 市场经济承认各个独立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各 个经济主体也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 。但 是,这种重利性原则也强化了人们对利益的斤斤 计较,甚至诱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思想。在 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支 配下,一些人把“前途”看成为“钱图”,说什 么“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把“理想”看成 为“利想”,说什么“理想、理想,有利就想”。 走私、卖淫、贩毒、造假、腐败等丑恶现象沉渣 泛起,不少人在物欲的驱使下走上了违法犯罪的 道路。
2.含义 计划经济: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 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 经济体制。
3.资源配置方式 计划经济:通过中央政府的统一计划进行,由中央 政府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企 业或生产单位完全是计划的执行者,对资源配置 没有什么影响。 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实现的,每个 消费者、生产者或经营者都是相互独立的,政府 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一般不进行直接干预,生产什 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都完全由企业按照自己 的经营目标,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和市场供求情 况来决定。
2、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容易诱发小团体 主义和损人利己的思想
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可以充分调动商品生产者和 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自主、自立意识。 但也要看到,这种自主性也往往使得一些企业和 个人把经济活动仅仅当作是一种纯个体行为,一 种纯经济行为,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 把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对立起来,社会责任感和 义务感沦丧。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假冒伪劣、弄虚 作假、诈骗、行贿以及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都 是利己主义、小团体主义的具体表现。
2、鼓励个人主义,拜金习气,扭曲人性。 3、自动造成两极分化,扩大贫富差距,地区差 距,城乡差距,最终会引发阶级斗争尖锐化。 4、计划经济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制度。排斥市 场货币关系,用社会或国家取代货币的中介职能, 消除竞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衍生集 体主义,要求人具有高度组织性,根本上为工人 阶级利益服务。不以利润而以人民利益为目的 计 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若比较与市场经济的利 弊就是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利弊。形同于 类比地主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利弊。相对 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无疑是先进的。但在不民 主的落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可能会造成民主缺失, 官僚主义盛行,但这不是计划经济本身的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