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讯通”在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中应用的优缺点
内蒙古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席哲峰
关键词:“校讯通”;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针对性;改进
摘要:温家宝总理曾强调,发展职业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本文结合“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以及对中职发展的指导方针,通过在教学管理中应用、实践提出合理利用和改进”校讯通”的功能与适用性,实现了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初步信息化,是完成教育信息化构建的重要步骤之一。
温家宝总理曾强调,发展职业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关于职业教育,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作为中职教师,要不断促进教学管理、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
本文就”校讯通”在中职教育中通过自身的应用进行探索和实践,浅析了“校讯通”对中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促进,同时提出对“校讯通”在功能方面改进思路的分析与探讨。
一、为教师、学生、家长搭建了良好的教育互动平台。
(一)“校讯通”在班级管理中的优点。
作为中职班主任,从家长方面来看,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管理已经力不从心,很多家长只盼能为孩子选择一条日后谋生之路,已经对孩子丧失了更多的期望,从而放弃了对孩子在学习和校园生活方面的关心,更多的加深了家长与学生的矛盾与对抗以及家长对学校的不理解。
其实很多家长也不知道该如何配合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从而更多的增添家长不配合的因素。
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
自己认为读了中职就是混几年,等年龄增长了再踏入社会,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动力,甚至自我放弃。
这些情况往往导致问题学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班主任在德育方面很难人手,导致学生问题复杂化。
自从应用了”校讯通”,为老师、学生、家长搭建了良好的教育互动平台。
通过手机短信,老师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日常表现、学校通知等直接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使家长及时、快捷、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及学校的动态。
家长也可以通过短信与学校老师进行互动、咨询。
同时班主任有意识地通过短信宣传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及国家出台的各种职教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如学费、书费减免、贫困补助的条件、升学就业、就业形势等相关政策。
使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职业学校的认识,对孩了有了新的期望。
(二)”校讯通”在班级管理中的缺点:
1、中职学生基本已全部配有手机,“校讯通”发送的信息不能将学生与家长区分对待,有针对性的传达信息及内容,例如:需要家长共同配合的教育管理活动的信息,发给家长发送的同时发给了学生,这样就不会达到预计的目的。
若是一些班级内的通知信息,发送给学生的同时也发给了家长,这样对家长也是一种干扰。
2、“校讯通”使用中班主任、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在这个平台只有单向的联系,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发表言论、通知、通告等各类信息,但家长与学生和班主任的沟通方式就相应的简单了,只能通过短信息或电话联系等方式。
这种模式不仅不能有效的利用时间而且增加了经济负担和思想压力,同时“校讯通”平台没有起到应有的网络相互沟通的作用。
3、班主任、家长、学生的沟通只限于文字,班主任不能将学生在学校的照片、活动记录在“校讯通”的平台上进行展示,学生也不能将日常生活记实在
“校讯通”的平台上进行发表,家长也不能将学生在家中的改变适时的体现在平台上。
(三)“校讯通”在班级管理中改变方式的建议:
1、利用“校讯通”的功能将学生与家长的信息联系平台分离,班主任能有针对性的与学生或家长联系。
2、班主任、家长、学生三方可利用平台分别进入各自班级沟通平台,进行留言、交流、沟通,并设有可公开发表和限制发表的功能。
把处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师、生、家长联系起来,使各个角色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改善交流的效果、拓展交流的话题、增进彼此的信任与感情,使师、生、家长关系变得更加融洽、默契,使班级管理更加科学信息化。
3、让班主任、家长、学生的沟通在“校讯通”平台上更加丰富,例如;腾讯QQ空间、QQ聊天等类似功能。
二、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信息化平台。
“校讯通”是中国移动公司利用移动通讯网、互联网资源、集成短信网络平台和现在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构建一个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时的交互式的信息沟通平台。
(一)“校讯通”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管理中的优点。
1、在学习上,代课教师和班主任通过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和分析,再通过“校讯通”与学生、家长沟通,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2、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学校通过平台可将大型活动、职教政策及家庭教育的方法,及时的、按不同阶段的与家长进行交流、通告。
3、在管理上,学校学生处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及时的通知和布置任务,无论班主任身在何处,学校的各种通知和管理行为都能及时到位。
”校讯通”改进了传
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
(二)“校讯通”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管理中的缺点:
1、代课教师不能参与“校讯通”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能由班主任通过“校讯通”来转达,这必会影响信息的及时性、针对性及准确性。
2、“校讯通”在学校教学管理模式中,只能说现在只提高了学校管理班主任的水平,还不能应用在全校人员的管理中。
(三)“校讯通”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管理中的改变方式的建议:
1、代课教师可直接参与各班“校讯通”的活动,及时性、准确性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指导。
2、“校讯通”在学校教学管理模式中,学校可把学生处作为信息中心,进行统筹管理,将各种通知和管理行为按类别进行传达,达到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的目标。
三,改善中职教育实习生的管理模式。
(一)“校讯通”在中职实习生管理中的优点:
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就与学校失去了直接联系,学生在企业怎么样、实习情况如何、表现如何都只能靠班主任逐一与企业联系,与学生本人及家长联系,给班主任对实习生的管理制造了许多困难。
导致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的不到位。
“校讯通”对实习生的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实习导师通过班主任与学生还有家长,通过“校讯通”取得紧密联系。
实习导师反映学生实习的情况,班主任与学生进行交流、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
”校讯通”就像一张大网,把这四者有机相连。
(二)“校讯通”在中职实习生管理中的缺点:
实习企业、实习导师不能与学生还有家长直接沟通,影响信息的及时性、针
对性及准确性。
(三)“校讯通”在中职实习生管理中的改变方式的建议:
将实习企业纳入“校讯通”班级管理平台,这样实习企业就可以对学校通过“校讯通”进行切实反馈信息,使学校老师、实习导师、家长、学生通过这个平台了解自己学生、自己孩子和自己的工作情况,并相应的改进不足,促进下一步教授〔学习〕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改进与提高。
这样将更加直接透明体现实习的情况及学校教学实力。
结合“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以及对中职发展的指导方针,通过在教育管理中应用、实践提出合理利用和改进”校讯通”的功能与适用性,如果“校讯通”能进行上述的提升和改进,首先将改变班主任、家长、学生(住校生、实习生)在网络中的应用习惯,上网除了打开QQ聊天,玩游戏,看新闻网站的同时还可以进入“校讯通”进行亲情般的沟通与生活写实,成为一个有亲情的、真实的互动大家庭平台。
其次可促进各个专业教师、实习导师、实习企业有针对性的参与到学生的管理中,使各个专业教师、实习导师、实习企业更有成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家长更加理解学校的管理、配合学校的管理,增添对学生未来的展望。
最后可使学校的管理水平及效率大幅度提高,更加直接透明体现学校管理、教学、实习的情况及学校教学实力。
最终“校讯通”可实现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初步信息化,是完成教育信息化构建的重要步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