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走势分析

关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走势分析

关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走势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依赖越来越强。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特征更加明显,趋势更加模糊。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化内涵特征趋势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024-01
1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教育现代化是现代经济、科技、生活方式的必然产物,它随着大工业革命的进程蹒跚而至,是一种推进教育从旧模式向新模式演变的历史过程。

职业教育现代化则是以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为参照的,职业教育现代化适应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要求,适应了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以转变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为基础,以完善职业教育体制为根本,以现代化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为中介,建立为国民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合格的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现代职业教育体制,促使我国职业教育尽快地由传统的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变。

2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众所周知,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概念、一个动态过程。

所以教育现代化问题的实质就是教育的发展问题。

因此,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突出的体现在时代性和先进性。

包括超前的办学理念、适合市
场需求的主干专业、灵活的办学机制和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先进的教育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德育工作系统化,其中德育工作系统化就是全员、全方位、全程、全面育人,这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3 发展走势
3.1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
作为教育的两大类别,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不存在等级差异。

因此,以人为本,着眼学生未来,普通教育应该引进职业教育成分,扩大其外延,丰富普通教育的内容,使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反映代表现实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产业动态和主要成果。

更好的为人和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做到在普通教育中有机地渗透职业教育的因素,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沟通和衔接;其次,是课程上的沟通和衔接,从职业的角度关注人的兴趣,重视人的全面素质发展。

比如在初、高中阶段,要求学生选修职业教育课程,拓展学习领域。

当然,学校也要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了解社会,正视现实;再次,是学制上的沟通和衔接,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过渡工作,合理地实施分流,使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既具有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又有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文化知识,形成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3.2 职业教育的高移
具体体现在由初等职业教育与培训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提高。

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中等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即不仅要有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求懂得相应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

职业教育的高移也势在必行:一方面,随着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等职业教育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还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同时,大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3.3 职业教育终身化
数百年来,人们一般把人生分成两半,前一半用于教育,后一半用于劳动,这样的观念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

中国早在1993年第一次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到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的法定地位。

如今“只有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才能终身就业”已成为现代劳动力市场的一条不变的规律。

现在社会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工作领域的迅速变化,就业的不稳定性,决定了一次性职业教育已远远无法满足一个终身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但至今我国仍未构建一个完整的、能满足当代经济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

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仍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终身教育在时间、空间上都体现了整体性,时间上“无时不在;活到老,学到老”,人
的一生始终贯穿着教育与学习;空间上“无处不在”,它冲破传统学校正规教育的局限,强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各种教育体系都是人终身受教育和学习的机构和场所。

为此,我国尝试着建立了各种与成人教育互相渗透、联系、合作的职业继续教育机构,使职业教育与人的整个职业发展过程相伴随,并被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之中。

职业教育终身化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将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4 职业教育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职业市场也呈现出国际化的变化趋势。

其主要表现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和移民的流动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呈现出空前的跨国竞争的新态势。

国际劳务市场也对技能型人才提出旺盛需求,劳动力国际化流动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每年在国际劳务市场上境外就业的人员有6000多万人,而我国向国外市场输出的劳动力只有52万,占世界境外流动就业劳动力总量不足1%,而且,我国劳动力境外就业主要流向东南亚地区,向西方发达国家输出很少,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转变认识,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观念,进一步转变固有观念,在教育贸易服务大格局中确定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位置。

将职业教育办成在国内外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主动性和引领性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使职业教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这种国际化趋势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加快对外开放,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国际接轨,面向国际市场。

既要坚持“请进来”,又要坚持“走出去”,以政府间交流为基础,政府与民间并举,双边与多边兼行,国内与国外互动,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尽快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人才,拓宽就业的通道,扩大就业的机会,提高就业的竞争力,使我国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向世界各国输送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把我国变成真正的人才大国和强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