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详细介绍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详细介绍
溶岩空穴桩端支承的 加固(吊篮式结构)
2、桩端压浆:加固桩端地基 通过压浆管将浆液压入桩端 使用的浆液视地基岩土类型而定,对于密砂层采用渗透性良好、 强度高的灌浆材料 用于灌注桩修补加固时,可利用钻孔抽心孔分段自下而上向桩 身进行后压浆补强
桩端压浆地面示意图
3、桩侧压浆:破坏和消除泥 皮,填充桩侧间隙,提高桩 土粘结力,提高侧摩阻力
注浆管设置与制作
注浆管采用Φ30mm~Φ50mm钢管 用榔头将钢管底端砸成尖形开口 距底端30mm左右钻若干小孔,并在小孔放图钉(单
向阀作用),再用绝缘胶布加胶带包裹 钢管可作为钢筋笼的一根主筋,用丝扣连接或者外
加短套管电焊
注浆管开塞
注浆时间宜在混凝土初凝(7~15天左右)后进 行。过早,会破坏桩体本身;过晚,不容易打 开注浆通道。
浓浆(水灰比0.4:1),对已注浆体起脱水 作用,最后注入浓浆可掺加减水剂(木钙)、 固化膨胀剂(UEA)和早强剂(石膏)
一般是先稀后浓,即水灰比从0.6 0.4。
高压注浆
将水泥浆通过高压泵(要求最大压力达10MPa 以上)压入地下被注土层中。
初注压力较小,浆液由稀到稠。 关注注浆压力、注浆量和注浆皮管变化,并控
3、修补桩身缺陷部位,保证设计承载力
4、减少桩基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工作机理
沉渣和泥皮的固化效应 渗入胶结效应 劈裂加筋效应 扩底扩径效应
➢2. 钻孔灌注桩的后压浆的加固方法
1、借桩内预管及装在其内部的内管所组 成的套管,使后后灌浆通过单阀按照不 连续的1m间隔进行压浆。 对溶岩空穴地基的桩端支承加固采用吊 篮式结构
施工设备
注浆泵,拌浆装置,输浆管,流量计 注浆泵一般采用电动式泥浆泵,一般要求最大压力达10MPa以上,排 浆量大(5m3/h以上);流量计,通常多为双笔自动式电磁流量计
3.5 桩端后注浆工艺技术
注浆管设置与制作 桩开始注浆时间 压水试验(开塞) 初注 注浆量 注浆压力 浆液浓度(水灰比) 注浆节奏 注浆次序 注浆后的保养龄期 桩身强度设计
理想的注浆材料应该满足以下一些要求:
(1)浆液粘土低,流动性好,可注性好,能够进 入细水孔隙和粉细砂砾层;
(2)浆液凝固时间能够准确控制; (3)浆液的稳定好
3.3 注浆材料的性能和选择
(4)浆液无毒、无臭、不污染环境; (5)浆液对注浆设备、管路损伤小,并且容易清
洗; (6)浆液固化时收缩小,并能牢固与岩土粘结;
3. 桩端后注浆技术
3.1 工程调查 3.2 桩端后注浆示意图与注浆流程 3.3 注浆材料的性能和选择 3.4 施工参数与施工设备 3.5 桩端后注浆工艺技术 3.6 注浆效果检测 3.7 事故处理
3.1 工程调查
工程调查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地层是否据有可注性; (2)地层注浆时,需要何种浆液材料,采用多大 压力,注多少浆液,一般通过试注来确定; (3)能预计进行注浆后,强度增加的效果。
桩侧压浆示意图 a)装置;b)孔内布置
4、压浆修补桩的缺损部位: 灌浆材料主要以环氧树脂类 为主的化学灌浆
压浆管布设方法: 桩底压浆管采用两根通长注浆管布置于钢筋笼内,
用铁丝绑扎,分别放于钢筋笼两侧。注浆管一般超出钢 筋笼300~400mm,其超出部分钻上花孔,予以密封。
桩侧压浆管由钢导管下放至设计标高,用弹性软管 (PVC)连接。在预定的灌浆断面弹性软管环置于钢筋 笼外侧捆绑,钢管置于钢筋笼内,两者用三连接,在弹 性软管沿环向外侧均匀钻一圈小孔,予以密封。
3.4 施工参数与施工设备
施工参数
注浆量、注入率、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 注浆压力是注浆施工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注浆压力的确定要考 虑下列3个方面:①最终注浆压力要小于桩上抬的摩阻力,即注浆时 不能使桩向上严重位移;②最终注浆压力要尽可能使桩端、桩身混凝 土少破坏;②最终注浆压力要使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形成扩大头, 使桩端加固明显。
钻孔灌注桩的后压浆技术详细介绍
目录
1、后压浆技术作用和工作机理 2、后压浆的加固方法 3、桩端后注浆技术 4、桩端后注浆应用研究与经济效益分析 5、桩端后注浆技术规程
➢1.后压浆技术作用和工作机理 作用:
1、固化灌注桩的沉渣(虚土)和泥皮,加固桩底桩侧 一定范围的土体,使侧摩阻力和端承力的提高
2、胶结孔底沉渣,消除桩身过大的沉降
(7)浆液结石率高,易于形成结合体; (8)结合体耐态化性能好; (9)注浆材料的粒度较细,易于扩散流动;
3.3 注浆材料的性能和选择
(10)浆液配置方便,操作容易掌握,原材料来 源丰富,且价格便宜。
通常桩底注浆采用水灰比0.4~0.6的纯水泥浆, 对渗透性好的地层可掺入膨胀剂或注水泥砂浆。
3.1 工程调查
工程调查的主要内容 (1)注浆区的地质构造及浆液可能流失的通道和空 穴; (2)地质分层及需要注浆处理地层的土质或岩性特 征; (3)调查需要处理地层的强度或渗透程度; (4)调查构筑物的损害程度和注浆会对周围构筑物 的影响; (5)调查注浆过程中,废浆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注 浆后地下水位的变化 对邻近居民饮水及灌溉的影 响。
成桩后至灌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以疏通注 浆通道,即进行开塞,提高桩底可灌性。
压水开塞一般用清水,按2~3级压力逐级进行, 压水量一般控制在0.6m3,开塞压力一般小于 8MPa。
浆液浓度
稀浆(水灰比0.8:1),渗透力强,便于加 固预定范围周边地带
中等浓度浆液(水灰比0.6;1),加固预定 范围的核心部分,起充填、压实、挤密作用
3.2 桩端后注浆示意图与注浆流程
方案 注浆 设计 参数
反馈修改
钻 下钢筋笼 孔
预埋 清孔 浇灌 经7~15
注浆管
砼
天龄期
注浆管 开塞
两管连通否
成
依次同
桩
理注浆
记录最大压力和 单管最终注浆量
观测注浆压力 监测桩 初 和注浆量 上抬量 注
水灰比 配置 注浆液
3.3 注浆材料的性能和选择
土质条件是决定浆材的关键,其次是环境条件、 注浆目的和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