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精品】高三12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是因为其还原产物为O2,对环境没有污染B.氯水放置数天后,漂白性和酸性均减弱C.氨水能导电,说明氨气是电解质D.王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3:1配成的混合物,可以溶解Au、Pt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M的低,则X单质可与强碱溶液反应B.简单阴离子半径:M>Z>Y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MD.若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X的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LpH=3的盐酸与1LPH=3的CH3CO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数目均为10-11N A B.0.1mol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为0.2 N A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1N A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小于0.2mol4.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微电子工业技术的关键原料之一,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4NH3+3F2 = NF3+3NH4F。
在潮湿的空气中,NF3能与水蒸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取NF3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B.在NF3与H2O的反应中,H2O作还原剂C.若在制取NF3的反应中有0.5 mol NH3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 D.NF3在空气中一旦泄漏,不易于发现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6.通过膜电池可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流方向从B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A极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当外电路中有0.2mol e- 转移时,A极区增加的H+ 的数目为0.1N A7.用CO合成甲醇(CH 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T1>T2>T3B.正反应速率:v(a)>v(c)、v(b)>v(d)C.平衡常数:K(a)>K(c)、K(b)=K(d)D.平均摩尔质量:M(a)<M(c)、M(b)>M(d)二、原理综合题8.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PM10、PM2.5、SO2、NO2、O3、CO等物质。
研究脱硝(除NOx)技术和脱硫(除SO2)技术都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已知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H2可以将NO还原为N2。
下图是一定条件下H2还原NO 生成N2和1 mol水蒸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
(ΔH用E1、E2、E3表示)(2)升高温度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是2NO(g)+O2(g)⇌2NO2(g)的速率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某化学小组为研究该特殊现象的实质原因,查阅资料知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I.2NO(g)⇌N2O2(g)(快);v1正=k1正.c2(NO);v1逆=k1逆.c(N2O2) △H1<0II.N2O2(g)+O2(g)⇌2NO2(g)(慢);v2正=k2正.c(N2O2)c(O2); v2逆=k2逆.c2(NO2) △H2<0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一定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状态,请写出用k1正、k1逆、k2正、k2表示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
逆②决定2NO(g)+O2(g)⇌2NO2(g)速率的是反应II,反应I的活化能E1与反应II的活化能E2的大小关系为E1___E2(填“>”、“<”或“=”)。
根据速率方程分析,升高温度该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___。
A.k2正增大,c(N2O2)增大B.k2正减小,c(N2O2)减小C.k2正增大,c(N2O2)减小D.k2正减小,c(N2O2)增大③由实验数据得到v2正~c(O2)的关系可用图表示。
当x点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变为相应的点为____(填字母)。
(3)我国科学家在天然气脱硫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利用如图装置可发生反应:H2S+O2=H2O2+S↓。
已知甲池中发生的反应为:①装置中H+从__________ 移向__________(填“甲池”或“乙池”)。
②乙池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Fe@Fe2O3纳米线是一种新型铁基材料,在催化、生物医药、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某研究小组以赤泥(铝土矿提取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含SiO2、Fe2O3、Al2O3)为原料,设计下列流程制备Fe@Fe2O3纳米线并探究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浸出”实验中,盐酸起始浓度对铁、铝浸出率的影响如图所示:①盐酸的合适浓度为______________。
②盐酸起始浓度为2 mol·L﹣1时,铁的浸出率很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25℃时,Al(OH)3(s)AlO2-+ H++ H2O K=4×10-13。
若浸出液c(Al3+) = 0.04 mol·L-1,“调节pH”时,pH最小应为______________(设调节pH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
(3)Fe@Fe2O3纳米线为壳层结构(核是Fe、壳是Fe2O3),壳是由中心铁核在合成过程中被氧化而形成。
①“合成”时滴加NaBH4溶液过程中伴有气泡产生,滤液Ⅱ中含B(OH)3,合成铁核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合成”后,经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Fe@Fe2O3纳米线。
(4)Fe@Fe2O3纳米线去除水体中Cr2O72-的机理是,纳米线将Cr2O72-吸附在表面并还原。
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将纳米线分别置于两份相同的水体中,80 min后回收该纳米线,测得其表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如下表:①在水体中Fe@Fe2O3纳米线形成的分散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样本2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
③已知水体中检测不到Cr(Ⅲ),样本1中Fe@Fe2O3纳米线的表面Cr(Ⅵ)的去除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0.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K2FeO4作为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
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装置有明显不合理设计,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改进后,B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
B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K2FeO4的性质(改进后的实验)①取B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
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a.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
b.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
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FeO 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和方案Ⅱ实验表明Cl2和24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A、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易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为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A错误;B、氯水放置数天后,氯水中的次氯酸逐渐分解生成HCl和O2,漂白性减弱而酸性增强,故B错误;C、氨气是非电解质,氨水能导电,是因为氨气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其水溶液能导电,故C错误;D、王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3:1配成的混合物,可以溶解Au、Pt,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
【点睛】本题应注意对电解质的理解,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其能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电子,而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能导电是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一水合氨是电解质,而氨气不是电解质。
与此情况类似的还CO2、SO2等,CO2、S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CO2、SO2为非电解质。
2.D【详解】A、若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M的低,说明Y是C,则X是Al,单质铝可与强碱溶液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简单阴离子半径M>Z>Y,故B不符合题意;C、同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M,故C不符合题意;D、若Y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则Y是N,X是Si,X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
3.D【详解】A. 1LpH=的盐酸与1LPH=3的CH3COOH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c(H+)=10-3mol/L,c(OH-)=10-11= c(H+)水,水电离出的H+数目均为10-11N A,故A正确;B. 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 ,所以0.1mol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为0.2 N A,故B正确;C. N2和O2都属于双原子分子,标准状况下2.24L混合气体是0.1mol,分子数为0.1N A,故C正确;D.因为H2+I2⇌2HI属于可逆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无论反应是否彻底,0.1molH2和0.1molI2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总数为0.2N A,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