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椎病PPT课件

颈椎病PPT课件

椎关节,病变时可致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 ➢ 颈部的关节小而多,灵活性大、稳定性差。
3
2. 颈段脊柱的生理功能
➢ 支撑头颅的重量 ➢ 维持头部的平衡
3. 颈段脊柱的病理生理
➢ 钩椎关节病变时可致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 ➢ 颈椎增生、椎间盘退变、软组织劳损或损伤和颈椎失稳
4
颈椎结构
▪ 骨性结构 ▪ 韧带结构 ▪ 肌肉和软组织
vertebroarterial impairment)
椎间关节退变压迫并刺激椎动脉(
1.颈椎横突孔增生狭窄、上关节突明显增生;可 直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
2.椎间关节产生过度移动而牵拉椎动脉。
3.颈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地引起椎动脉痉挛 等),
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为椎动脉
型颈椎病
试题4:椎动脉型的特点
30
颈椎牵引
出现头晕、四肢出汗、恶心、心慌、胸闷等症 状应立即停止牵引,及时进行处理。 对脊髓型颈椎病或有颈椎不稳因素存在的患者 作颈椎牵引更应注意观察,防止发生意外,造 成严重后果。
31
颈椎牵引三要素
(1)颈椎牵引角度: 病变部位C1-4,牵引角度0°; 病变部位C5-6,牵引角度15°; 病变部位C6-7,牵引角度20°; 病变部位C7-T1,牵引角度25°
与椎动脉型颈椎病鉴别
本病三大临床特征:发作性眩晕、耳 鸣、感音性耳聋
系内耳淋巴回流受阻所致 发作严重,发作时间一周左右 眼球常有水平震颤 无神经系统疾病,X线表现正常
21
脊髓型颈椎病
▪ 手足麻木、僵硬不灵活,握物,写字、持筷 不稳、肌力减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膝踝阵挛;Hoffmann征、Rossolimo征阳性; 浅感觉障碍、深感觉正常;
11
颈椎病的X线检查
(1)椎间隙狭窄; (2)椎体上下缘骨刺形成; (3)椎体终板下方骨质硬化; (4)钩椎关节部骨刺形成; (5)项韧带骨化; (6)椎管矢状径狭窄; (7)颈伸屈侧位可见颈椎不稳。 (8)侧位可见颈前凸曲线的改变,椎间隙前后
方高度之变化。
12
13
特殊检查
14
臂丛神经痛
与神经根型颈椎病鉴别
试题2:脊髓型的特点
22
脊髓型
▪ X线:颈椎退变 ▪ CT、MR: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或骨质
增生压迫脊髓
23
24
25
26
交感型颈椎病
▪ 椎间关节退变累及交感神经,引发交感神经 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为交感型颈椎病。
▪ 40岁左右女性,伏案工作 ▪ 主观症状多,客观体征少 ▪ 头晕头痛、颈椎及上胸椎棘突压痛;发凉多
5
概述
▪ 颈椎病发病率约10%~20%,中老年龄段 高发,从事伏案工作者发病率最高,性别 间无差异。
▪ 颈椎病好发部位依次为颈5~6、颈6~7、 颈7~胸1。
6
▪ 神经根型 ▪ 椎动脉型 ▪ 交感型 ▪ 脊髓型 ▪ 混合型
分型
7
神经根型
▪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 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病的50%~60% ▪ 颈部僵直,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痉挛,受
33
颈椎牵引三要素
(3)颈椎牵引时间 ①牵引时间为10~30min
最佳的牵引时间是15~20min。 ②牵引频率及疗程
门诊患者一般牵引1次/d,住院患者牵引可2次/d。 10次为一疗程,直到症状体征消失,一般需要2个疗程。
汗针刺觉迟钝;眼部肿胀、干涩
试题3:交感型的特点
27
混合型
▪ 具有上述2组以上症状者,通常是以某型为 主,伴有其它型的部分表现 。
28
治疗康复方案
▪ 颈椎牵引 ▪ 推拿及关节松动术 ▪ 针灸 ▪ 肌力训练 ▪ 颈椎操
试题6:颈椎病治疗方法
29
颈椎牵引
▪ 作用: ▪ 1. 增大椎间隙 ▪ 2. 牵伸挛缩组织 ▪ 3. 纠正椎间小关节紊乱,恢复脊柱正常排序 ▪ 4. 扩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 ▪ 5. 恢复颈椎的正常排序
累节段棘突压痛。 ▪ 颈肩臂痛,向前臂或手指放射,手麻,手
或臂无力感,持物不稳或失落。 ▪ 症状和相应神经根支配区有对应关系。
8
颈神经根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神经 根
疼痛部位
感觉改变部 位
肌力减弱
颈5
肩部及上臂 外侧
上臂外侧
三角肌、肱二头 肌、冈上下肌
颈6 前臂桡侧
拇指
肱二头肌、肱桡 肌、腕伸肌
颈7 前臂背侧
18
临床表现
▪ 转头时突发眩晕、天旋地转,恶心、呕吐 ▪ 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甚至倾倒,但意识清
醒 ▪ 症状严重者,或病程长久者,可出现脑干供
血不足
19
椎动脉型
▪ X线:退变在椎动脉孔 ▪ CT、MR:椎动脉受压;
严重者脑干或小脑缺血萎 缩(有相关症状) ▪ 头颅多普勒:基底动脉供 血不足
20
眩晕(常见美尼尔病)
颈椎病
1
定义
▪ 颈椎间盘和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颈脊神经、 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 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2
颈椎解剖与生理功能
1. 颈段脊柱解剖基础:
(1)组成:由7个椎体借椎间盘、韧带、肌肉连接。 (2)特点:
➢ 八对椎间孔、横突孔和椎管,有脊神经、椎动脉和脊 髓通过。
➢ 两侧有交感神经节和化学压力感受器。 ➢ 颈椎椎体上面两缘上翘,与上位椎骨椎体侧缘构成钩
神经根型颈椎病 臂丛神经痛
疼痛部位 颈部
肩或手
压痛部位 颈椎棘突、横突 锁骨上窝、神经干
感觉障碍 根型分布 肩、上肢外侧、前臂尺侧
肌肉萎缩 轻或重
肩胛、前臂、手小肌
运动障碍 颈肌、上肢
上肢
反射变化 轻
肱二、三头肌反射
脑脊液变化 梗阻时蛋白增高 正常 Nhomakorabea15
椎动脉型
16
17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示、中指
肱三头肌、腕屈 肌、指伸肌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肱二头肌腱反射 肱桡肌腱反射 肱三头肌腱反射
颈8 前臂尺侧 环、小指
指屈肌
9
支配肩胛部肌肉的神经根
神经根 颈3-4
颈5
颈5-6 颈6-7
肩胛部肌肉 提肩胛肌 菱形肌
冈上下肌 背阔肌
10
神经根型
▪ X线:退变在神经根出口处 ▪ CT、MR:神经根受压,和症状相关 ▪ 肌电图:神经肌肉表现
颈椎牵引角度根据患者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所确定的病变部位来 确定。
32
颈椎牵引三要素
(2)颈椎牵引重量 ①相当于正常成年人(总)体重的10%,年老体弱者为体重的
5%。 ②首次牵引从3~6kg开始,牵引最大重量不得超过20kg。 ③颈椎牵引力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
和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牵引重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