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标题]篇一:七律长征阅读精选(含答案)2014、11、28【译诗】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五座大山蜿蜒荡起细小的波浪,高峻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一、根据注音书写词语1.wēi yí________ 2.páng bó________三、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磅礴——逶迤——云崖——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
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6.默写一首毛泽东描绘长征的其他诗词。
1、看拼音,写词语。
wēi yípáng bóníwán wūméng(逶迤)(磅礴)(泥丸)(乌蒙)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只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铁索寒: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3、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万水”是以金沙江和大渡河为代表,而“千山”则是以五岭和乌蒙山为代表。
4、在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件大事(请用短语概括):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
“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字表现了红军的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整句诗表现了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5、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逶迤”“磅礴”形容山势雄险,这是实际的山;用“细浪”“泥丸”形容山的渺小,这是红军眼里的山。
整句诗表现了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长征是中共红军的一大历史壮举,其间经过十一个省,翻越十八座大山,跨过二十四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你知道长征中有名的故事吗?写出三则故事名称:《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倔强的小红军》七、(一)1.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4分)2.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5分)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4分)⑴巧渡金沙江⑵飞夺泸定桥11.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一、1.逶迤2.磅礴二、lǐng līn mín méng jǐn héng hèng三、略四、蜿蜒曲折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庞大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小小的泥丸在流动。
五、1.等闲:寻常,平常。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2.红军不怕远征难3.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翻岷山4.抒情七律(近体诗、旧体诗)5.C 6.略六、1.ānlán hān èduòzhǔ2.C 3.D 4.略8.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眼:“不怕”。
9.从山和水两方面写。
用字的赏析。
如“腾”“走”这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形象地突出了红军的壮举,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又如:“暖”“寒”是一对反义词,这两个形容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情感穴位,“暖”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10.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11.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七律·长征1. 诗中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2. 这首诗写了哪些物象?表达了红军的什么精神?3. 结尾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4.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五岭,乌蒙,金沙水,大渡桥,岷山等物象。
表达了红军战胜自然险阻的豪迈精神3.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闯过长征中一道又一道难关后喜悦的心情,表现了红军将士乐观主义和革命必胜信心。
4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篇二:五上语文《七律长征》作业本答案25 七律·长征1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红军不怕远征难(nán nàn ),万水千山只等闲(xiéxián)。
(2)更喜岷(mínɡmín )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jìnɡjìn )开颜。
2 比一比,再组词。
征(征服)度(温度)崖(悬崖)证(证明)渡(渡河)涯(天涯)3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的意思。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4)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4 品读课文,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毛泽东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2)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五岭山脉、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3)圈出画横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说说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暖”表现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表现了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暖”和“寒”相对照,突出了红军战士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红军的敬佩之情。
篇三:七律长征练习题《七律长征》练习题一、选择题1.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七律(lù) 铁锁(suǒ)B. 岷山(mín)云崖(yá)C.逶迤(yí)迤逦(yǐ)D. 磅秤(bànɡ) 磅礴(pánɡ)【答案】A。
【解析】A项中“律”应读lǜ。
2.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B.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C.泥丸:用泥制成的小球。
D.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答案】C。
【解析】C项泥丸在这里的意思是“像小泥丸一样地滚动。
”故选B。
3. 下列每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A风尘仆仆B平易近人C戒骄戒躁D只等闲(2)A风烛残年B无边无际C来龙去脉D云涯暖(3)A围追堵截B巍峨高大C翻山越岭D腾细浪(4)A艰苦卓绝B水流湍急C气势磅礴D尽开颜【答案】B。
【解析】B项中“云涯暖”应为“云崖暖”。
4.给下列诗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A。
【解析】A项断句应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5.律诗中总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得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联诗句是()A.首联和颔联。
B.颔联和颈联。
C.首联和尾联。
D.颈联和尾联。
【答案】A。
【解析】律诗八句,两两成联,从前到后依次为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故选A。
6.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对偶)B.沾衣润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比喻)C.在我们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
(拟人)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夸张)【答案】B。
【解析】B项“沾衣润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修辞手法是对偶。
7.下列句子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七律?长征》境界浩大,气势磅礴,感情奔放。
它是浩瀚诗海中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不可多得的歌咏重大历史事件的史诗。
B.《七律?长征》就是七言律诗的简称,全诗八句,每句七字,首联和尾联必须对仗。
C.《七律?长征》这首诗,它不仅精练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具体写红军长征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答案】B。
【解析】《七律?长征》就是七言律诗的简称,全诗八句,每句七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故选B。
8.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
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答案】C。
【解析】“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个“寒”字,一是表达“实感”,二是表达“心境”。
实感是铁索的寒凉,心境是惊心动魄的感觉。
不是时令。
故选C。
9.对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体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B.远征:行程之远,时日之长。
难: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远征难: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