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2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12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偷采白莲回。
1.私自拿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 偷
2.瞒着别人、悄悄地做去。(√)
小娃偷偷采了白莲急着回来,从中我们可以 看出一个___天__真__活___泼__可__爱____的小孩形象。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不解:不懂得。 踪迹:行动所留下来的痕迹。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在水面。 诗意:一个小娃撑着轻便的小船,偷偷采了白 莲急着回来。(回来的时候,)他却不懂掩盖自 己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 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爱
角
采 树 尖
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
首 踪 迹 浮 萍泉
认 读
jì
园
地
流
shǒu zōng quán píng fú
爱 柔荷露角
ài róu liú lù jué hé
lù(露水)
jiǎo(牛角)
多 音
露
角
字
运
lòu(露马脚)
jué(感觉)
用
①小杨刚一露( lòu )头,就暴露( lù )了目 标。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刚刚出水的嫩荷叶。 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儿。
诗意:新长出的荷叶还卷着,刚刚在水面上露出尖尖 小角,早就有蜻蜓轻盈地立在上面,不愿飞走。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两句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描写了蜻蜓和荷叶相依相偎的 情景。
小娃撑 小艇,
偷采 白莲回。 不解藏 踪迹, 浮萍一道开。
结构图示
池上
船上
小娃——撑 偷采——回
景美 引人
池内
不解——藏 浮萍——开
童真 童趣
天真无邪 淳朴可爱
小池 (宋)杨万里
想一想: 小池美吗?美在哪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泉眼:泉水的出口。 者怎样的情感?
《小池》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 情景,诗人通过对小池美丽的景物的描 写,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结构图示
小池
池旁
泉眼——惜 树荫——爱
联想
池内
小荷——露 所见 蜻蜓——立
生动有趣 生机勃勃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 无声 惜细流 , 树荫 照水 爱晴柔 。 小荷 才露 尖尖角 , 早有 蜻蜓 立上头 。
浮萍 叶子扁平,倒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 两面绿色,果实近陀螺状, 花期6-7月。 是常见的水面浮生植物。全草可作猪和 家禽的饲料。
阅读古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 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 儿偷采白莲的情景。小主人公天真幼 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孩子的 喜爱之情。
代表作品:
《长恨歌》、《卖炭翁》、 《琵琶行》等。
作者简介:
相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
关 链 接
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 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 (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
国诗人。
代表作品:
《诚斋集》、《杨文节公诗 集》。
首
生
无
字
广 场
诗意:泉水从泉眼中细细地流淌出来,好像泉眼爱 惜它,舍不得它流走似的;岸边的绿树把阴影映洒在 水面上,似乎是喜爱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
泉眼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主要 描写了什么?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惜”字, 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泉水, 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 赋予了绿树以生命。这两句诗描写了泉眼、 细流、树荫等景物。
②丽丽养成了睡觉( jiào )前自觉( jué )关 灯的好习惯。
重 点 词
踪迹 白莲
语 树荫
小池
浮萍 小艇 小荷 尖尖角
偷采 泉眼 蜻蜓
(唐)白居易
课 文 讲 解
课 文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讲
解
诗意:一个小娃撑着轻便的小船,
偷偷采了白莲急着回来。
白莲 白莲子颗大粒圆,皮薄肉厚,兼有 清香甜润,微甘而鲜的风味,既可做 糕点配料,也可拌银耳、薏米,加冰 糖,清炖成色白味甘的莲子汤。
第12课、 古诗二首
夏天,多美呀,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 回来,池塘里面蜻蜓已经站在荷叶尖尖的角上。小 朋友们快来读读这两首诗,感受池塘里的美丽吧。
课 题 导 入
作者简介:
相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
关 链 接
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 谷,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 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