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精细动作精讲
• 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 撕纸 – 折手帕、纸巾 – 穿珠子、纽扣 – 夹弹子、糖球 – 比划动作 – 手工制作
精细动作活动材料和注意事项
• 提供安全的物品,用来看和抓握。 • 抓握和感觉不同质地的物体。 • 陈列大量有趣的物品。 • 物品不能太小,以免他吞下去 。 • 悬挂一些安全的玩具。
• 2、把积木垒成高楼,把积木排成火 车
15个月
• 1、棍子拨物 • 2、套碗 • 3、用铲子把沙土铲放在
桶里搬走
16个月
• 1、拼有镶嵌的玩具 • 2、穿“虫吃苹果”等玩
具
17个月
• 1、学穿珠子 • 2、用套碗摆高塔
18个月
• 1、用积木搭桥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 • 2、摸口袋
19—20个月
• 1、单手拿物 • 2、够着吊球
6个月
迅速伸手抓面前的玩具,玩具掉下后会再抓起。 用全手抓积木,能握奶瓶,玩自己的脚。 准确地拿取悬垂在胸前的物体。 会撕纸玩。 当手中拿着一块积木再给另一块积木时,会扔掉手 中原有的积木然后去接新的一块。
• 1、一手拿一物,两手对敲
• 2、吃到自己的脚丫子
7个月
婴幼儿手部动作发展的特点
• 本能的抓握 • 手眼协调
空间判断 五指配合 多种途径 • 动作逐渐灵活
3岁前婴幼儿手的动作发展顺序
顺序 动作项目名称
1 抓住不放 2 能抓住面前的玩具 3 能用拇指、食指拿 4 能松手 5 传逆(倒手) 6 能拿起面前的玩具 7 从瓶中倒出小球 8 堆积木2—5块 9 用匙外溢 10 用双手端碗
• 1、取和放 • 2、打响拨浪鼓
11个月
喜欢将物体扔到地上听响;主动 打开包方积木的花纸
• 1、盖上盖子 • 2、剥开纸包
12个月
• 1、把小球放入小瓶 • 2、码方积木
13个月
• 1、配上大中小三种瓶盖 • 2、投硬币到存钱罐里 • 3、甩大圈 • 4、两个开口的盒子
14个月
• 1、第一次拼图
• 1、食指抠洞和压按
• 2、拍倒转环
9个月
能将双手拿的物体对敲。 可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体(大 米花、葡萄干等)。
• 1、用大碗和大勺 • 2、食指套环 • 3、捏起细小的东西
10个月
用拇指与另一手指准确捏起0.6cm的串珠, 很熟练。 可用示指触物,能扔掉手中的物品或主动将 手中物品放下,向小儿索取玩具时,不松手。
4个月
常常去抓东西,但距离判断不准,手常常伸 过了物体。 用整个手掌握持物体,手握哗啦棒的时间较 以前长些,而且会摇晃,并用眼睛看手里的 哗啦棒片刻,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
• 1、摇动哗铃棒 • 2、拍打吊球
5个月
物体碰到手时出现主动抓握动作,但动作不协 调,不准确。 会玩衣服,把衣服拉到脸上。 能玩玩具并将玩具抓握较长时间。 往往双手去拿,把东西放到口中。
用左手?用右手?
• 强迫惯用左手的孩子使用右手,会 导致口吃、阅读困难或在感情上出 现麻烦。
孩子不愿动手怎么办
• 抚摸 • 捏弄 • 一涂一画和书写 • 自我服务
实
践篇Βιβλιοθήκη • 1、握物 • 2、手位
0-1个月
2个月
• 1、看漂亮的手 • 2、握物入口
3个月
用手摸物体,触到时偶尔能抓住。 手经常呈张开姿势,将哗啦棒放 在手中,能握住数钞钟。
精细动作技能训练
三玩手 五抓 七换手 九对指 一岁乱画 二岁折纸 三岁搭桥
手部动作发展的趋势
• 肌肉运动状况 手的粗大肌肉运动动作→手的精细肌肉运动动作
• 手操纵物体 全手掌动作→多个手指动作→几个手指动作
精细动作发展
7-12个月
抓握
主动 够物
操作
0-6个月
1-2岁
2-3岁
手指协调 及控制
➢ 婴儿在三个月前,手指虽有时也会伸展,但基本是攥紧拳头,或随 同手臂和脚一起乱伸乱动,只能作一些散漫杂乱的动作。
到5—6个月时,由于手眼的协调,看到物体就能准确地抓住的成功率达 到20%左右,到第八个月时成功率才达到100%。
五指活动的分化:
儿童最初的及物动作,通常不是手指的动作,而是整个手掌一把抓, 到5—6个月左右,大拇指才逐渐和其他四指相对起来,这是向真正人类 的手的动作发展的第一步。因为这样,人才能按照对象的特点去拿它, 手才能灵活运动,才能使用和创造工具,才能随心所欲地拿到较为细小 的东西。
早期教育=智力开发 期望过高、标准不切合实际 过早进行专业训练
0-3岁婴幼儿教育的特点
• 1、通过感官学习 • 2、会主动进行学习 • 3、注意力不易集中 • 4、需要重复教育
0-3岁婴儿教育原则
尊重婴儿发展权利的原则 促进婴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
以情感体验为主体的原则 保教并重的原则
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婴儿个性发 展的原则
➢ 三个月起,开始有一种不随意的抚摸动作。他无意地抚摸着襁褓或 被褥,抚摸着抱他的母亲或其他偶然碰到的东西,也抚摸着自己的小手。 这种抚摸动作就开始是一种认识活动了。
➢ 四至六个月后,开始有随意的抓握动作。随意的抓握动作的出现标 志着手的动作的一个重大发展。为了抓握物体,除了需要把抓握的对象从 周围其他事物中区分出来外,还需有手眼的协调和五指的分化。
3岁以上 手眼协调能力获得大幅度的发展
婴幼儿手部动作发展意义
婴儿在动作发展上所取得的成果,对其心理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从种 系发展来看,直立行走和手分化出来成为劳动器官,是使人从而区别于动 物的关键。婴儿手的抓握动作和躯体移动动作的发展,表明个体发展在第 一年内,就基本上完成了种系发展中关键的一步,由于动作的发展,婴儿 开始从原来无能为力的状况,变为能从事各种动作,并为他今后活动的发 展准备了条件。
在这一时期,婴儿典型的动作是抓了东西放到嘴里,抓起来又放下 或扔掉,抓在手里敲打等。
七个月后,婴儿手的动作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不单是简单的 抓握,而且开始摆弄抓到的物体;不但玩一个东西,而且能同时玩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物体。这时婴儿能把小东西放在大盒子里,把木棍插在物 体的洞中,把一只手里的东西传递到另一只手。这阶段不但要求手眼配 合,而且还要求双手配合。所以这阶段可以称为双手开始协调动作阶段。
在长期摆弄物体的过程中,婴儿认识了一类事物的共同特性,从而 使知觉具有概括性,并为表象和概念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婴儿两手的动作发展顺序,标志着人的大脑神经、骨骼肌肉和感觉组合 的成熟程度。
行走不仅扩大了婴儿的认识范围,而且还可以使婴儿认识物体间的 距离,以及自已和物体间的距离。这对发展空间观念有很大的作用。此外, 行走还有助于婴儿独立性的发展。
34—36月
• 1、用积木搭楼梯 • 2、贴链条
年龄 3~4个月
5~7个月
手眼协调能力
开始看自己的手和辨认眼前目标。 6个月前,手的活动范围与视线不交叉。
6个月后,手的活动范围与视线交叉,但手眼协调能力仍然比较差。
能用眼睛去寻找从手中掉落的物品。
9个月
喜欢用手拿着小棒敲打物品,尤其喜欢敲打能发出声音的各类玩具与 物品。
Thanks !
年龄(月)
顺 序
4.7
11
6.1
12
6.4
13
7.5
14
7.6
15
7.9
16
10.1
17
15.4
18
18.6
19
21.6
20
动作项目名称
堆积木6—10块 用匙稍外溢 脱鞋子 穿珠 折纸长方形近似 独自用汤匙 画横线近似 一手端碗 折纸正方形近似 画圆形近似
年龄(月 )
23 24.1 26.2 27.8 29.2 29.3 29.5 30.1 31.5 32.1
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0-3岁婴幼儿发育
1
发育与营养
2 日常生活及疾病防治
3
教育
0-3岁的早期教育有意义吗?
• 1、婴儿教育的生理基础 人的成长发育取决于脑细胞刺激的程
度、人脑的发展是婴儿接受教育的物质 基础,也为婴儿心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 生理基础。
0-3岁婴幼儿教育的关键
感知觉发展
0-3岁的教育
语言发展 动作发展 社会性行为发展
动作发展
• 头尾发展 • 远近发展 • 自主够物 • 手的操控
什么是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指的是手、眼睛、脸及嘴部肌肉 的运动能力。
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以手部的动作发展 为主。
精细动作的本质—手眼协调
婴幼儿手部动作的发展
选择和设计 手指精细动作活动与游戏
手部基本训练
•
1、 局部按摩。
•
2、 触摸抓握。
•
3、敲击练习。
•
4、双手协调训练。
•
5、手眼协调训练。
精细活动和游戏的操作方法
• 日常生活中的练习 – 1岁
• 露出小手。
– 1.5岁左右
• 用手指物。
– 2—3岁
• 分拆物体 • 玩沙玩泥 • 生活自理
精细活动和游戏的操作方法
能够理解手中抓着的玩具与掉落在地上的玩具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 10~12个月 喜欢故意把抓在手中的玩具扔掉,并且用眼睛看着、用手指着扔掉的
玩具。
12~18个月 开始尝试拿笔在纸上涂画,翻看带画的图书。
发展出更高级的手眼协调动作:
18~24个月
能够独自把积木搭高。 拿着笔在纸上画长线条。
把水从一只杯子倒入另一只杯子等等。
• 1、分三色串珠 • 2、分形状套棍
21—22个月
• 1、拼上切分三块的图 • 2、倒米倒水
23—24个月
• 1、拧紧螺丝 • 2、积木搭门楼和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