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移动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1)
2.2 建筑物一览表 (2)
2.3 主要施工内容 (2)
2.4 工程目标 (2)
3. 搭设目的及要求 (2)
4. 移动操作平台搭设方案 (2)
5. 操作平台安全要求 (4)
移动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建筑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质量安全条例》及相关的地方法规。

2、****工程建筑、结构图及总平面布置图
3、《实用建筑施工安全手册》
4、《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京)新登035号
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
6、《实用建筑施工安全手册》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9、国务院《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10、建建[1998]164号《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规定》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3、《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
14、广州市恒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及ISO管理体系文件
15、现行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等文件
2.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

工程建筑面积****㎡,其中地下****㎡,地上****㎡。

地下****层,地上****层,总高为****m/****m。

设计为混凝土框架结构,部分钢桁架,建筑工程等级为****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度,防火设计耐火等级为****级。

基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高强管桩。

2.1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2.2建筑物一览表
2.3主要施工内容
基础、主体砼排架+钢结构屋面、装修、室内给排水。

2.4工程目标
按合同约定质量为合格工程,争创市质量优良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争创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程。

3.搭设目的及要求
本单体工程为****结构,轻钢屋面,需在****涂刷****,按工程特性需增加移动操作吊料平台进行上料。

本方案计划用于施工荷载≤1KN/㎡;移动操作平台搭设****7.5~9.5m高,计划采用钢管架搭设或门架加钢管架刚性组合。

移动架搭设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等规范的安全要求,且架体的宽高比应在2/3至1/2之间,不能小于1/2。

具体见下述方案设计图及方案设计。

4.移动操作平台搭设方案
1、搭设材料要求:按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3 构配件”规定。

移动滑轮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等相关书面资料。

2、爬梯设置要领:采用短钢管与扣件直接固定在立杆上,上下爬梯位置均安装在移动平台外侧。

3、构造节点做法:参见本图。

立杆纵、横间距均为1.5m,步高≤1.8m,架体内纵横水平管拉通,架体外四侧均设置剪刀撑,每根立杆下均设鹰架刹制轮(共9只);移动平台就位后增设临时斜撑。

当操作平台高度大于5m高及小于10m时,步距按≤1.5,立杆纵、横间距按1.0~1.2m设置。

4、其他设计要求:本方案仅适用于施工荷载≤1KN/㎡;移动架搭设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要求,且架体的宽高比应在2/3至
1/2之间,不能小于1/2。

直爬梯




平面图
距地0.5m
原架体立杆
爬梯立杆
链条
5.00m 5.00m
侧面图
立面图
1
1
钢管扣件搭设直爬梯
平台:φ4.8×3.0mm@300满铺18mm厚多层板或木板

步高≤

步高≤
成品:超级聚氨脂鹰架刹制轮型号:4404734
φ12圆钢螺栓孔φ13
φ48×3.0mm钢管移动平台立杆
(螺帽固定)
移动操作平台布置图
5、门架与钢管组合操作平台:
当采用门式脚手架搭设移动操作平台时,施工荷载必须满足≤1KN/㎡,立杆稳定性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平台高于5~8m 时,需增加竖向钢管剪刀撑,并使用φ48×3.5mm 钢管于平台四周增加抛撑以保证操作平台稳定性,抛撑间距与立杆对应,抛撑及剪刀撑与地面45~60度。

当因门式脚手架因大于5m 高时刚性差,于移动滑轮位置增加竖向φ48钢管附管与门架拉结,再与剪刀撑连接,组成有效刚性体,于8m 位置增加水平剪刀撑,间距与立杆间距相一致。

门架与钢管采用异形扣件连接,如无异形扣时必须采用磨擦材料(如条布)包裹门架再用扣件锁紧与钢管拉结,扣件锁合力必须符合方案要求,验收时必须用扭力扳手检
测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且不少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6、竖向及水平剪刀撑的设置:
(1)、竖向剪刀撑的设置:剪刀撑与地面交角范围应为45º~60º,剪刀撑要求由底到顶整体设置,平台外围沿一周搭设。

(2)、水平向剪刀撑的设置(大于8m时):按竖向间距5.4m一道搭设,剪刀撑与纵向或横向水平钢管45º~60º。

7、安全使用要求:操作平台严禁载人移动。

5.操作平台安全要求
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

2、移动式操作平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m2,高度不应超过5m,并采取增设剪刀撑加固措施减少立柱的长细比。

当钢管平台高于8m时,设置水平剪刀撑,间距按1*1m设置。

2)、装设轮子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轮子与平台的接合处应牢固可靠,立柱底端离地面不得超过80mm。

3)、操作平台可采用φ(48~51)×3.5mm钢管以扣件连接,亦可采用门架式或承插式钢管脚手架部件,按产品使用要求进行组装。

平台的次梁,间距不应大于40cm;台面应满铺3cm厚的木板或竹笆。

当采用门式脚手架搭设移动操作平台时,施工荷载必须满足≤1KN/㎡,立杆稳定性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平台高于5m时,需增加钢管剪刀撑,使用时用φ48×3.5mm钢管于平台四周增加抛撑以保证操作平台稳定性,抛撑间距与立杆对应,抛撑及剪刀撑与地面45~60度。

当门式脚手架因大于5m高时刚性差,于移动滑轮位置增加φ48钢管附钢,再与剪刀撑连接,组成有效刚性体,于8m 位置增加水平剪刀撑,间距与立杆间距相一致。

4)、操作平台四周必须按临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并应布置登高扶梯。

操作、施工作业面四周防护严密、牢靠、安全
3、作业环境设置安全绳,操作人员于操作平台作业时需佩戴安全带,安全带扣在安全绳上防止坠落。

4、移动架体的扫地杆距离地面应小于30cm,增强架体防倾能,且架体四个角部轮子边应设置防倾杆。

5、平台搭设前,应由安全负责人向项目管理人员和搭设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以及
对施工详图进行说明,并做好书面交底签字手续。

7、平台上操作的工人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在卸料洞口提取物料时注意防止身体倾覆,防护栏杆1.2高并作钢笆防护,防止物料下掉。

8、在平台上堆载物料上不能超过100公斤/m2.
9、平台的支撑体系构造做法、安全措施、质量要求、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救援等措施同《安全文明施工方案》要求做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