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1.体液免疫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1.体液免疫
(2) Ab与Ag结合,阻止寄生虫侵入宿主细胞(中 和作用)
(3) 促进吞噬: Ag+Ab/ Ag+Ab+c 经C3bR,FcR(M¢,嗜酸 性粒细胞表面)促进对寄生虫的吞噬杀伤作用.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1.体液免疫
(4) ADCC作用:为防御蠕虫再感染的重要方式 特异性Ab:lgG、lgE 、 lgA 效应细胞: 嗜酸性粒cell,M¢、中粒、NK 作 用: 直接杀伤覆盖有特异Ab的寄生 虫感染的靶cell。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二、慢性感染多见
慢性感染的结果是出现循环 抗原,持续抗原刺激,抗原抗体 复合物形成。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三、Ig水平增高
表一 寄生虫感染免疫球蛋白增高
IgM IgG IgE 增高幅度
疟原虫
++ ++ —
7X
锥虫
+++ ± — 6~16X
利什曼原虫 ± +++ — 3~6X
多种蠕虫 +++ +++ +++
二、非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二、非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三、特异性免疫
指人体后天经与抗原接触(如感 染),机体特异T、B细胞经活化、增殖、 分化,产生效应细胞、记忆细胞及效应 分子,对外来抗原进行清除。
特异性免疫保留了非特异性免疫清除 入侵寄生虫的防御能力,而且还有记忆 功能,对再次感染将产生更为强烈的免 疫应答,称为免疫记忆。
病名 阿米巴病 贾第鞭毛虫病 非洲锥虫病 南美锥虫病 利什曼原虫病
主要寄生部位 结肠 小肠 血液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
弓形虫病 疟疾
血吸虫病 淋巴丝虫病
旋毛虫病 线虫感染 绦虫感染
巨噬细胞 肝细胞、红细胞
血液 淋巴系统 小肠、肌细胞
肠 小肠
免疫类型 无
不完全 无
不完全 消除性(皮肤利什曼原虫) 不完全(巴西利什曼原虫) 无(杜氏利什曼原虫)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1.体液免疫
(5) 形成Ag-Ab复合物: ▪ 大型Ag-Ab复合物经血循环至肝脾,被吞噬cell
清 除。Ag-Ab complex 激活补体, 形成Ag-AbC3b与CR1结合至RBC表面,血循环至肝、脾,被 吞噬cell吞噬(免疫粘附)。 ▪ 小型Ag-Ab复合物经肾小球随尿排出体外 ▪ 中型Ag-Ab复合物常沉积于肾肺脑关节处致免 疫复合物病. 例如:疟原虫性肾病综合征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1.体液免疫 TD-Ag:参与的免疫细胞及分子:APC, Th,
B, CKs, Ab 有记忆 TI –Ag: 参与的免疫细胞及分子: B, Cks, Ab 无记忆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1.体液免疫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1.体液免疫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1.体液免疫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
概述
一、非特异性免疫:
指人类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建立 起来的天然防御能力,又称天然免 疫。
二、非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 生理屏障:粘膜、气管纤毛、皮 肤、胃酸 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 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单-吞噬系统细胞、 中性粒细胞、NK、嗜酸性粒 细胞
▪ 体液因素:溶菌酶 补体 IFN-r C-反应蛋白 (CRP)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
不完全 不完全 不完全
寄生虫感染免疫类型
三、缺乏有效的获得性免疫 布氏罗得西亚锥虫、布氏冈比西亚
锥虫致锥虫病,机体不产生有效的免疫, 患者可终身带虫,严重时引起死亡。
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自然痊愈 十分少见,如不治疗,常因并发病而死 亡。药物治疗后,获得性免疫才出现。
阿米巴病对再感染也缺乏抵抗力。
表二 主要人体寄生虫病的寄生部位和免疫类型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1.体液免疫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1.体液免疫 寄生虫感染早期,血清中IgM增加,
后 期 IgG 增 加 , 蠕 虫 感 染 有 IgE 增 加 , 肠 道寄生虫感染有slgA增加。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1.体液免疫 (1) Ab结合虫体表膜,或通过经典途径激
活补体,杀伤虫体或虫体溶解 或是经 药物先破坏其表膜,随后 Ab结合到其 表面暴露的 Ag上,再经 ADCC,导致 虫体死亡。
人体感染原虫后,当临床发作停止后, 血内原虫数维持低水平,对再感染具有 抵抗力,这叫带虫免疫。
寄生虫感染免疫类型
二、非清除性免疫 2、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
血吸虫感染中,活的成虫可使宿主产生 获得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体内原有 的成虫不发生效应,可继续存活,但对 再感染的童虫有一定的抵抗力,这叫伴 随免疫。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1.体液免疫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2、细胞免疫: 参与的免疫细胞及分子:APC, Th, TDTH,
CTL, CKs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2、细胞免疫:
四、特异性免疫组成及作用
2、细胞免疫: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一、寄生虫抗原
1.抗原复杂:多cell、多阶段、多种类 成分多(蛋白质,多肽 ,糖蛋白,糖脂,多
糖等) 变异多(特别是原虫) 宿主多(人 动物 昆虫 鱼类 两栖类 爬虫类
鸟类等) 来源广(虫体 虫体表膜 虫卵 虫体排泄分泌物
和幼虫蜕皮液 囊液 代谢产物 腺体 分泌物等)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一、寄生虫抗原
2. 根据虫体结构分为体Ag、表膜Ag、虫卵Ag 和排泄分泌物Ag等
3. 按功能分:诊断Ag、保护性Ag、致病Ag等。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四、脾肿大见于某些寄生虫感染 五、寄生虫抗原可作为多克隆激活丝裂原
活化淋巴细胞,出现非特异性高Ig水平 六、机体免疫过生虫感染免疫类型
一、清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 :指宿主能清除体内寄 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抵抗力 (很少见)
寄生虫感染免疫类型
二、非清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 immunity):寄生虫诱导宿主对再感 染产生一定免疫力,但不能完全清除 体内的寄生虫,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 残余寄生虫后,宿主获得的免疫力便 随之消失(见于大多数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免疫类型
二、非清除性免疫 1、带虫免疫(premunition immun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