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电解质溶液1. 按导体导电方式的不同而提出的第二类导体,其导电机理是:(A)电解质溶液中能导电的正负离子的定向迁移。
(B)正负离子在电极上有氧化还原作用的产生(电子在电极上的得失)。
2. 按物体导电方式的不同而提出的第二类导体,对于它的特点的描述,那一点是不正确的答案:A(A)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其导电的原因是离子的存在(D)当电流通过时在电极上有化学反应发生3. 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是:答案:C(A ) 欧姆定律 (B ) 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C ) 法拉第定律 (D ) 能斯特定律4.的Na 3PO 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 210.62i i I m Z ==∑ ;0.001m 的36K [Fe(CN)]的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210.0062i i I m Z ==∑。
5.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和0.10.01的同种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之比为:答案:B (A ) 1:5 (B ) 5:1 (C ) 1:20 (D ) 20:11222115:1R c R c λλ== 6.在25℃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最大的是:答案:D (A ) La 3+ (B ) Mg 2+ (C ) NH +4 (D )H +7.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A ) 强电解质 (B ) 弱电解质 (C ) 无限稀溶液 (D ) m =1的溶液 答案:C8.科尔劳施定律认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为)c 1(m m β-λ=λ∞。
这一规律适用于:答案:B(A ) 弱电解质 (B )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C ) 无限稀溶液 (D )m =1的溶液9.0.1m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则离子平均活度为:答案:B(A ) ×10-3 (B ) ×10-2 (C ) ×10-2 (D ) ×10-210.在HAc 电离常数测定的实验中,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A ) 电导率 (B ) 电阻 (C ) 摩尔电导 (D ) 电离度 答案:B11.对于0.002m 的Na 2SO 4溶液,其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是:33.17510m -±==⨯。
12.已知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λm 分别为:×10-2、×10-2、×10-2(-1),则NH 4OH 的∞λm(-1)为:答案:B(A ) ×10-2 (B ) ×10-2 (C ) ×10-2 (D ) ×10-213. Ostwald 稀释定律表示为 2m c m m m c K ()∞∞λ=λλ-λ,它适用于:答案:C(A ) 非电解质溶液 (B ) 强电解质溶液 (C ) 电离度很小的1—1型弱电解质溶液 (D ) 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14.在25℃时, 的CaCl 2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1)(±γ与 的CaSO 4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2)(±γ的关系为:答案:A(A ) 1)(±γ>2)(±γ (B ) 1)(±γ<2)(±γ (C ) 1)(±γ=2)(±γ (D ) 无法比较15.在25℃时,一电导池中盛以 溶液,电阻为150Ω;盛以溶液,电阻为Ω。
已知25℃时,0.01m KCl 溶液的电导率κ为,则电导池常数)A l (=121.13R m κ-=; mHCl 的电导率κ=11()0.411112.l S m R A-⨯=,摩尔电导m λ=20.0411112..mol S m cκ-=。
16.在18℃时,已知Ba(OH)2、BaCl 2和NH 4Cl 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和 ,试计算该温度时NH 4OH 溶液的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λm = 。
17.25℃时,测出AgCl 饱和溶液及配制此溶液的高纯水的电导率κ分别为×10-4 -1和×10--1,已知AgCl 的相对分子量为,则在25℃时AgCl 的电导率为κ=241.8410H O κκ--=⨯-1,查表得25℃时AgCl的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为∞mλ= -1,AgCl 饱和溶液的浓度c =5. 1.30910AgCl m AgClκλ-∞=⨯moldm -3,饱和溶解度S =Mc =31.87710-⨯-3,AgCl 的溶度积K SP =31.7110-⨯mol 2dm -6。
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1.可逆电池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电池反应互为可逆(2)通过电池的电流无限小。
2.在25℃时,电池反应)l (O H )g (O 21)g (H 222=+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01E ,则反应)g (O )g (H 2)l (O H 2222+=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02E 是:答案:C(A )02E =-201E (B ) 02E =201E (C )02E =-01E (D )02E =01E3.已知25℃时,0Zn/Zn2+ϕ=- V 、0Cd/Cd 2+ϕ=-、0I /I 2-ϕ= V 、0Ag/Ag+ϕ=。
则当以Zn / Zn 2+为阳极组成电池时,标准电动势最大的电池是: (A ) Zn | Zn 2+ || Cd 2+ | Cd (B ) Zn | Zn 2+ || H + | H 2 , Pt(C ) Zn | Zn 2+ || I - | I 2 , Pt (D ) Zn | Zn 2+ || Ag + | Ag 答案:D4.在25℃时,若要使电池)a )(Hg (Pb |)aq ()NO (Pb |)a )(Hg (Pb 2231的电池电动势E 为正值,则Pb 在汞齐中的活度:答案:A (A )一定是a 1> a 2 (B )一定是a 1=a 2(C )一定是a 1 < a 2 (D )a 1 和a 2都可以任意取值5.电池在恒定温度、恒定压力的可逆情况下放电,则其与环境间的热交换为:答案:C(A ) 一定为零 (B ) H ∆ (C ) S T ∆ (D ) 与H ∆和S T ∆均无关6.已知反应 Tl e Tl =++ 的01ϕ=- ;反应Tl e 3Tl 3=++的02ϕ= ; 则反应++=+Tl e 2Tl 3 的03ϕ是: V 。
7.已知298K 时,反应Hg 2Cl 2+2e =2Hg +2Cl -的0ϕ为 ,反应AgCl +e =Ag +Cl -的0ϕ为 V ,则当电池反应为 Hg 2Cl 2 +2Ag =2AgCl +2Hg 时,其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 V 。
8.已知25℃时,0ϕ(Fe 3+/Fe 2+)= V ;0ϕ(Sn 4+/Sn 2+)= V ,今若利用反应2 Fe 3+ + Sn 2+ = Sn 4+ + 2Fe 2+ 组成电池,则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0为:答案:B(A ) (B ) V (C ) V (D ) V9.298K 时电池Pt ,H 2|H 2SO 4(m )|Ag 2SO 4,Ag 的E 01为 V ,而 Ag + +e =Ag 的02ϕ为 V ,则Ag 2SO 4的活度积K SP 为:答案:D(A ) ×10-17 (B ) ×10-3 (C ) ×10-3 (D ) ×10-610.电池0022,()|()|(),Pt H p HCl aq O p Pt 的电池反应为 :002221()()()2H p O p H O l +=其 25℃时的0E 为 V ,则电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0K 为:答案:C(A ) ×1083 (B ) ×1020 (C ) ×1041 (D ) ×101811.25℃时,电池反应Ag +21Hg 2Cl 2 =AgCl +Hg 的电池电动势为 V ,反应所对应的r m S ∆为 JK -1,则该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P )TE(∂∂为:答案:D(A ) ×10-4 (B ) ×10-6 (C ) ×10-1 (D ) ×10-412.在25℃时,电池(Pt )H 2(p 0)| 溶液 | 甘汞电极,当溶液为磷酸缓冲溶液(已知pH =)时,E 1= V 。
当为待测时,E 2= V 。
则待测溶液的的pH x = .13.25℃时,电池22()|()|()()Ag AgCl s KCl m Hg Cl s Hg l --的电动势0.0455E V =,41() 3.3810.p EV K T--∂=⨯∂。
该电池的电池反应为:221()()()()2Ag s Hg Cl s AgCl s Hg l +→+。
该温度下的m r G ∆=4391=-Jmol-1;m r S ∆32.62=JK -1mol -1;m r H ∆5329=Jmol -1 ;R Q 9720= Jmol -1。
14.某一电池反应,如果计算得出其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电池反应是:答案:B(A )正向进行 (B )逆向进行 (C )不可能进行 (D )反应方向不确定15.当反应物和产物的活度都等于1时,要使该反应能在电池中自发进行,则:答案:D (电池发应自发条件E 大于0)(A )E 为负值 (B )E 0为负值 (C )E 为零 (D )上述都不结论均不是16.盐桥的作用是 。
答案:A (A )将液接界电势完全消除 (B ) 将不可逆电池变成可逆电池(C )使双液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可用能斯特(Nemst )方程进行计算。
17.已知在25℃下,有反应022AgBr(s)H (p )2Ag(s)2HBr(0.11m,0.910)γ±+=+=。
已知0Br |Ag AgBr --ϕ= (1) 将上述反应设计成一电池,写出电池表示式、电极反应、电池反应。
(2) 求上述电池的E 、r m G ∆、0K ,并判断此反应能否自发(3) 将上述反应写成)910.0,m 11.0(HBr )s (Ag )P (H 21)s (AgBr 02=γ+=+±,求算E 、r m G ∆、0K ,并与(2)求出的E 、r m G ∆、0K 进行比较,说明其原因。
解:设计电池: 02()()|(0.10.910)|()()Pt H p HBr m AgBr s Ag s γ±==-、负极:02()22()H H p e H m ++-=正极:2()22()2()Br AgBr s e Ag s Br m --+=+电池发应: 022AgBr(s)H (p )2Ag(s)2HBr(0.11m,0.910)γ±+=+=22200//()20ln ()ln ()Ag HBr AgBr Ag HBr H H g H AgBr a a RT RT E E a p nF F a pϕϕ+=-=-- 28.314298(0.07110)ln(0.110.910)0.189396500V ⨯=--⨯=20.18939650036535r m G nEF J ∆=-=-⨯⨯=-0020.071196500exp()exp()exp()254.38.314298r m G nE F K RT RT ∆⨯⨯=-===⨯ 由于365350r m G J ∆=-p ,电池反应能够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