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题: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方法称为萃取。
亲和吸附:亲和吸附是吸附单元操作的一种,它是利用亲和吸附剂与目标物之间的特殊的化学作用实现的高效分离手段。
亲和吸附剂的组成包括:惰性载体、手臂链、特异性亲和配基。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具有的类似气体的扩散系数,以及类似液体的密度(溶解能力强)的特点,利用超临界流体为萃取剂进行的萃取单元操作。
等电点沉淀法:蛋白质在等电点下的溶解度最低,根据这一性质,在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机溶剂,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层和双电层,降低分子间斥力,加强了蛋白质分子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使得蛋白质分子得以聚集成团沉淀下来。
反渗透:在只有溶剂能通过的渗透膜的两侧,形成大于渗透压的压力差,就可以使溶剂发生倒流,使溶液达到浓缩的效果,这种操作成为反渗透。
流动相:在层析过程中,推动固定相上待分离的物质朝着一个方向移动的液体、气体或租临界体等,都称为流动相。
离子交换平衡:当正反应、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不再变化而达平衡状态,即称为离子交换平衡。
凝聚:在电解质作用下,破坏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溶质分子分布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里,达到平衡后,它在两相的浓度为一常数叫分配系数。
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
过滤:是在某一支撑物上放过滤介质,注入含固体颗粒的溶液,使液体通过,固体颗粒留下,是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之一。
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液体或气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使其富集在吸附剂表面的过程。
离心过滤:使悬浮液在离心力场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压力,作用在过滤介质上,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成为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是离心与过滤单元操作的集成,分离效率更高。
有机溶剂沉淀:在含有溶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亲水的有机溶剂,降低溶质的溶解度,使其沉淀析出。
膜分离: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膜的浓差极化:是指但溶剂透过膜,而溶质留在膜上,因而使膜面浓度增大,并高于主体中浓度。
膜分离操作中的浓度极化(浓差极化):在膜分离操作中,所有溶质均被透过液传送到膜表面上,不能完全透过膜的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这种在膜表面附近浓度高于主体浓度的现象称为浓度极化。
物理萃取:即溶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萃取剂与溶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化学萃取:则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脂溶性复合分子实现溶质向有机相的分配。
盐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盐,使原溶解的物质沉淀析出的分离技术。
正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高于流动相的极性,因此,在这种层析过程中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比极性大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先从柱中流出来。
反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在这种层析过程中,极性大的分子比极性小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而先从柱中流出。
吸附层析:是以吸附剂为固定相,根据待分离物与吸附剂之间吸附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层析技术。
凝胶过滤:层析是以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颗粒作为固定相,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根据物质的带电性质不同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疏水层析:是利用表面偶联弱疏水性基团(疏水性配基)的疏水性吸附剂为固定相,根据蛋白质与疏水性吸附剂之间的弱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
等电点:是两性物质在其质点的净电荷为零时介质的pH值,溶质净电荷为零,分子间排斥电位降低,吸引力增大,能相互聚集起来,沉淀析出,此时溶质的溶解度最低。
吸附等温线:一般吸附操作在恒温下进行,此时吸附剂上的吸附质浓度q只是液相游离溶质浓度c的函数,q与c的关系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
选择题1.HPLC是哪种色谱的简称()。
A.离子交换色谱 B.气相色谱 C.高效液相色谱 D.凝胶色谱2.针对配基的生物学特异性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是()。
A.凝胶过滤B.离子交换层析C.亲和层析D.纸层析3.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4.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A.蛋白产量最高B.酶活力单位数值很大C.比活力最高D.Km最小5.适合于亲脂性物质的分离的吸附剂是()。
A.活性炭 B.氧化铝 C.硅胶 D.磷酸钙6、在萃取液用量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种萃取方式的理论收率最高()。
A、单级萃取B、三级错流萃取C、三级逆流萃取D、二级逆流萃取7、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
A、高压匀浆法 B.超声破碎法 C.高速珠磨法 D.高压挤压法8、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9、人血清清蛋白的等电点为4.64,在PH为7的溶液中将血清蛋白质溶液通电,清蛋白质分子向()A :正极移动;B:负极移动;C:不移动;D:不确定。
10、非对称膜的支撑层()。
A、与分离层材料不同B、影响膜的分离性能C、只起支撑作用D、与分离层孔径相同11、在超滤过程中,主要的推动力是:( )。
A、浓度差B、电势差C、压力D、重力12、在一定的pH和温度下改变离子强度(盐浓度)进行盐析,称作()。
A、KS盐析法B、β盐析法C、重复盐析法D、分部盐析法13、下列哪一项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交换基团()A 磺酸基团(-SO3 H)B 羧基-COOHC 酚羟基C6H5OHD 氧乙酸基-OCH2COOH14、下列电解质的凝聚能力最强的为:()。
A、Al2(SO4)3•18H2OB、MgSO4•7H2OC、FeCl3•6H2O D、NaCl15、在分子质量相同时,下列哪种分子的截留率最低。
( )。
A、球形分子B、有支链的分子C、呈线状的分子D、上述三种分子的截留率相同16、乳化液膜的制备中强烈搅拌()。
A、是为了让浓缩分离充分B、应用在被萃取相与W/O的混合中C、使内相的尺寸变小D、应用在膜相与萃取相的乳化中17、结晶过程中,溶质过饱和度大小()。
A、不仅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B、只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C、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D、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18、如果要将复杂原料中分子量大于5000的物质与5000分子量以下的物质分开选用()。
A、Sephadex G-200B、Sephadex G-150C、Sephadex G-100D、Sephadex G-5019、亲和层析的洗脱过程中,在流动相中加入配基的洗脱方法称作()。
A、等电点洗脱B、剧烈洗脱C、竞争洗脱D、非竞争洗脱20、在液膜分离的操作过程中,()主要起到稳定液膜的作用。
A、载体B、表面活性剂C、增强剂D、膜溶剂21、离子交换法是应用离子交换剂作为吸附剂,通过()将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物质吸附在离子交换剂上。
A、静电作用B、疏水作用C、氢键作用D、范德华力22、丝状(团状)真菌适合采用()破碎。
A、珠磨法B、高压匀浆法C、A与B联合D、A与B均不行23、用来提取产物的溶剂称()。
A、料液B、萃取液C、萃取剂D、萃余液。
24、洗脱体积是:()。
A、凝胶颗粒之间空隙的总体积B、溶质进入凝胶内部的体积C、与该溶质保留时间相对应的流动相体积D、溶质从柱中流出时所用的流动相体积25、阴离子交换剂()。
A、可交换的为阴、阳离子B、可交换的为蛋白质C、可交换的为阴离子D、可交换的为阳离子26、当向蛋白质纯溶液中加入中性盐时,蛋白质溶解度:()。
A、增大B、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27、能够除去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是:()。
A、过滤B、萃取C、离子交换D、蒸馏28、凝胶色谱分离的依据是()。
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29、工业上强酸型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时为了减少酸碱用量且避免设备腐蚀,一般先将其转变为()。
A、钠型和磺酸型B、钠型和氯型C、铵型和磺酸型D、铵型和氯型30、吸附色谱分离的依据是()。
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分配系数不同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31、在凝胶过滤(分离范围是5000~450000)中,下列哪种蛋白质最先被洗脱下来。
()。
A、细胞色素C(13370)B、肌球蛋白(400000)C、过氧化氢酶(247500)D、血清清蛋白(68500)32、依离子价或水化半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亲和能力不同。
树脂对下列离子亲和力排列顺序正确的有()。
A、Fe3+>Ca2+>Na+B、Na+ >Ca2+> Fe3+C、硫酸根>柠檬酸根>硝酸根D、硝酸根>硫酸根>柠檬酸根33、撞击破碎法适用于()的回收。
A、蛋白质B、细胞壁C、细胞器D、核酸34、结晶法对溶剂选择的原则是:()。
A、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B、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小,对杂质溶解度大C、对有效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对杂质冷热都易溶或都难溶D、对杂质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35、分子筛层析纯化酶是根据()进行纯化。
A.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的纯化方法B.调节酶溶解度的方法C.根据酶分子大小、形状不同的纯化方法D.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36、恒速干燥阶段与降速干燥阶段,那一阶段先发生()。
A、恒速干燥阶段B、降速干燥阶段C、同时发生D、任何一种都可能会先发生37、以下哪项不是在重力场中,颗粒在静止的流体中降落时受到的力()A.重力B. 压力C.浮力D. 阻力38、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粗大而有规则的晶体()。
A、晶体生长速度大大超过晶核生成速度B、晶体生长速度大大低于过晶核生成速度C、晶体生长速度等于晶核生成速度D、以上都不对39、颗粒与流体的密度差越小,颗粒的沉降速度()A.越小B.越大C.不变D.无法确定40、膜相载体输送中的同向迁移是指:()。
A、目标溶质的传质方向与其浓度梯度相同B、目标溶质的传质方向与供能物质的迁移方向相同C、目标溶质的传质方向与载体的迁移方向相同D、以上均不对41、反胶团萃取中,蛋白质相对于反胶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