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考生心理减压九大妙招

高三考生心理减压九大妙招

高三考生心理减压九大妙招
【先说几句】高考有压力,这是一种必然!没有人不存在压力,这是肯定的!心理压力是可以调节和转化的,这也是不用怀疑的!说到底,压力的产生是有原因的,缓解乃至消除压力也是有办法的。

本文试图在这个方面给一些建议,只要正确认识,坚持科学调节,压力终究会“坏事变好事”的。

处理压力的最好方法是有针对使地采取步骤减少产生压力的情境。

紧张的心理主要是学习效果不佳、对考试准备不充分引起的,那么,合理的学习行为和对考试的充分准备将有助于你缓解压力获得佳绩。

1.充分了解高考形势
不少考生埋头复习,不了解高考内容改革,不了解高考命题改革,不了解3+X的考试模式。

他们认为只要把功课掌握好,就能考得好,就能发挥得好,这显然是不明智的,高考一张卷子不可能囊括所有考点,所以我建议每个考生都要反复地阅读与理解“考试说明”,把握住高考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对高考进行充分的准备。

2.合理的高考目标期待
考生要根据自己平时学习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心理的状况来分析自己的学习实力、学习潜能,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

目标的确定应该适度,目标期待过高难以达到会使考生自己产生挫败感,失去自信,进而增加考试焦虑;如果目标期待太低则容易满足现有的学习水平,消磨考生的进取精神,使他们丧失斗志,影响潜能的发挥。

3.内心世界的减压——化压力为动力
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考试,对进入状态关系很大。

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考试,有助于进入状态。

考生若把考试看成是一种挑战,会激发自己进入状态;把考试看成是一种机会,就会以一种珍惜的心情对待;若把考试看成是如临大敌,就会紧张不安;若把考试看成是倒霉的事,就会心灰意懒。

因此,在临考的前一个月,考生可以适当的看一看一些高考成功学子的感受,增强自己的成就动机,从内心中产生一种对考试的渴望,把考试压力化为应战的动力。

4.正确对待外来压力
家庭和社会对高考的过分关注,会使考生产生较大心理压力。

考生如能正确地对待外来的压力,有助于自己轻装上阵。

考试是考生自己的事情,别人的意见、想法正确的就接受。

别人尽管出于好心,但意见并不一定正确,也没必要成为自己的心理负担。

考生只要是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地备战高考,就没有必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行为。

5.考前经常做题
有的考生认为,高三下半年卷子没少做,天天做,天天考,考试前十天八天开始不做卷了,看看就行了。

其实由于没做卷子,进入高考考场答起卷来感觉手生,找不着感觉,进入不了状态。

高考前几天,建议把笔记看一看,做做中等程度的题,做了之后,便会觉得自己有信心。

不做那些很难的题、钻牛角尖的题,那种题做不好会影响情绪。

6.以考代练
考生想要进入考试状态应该在平时小考和模拟考试中进行训练。

在考试前一个月,有的学校老师每天都考学生,让学生做卷子,以正规考试的要求对待。

学生在小考和模拟考试中不断提高自己进入状态的能力、策略与技巧,对促进进入状态的本领很有帮助。

考生可以通过学校的小考、模拟考试来训练自己进入状态的能力,也可以在自习时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自我考试。

例如考试时间是两小时,按照这样的要求,事先把要做的卷子准备好,看着表进行答卷。

经常这样做,自己进入考试状态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7.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和答题的技巧策略
考生在高考前要总结自己对主观题、客观题以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考试应对方式的经验,才能在考场上做出有效的回答。

要在高考前系统总结一下自己考试的策略与技巧。

考生不仅要对一般的策略与技巧进行总结,而且要对每门考试的策略与技巧进行总结。

8.调节生物钟
每一个同学在24小时中都有自己精力旺盛的时候。

高考的时间是每天上午9点到11点半,下午3点到5点,这就要求考生在高考的时间段内,使自己精力处于较佳或最佳状态。

考生就要在考前进行所谓生物钟的调节,把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间调整到与高考相一致的时间段。

一般说来在考试前一个月开始调节生物钟效果比较好。

9.考试前一天晚上睡觉时间不要过早
不少考生认为第二天就要高考了,前一天晚上早点睡吧。

结果由于睡得早,与平时的作息时间不一致,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产生焦虑情绪。

焦虑情绪反过来又影响入睡。

五大心态迎接高考
根据高考状元的经验及心理研究,最佳的迎考心态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一、必胜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最重要的心理素质。

自信的学生应对考试时能够全力以赴,竭尽所能,较少怀疑、彷徨和胡思乱想;而自卑或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总怀疑自己能否取得成功,那么,学习就很被动,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如果总是对自己作片面的分析和评价,就难以做到专心致志,全心投入。

自信的人能乐观、勇敢地面对种种困难和危机,调动自身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去实现预期目标。

那么,面对高考如何树立信心呢?
1.相信自己对所学知识能运用自如,在考场上有出色发挥。

2.对考试中发生的一切要泰然处之。

3.用一些积极的言语加强自我心理暗示,如在考试之前对自己说:我行,我能行,我掌握了知识结构,复习全面,已全局在胸,我一定能成功!我还有很大潜力!这些心理暗示都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

二、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只有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才能很好地理解复习内容,提高复习的效率;做题时才能打开思路,进行正确的分析、推理、判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如果发现自己在学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或被别人提醒自己精神状态不好时,那就说明需要注意休息、调节了。

三、善于重温愉快体验.排除杂念
多回味以往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情景和体验,使自己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排除一切无关的杂念,尤其要避免想起过去考试失败所带来的不愉快体验。

要这样进行自我暗示:经过一年的复习,我已取得不小的成绩。

每一科的知识体系,都在脑海中储存,现在我再次将它理顺。

四、从容不迫.头脑清晰
从容不迫,头脑清晰不仅是一种理智、稳定的心理状态,而且是良好的迎考心理状态,更是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

在考试期间,难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考题难度较大,看到从未见过的题型,时间不够,意外事件突发等。

但是,只要能冷静地面对,以
平常的心态来对待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从容不迫是克服考试因慌乱而出现错误的最好心态。

如果感觉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紧张过度,身心疲惫,在备考期间可试着用一些心理放松的方法来加以缓解;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I)娱乐
可以适当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电视等,以调节身心,缓解紧张的心情;还可以参加适量劳动或体育锻炼,既可以转移大脑的兴奋点,消除大脑疲劳,又可以通过增强肌肉的紧张感以化解心里的紧张感。

(2)幻想
静静地想象自己来到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景色宜人,鸟语花香,慢慢地将心情放松下来。

(3)换一个环境
如果觉得紧张或厌烦,就离开当前环境,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以放松心情。

五、全力以赴,力争上游
全力以赴,全身心投人,是一种积极兴奋的情绪,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带来敏锐的感觉、丰富的想象、高效的记忆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可以这样自我暗示:高考临近,我已全力做好准备。

我心绪平静,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