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蝶生物学特性研究
者 发表过 5 3篇 论文 , 该 蝶 的区系分类 、 期 形 态 、 织 解 剖 、 物 学 特性 、 9 对 幼 组 生 杂交 遗传 以及天 敌 等各 方 面 作 了专题 研究 。 目前 , 及 国内金凤 蝶生物 学 特性 研 究 的学 者 有袁 荣 才等 J 姜玉 霞 、 晓 明等 涉 、 陈 和王淑荣 等 , 别就 长 白山 区金风 蝶 的形态 特征 、 活习性及 生 活史 ; 丹江地 区金风 蝶 的形 态特 征 ; 分 生 牡 四
头, 3龄后 放于 6 7 6 mL塑料 养虫盒 ( 盖挖空 后覆 以纱 网保 持盒 内空气 流通 ) 盒 内进行单 头饲 养 , 每 日清 并 理饲 养盒 , 新鲜 茴香枝 叶 , 录发育历期 ; 更换 记 幼虫化 蛹后 放 于养虫 笼 ( 质框 架 , 木 围有 纱 网 , 内置有 树枝 ,
关键 词 : 风 蝶 ; 金 生物 学特 性 ; 育起 点 温 度 ; 效 积 温 ; 质 量 发 有 蜗
中 图分 类 号 :9 9 9 Q 6 .7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0 5 (0 10 02 0 1 8— 47 2 1 )2— 15— 6 0
S u i Bi o ia t dy ol ol g c lCha ace itc fPa l c ao n e r t rsi s o pii ma h n Li na us o
( 内置有湿润 的海绵 、 滤纸和 保鲜膜 ) , 随机 分 配到 各温 度条 件 下孵 化 , 录卵 的发 育历期 和孵 化 率。 中 并 记 另 选取 10头初孵 幼虫 , 2 0 每 0头 随机分配 到各温度条件 下 , 以茴香饲 养 , ~ I 2龄 幼虫置于直径 9 r 培养 0 l ml 皿 内饲养 , 每皿 5头 , 3龄后 放于 6 7m 6 L塑料 养虫盒 ( 盖挖 空后 覆 以纱 网保 持盒 内空 气流通 ) 盒 内进 行单 头饲 养 , 每 日清理盒 内卫生 和更换 新鲜茴香 枝叶 , 并 化蛹后 于养虫盒 内羽化 , 录幼虫 、 的发育历 期和死 记 蛹
亡率 。 12 2 室 内常温条件 下金 凤蝶的 生长发 育试验 . .
金风 蝶卵放 于 9 0mm培养皿 ( 内置有 湿润 的海绵 、 滤纸
和保鲜膜 ) 内孵化 , 记录卵 的发育 历期 ; 幼虫 以茴香 饲 养 , 2龄 放 于直径 9 m 培养 皿 内饲养 , 皿 5 1~ 0m 每
山 地 农 业 生 物 学 报
21正 01
步补充我 国不 同地 区金凤蝶 的生物学 特性 研究 , 探讨 温 度 条件 对金 风蝶 生长 发育 的影 响 , 笔者等 于 2 1 00 年研 究 了贵 阳地 区不 同恒温 条件和 9月份起 室 内常 温条件 下金 凤蝶 的生 长发 育 , 以期为进 一步保护 和利 用该 种 昆虫提 供参考 。
便 于成虫羽化 , 规格 为 0 81 × . 0 8 内羽化 , . I 0 8I . T n× m) 记录蛹 质量 、 颜色 、 育历期和成虫性别 。 发
13 数 据统计 .
13 1 金 凤蝶在 不 同恒 温条件 下的生长发 育 ..
统 计不 同恒 温条件 下金 凤蝶 卵 、 虫和 蛹 的发 育历期 , 幼 以
p rt r e a u e;p p i h u a we g t l
金凤 蝶 P pl canLn au 隶属 于鳞 翅 目凤 蝶科 , a iomah o in es i 是一 种重 要 的药用 资 源 昆虫 ¨ 此 外 还兼 具 ~ ,
观赏 和 营养价值 。据李传 隆记 载 , 风蝶 是一个 广 布种 , 15 命名 以来 , 金 自 78年 曾有 4 3位 昆虫 学工 作 2
川 峨眉地 区金凤 蝶 的生活 史 ; 肃陇南 地 区金凤 蝶形 态特征 、 活习性 和饲养 方法 作 了相 关报 道 。为进 一 甘 生
收 稿 日期 :0 0—1 21 2—3 : 回 日期 :0 1 3一 1 0修 2 1 一O O
基 金 项 目: 贵州 省 优 秀 科 技 教 育 人 才 省 长 专项 基 金 黔 省 专 合字 ( 06 9号 ] 20 ) 作 者 简 介 : 化 (9 4一) 男 , 徽 阜 阳人 ,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 张建 18 , 安 硕 资源 昆 虫 与城 市 昆 虫 学 。 通 讯 作 者 : 仁 怀 ,女 , 士 ,副 教爱 。研 究 方 向 : 虫 系 统 学 。 Em i g.h a gu e uc 戴 博 昆 -al rrdi z .d .n :a @
山地 农 业 生物 学 报
3 ( ) 1 5~I 0 2 1 0 2 :2 ,0 3 1
J u n l o Mo nan Agiu tr a d B oo y o ra f u ti r l e n ilg c u
金凤 蝶 生物 学 特 性研 究 术
张建 化 , 仁 怀 戴
进 行 , 置 1 、O 2 、8 3 ℃ 5个恒温 处理 , 设 6 2 、4 2 、2 温度 波动 ± . ℃ , 0 5 光周期 L D=1 :0 相对湿 度 R 7 % 。 : 41, H= 0
根据卵发 育 的外形 特征 , 取发育早期 的 10粒卵 ( 选 0 一般为 当 日产下 卵 ) 每 2 , 0粒放 于 9 l 玻璃 培养皿 01n T /
w s9 . 8 ,a do vo s ih rta a o rw u a .T ep p l eg tw s( . 5±0 1 )g n a 1 1 % n b iu l hg e n t t f o np p e h u a ih a 1 0 y h h b w . 6 ,a d teSXrt h C ai o(Q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a . 7 d )w s0 9 .
和 蜗 的发 育 历 期 均 与 温度 呈 直 线 关 系 , 育 起 点 温 度 分 别 为 8 3  ̄ 9 1℃ 和 8 9 ℃ , 效 积 温 分 另 为 7 . 9 发 .2C、 . l .5 有 9 3
d・ c 2 7 9 ℃和 12 4 ℃ ;6C o 、9 .9d- 8 .7d・ 1 q 条件下蛹滞育。9月份起 室内常温条件 下金凤蝶 卵、 虫和蛹的发育历 幼
L brt y o gi l rl ao o r r u ua a rf A c t
, u ag G i o 50 5 C i ) G i n u hu50 2 , h a y z n
Ab ta t De eo me to ma h n L n a u n e i ee ttmp r trswa nv siae n t ec re t sr c : v lp n fP. cao i n e su d rdf rn e eau e si e t td i h ur n f g wok T e r s l n iae h tte rlto s i ewe n t e d v lp n eid fe g,lr a,p p n r . h e u t i dc td t a h eain h p b t e h e eo me tp ro so g s av u aa d tmp rt rswa n l e r fr ,t e t r s od tmp rt r s n h f cie a c m uaie tmp r tr r e eau e si i a om n h h e h l e eau e a d t e ef tv c u lt e eau e f e v o
( 贵州 大学 昆虫研究 所 , 贵州 山地农 业病 虫害重 点实验 室 , 贵州 贵 阳
摘
502 ) 505
要 : 过 不 同恒 温 条 件 下饲 养 金 风 蝶 P pl aho ines以研 究其 生长 发 育 。 结 果表 明 , 风 蝶 卵 、 虫 通 aiom canLn au i 金 幼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供试 虫源 .
于贵 阳市花溪 区 的茴香 Fei l u aeMie植株 上采集 金凤蝶卵 , 为本 试验供试虫源 。 onc u vl t lr um g l 作
1 2 试验方 法 .
12 1 不 同恒温条件 下金 凤蝶 的生长发育试 验 . .
试验在 L H一30 S 型 多段可 编程光照 恒温培养 箱 内 R 0G I
K c r s Pa i o ma h o y wo d : p l c a n; boo ia h rce sis h eh l e i ilgc lc a a tr tc ;tr s od tmpeau e;e e tv c u lt e tr— i rtr f cie a c mua i e v n
( . 8±1 0 ) 2 . 4±2 6 )a d( 2 5 29 . 4 ,( 1 8 . 7 n 2 . 2±1 . 2 as ep cie ,a dtertso ae a it, 2 5 )d y ,rs et l n h ae fh th bly vy i
p p to n meg n e wee6 1 % ,5 . % u ain a d e r e c r 6. 3 5 28 a d9 5 % n 5. 9 rs e t ey T e p r e tg fge n p p e e p ci l. h e c n a e o re u a v
e g av g ,lra,p p r 3 ℃ ,9. 1C ,8. 5℃ a d 7 3 u awe e8. 2 1 o 9 n 9. 9,2 7. 9,1 2. 7 d g e a s rs e tv l 9 9 8 4 e r e d y , e p ciey.
P p e b g n t ip u eu d r1 C . F o S p e e ,d v lp n a e o s o g u a e a o d a a s n e 6 ̄ rm e tmb r e eo me tlp r d fe g,lra a d p p r i a n u a we e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