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发现伟大的自己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乳儿– 信任和安全感 婴儿--依从和自主能力 学前期--创造性地掌握新任务 学龄期--勤奋、掌握各种技能
青少年—建立自我认同 成年早期--交往和爱的能力
成年中期--关心下一代 成年晚期--完成人的一生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自我认同(self identify)
自我接纳有条件:好成绩、好容貌 好人缘
↓
相应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追求成功、不敢尝试其他 可能性 ↓ 恐惧:一旦失败就完了,失败是 是自信的终点。 ↓ 精力:集中在避免失败和显示 力量的事情上
↓
得到认可和表扬
↓
建立自信
↓
做事关注结果
行为:被动逃避、强迫、苛刻
想一想:
哪些事情让你感到非常自信? 哪些事情让你感到有些自卑? 哪些事情让你感到自己有价值? 哪些事情让你感到自己没有价值?
2.请探寻自己眼中的自己(请用形容词描述):
A. 我的性格特点
B. 我的兴趣爱好
C. 我的相貌 D. 我的健康状况 E. 我的人际交往水平 F. 我的优势
G. 我的弱势
H. 我的人生梦想 (请3位同学与大家分享)
Who am I ?
将形容词按正向和负 向分类
正向多or负向多? 自我形象高or低?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内化了父母对孩子的评 价取向和接纳条件,并按照这样的取向和标准来评 价和接纳自己。前三个孩子往往会走入四个“自我 误区”(表现误区、指责误区、认可误区、羞愧误 区),导致自我价值观较低,易自卑;后一个孩子 自我价值观较高,易自信。
有研究显示: 父母尽管供给小孩生理上 的需要,假如态度总是匆匆忙忙、漫不经心 或者附带各种挑剔、埋怨、责备的说话,小 孩所得到的信息仍然是:“我一定是不值得 父母花时间、精力去好好照顾,我一定是个 没有价值的人。”通常孩子在童年时所建立 的自我价值观是相当持久的,除非将来他有 机会去重新认识自己,并修正不适当的自我 形象。
Why am I ?
自尊宣言
我就是我。 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我。我和某些人可能会有 些许相似之处,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和我完全相同。我的 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属于我,因为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拥有自己的一切:我的身体,以及我的一切行为;我 的头脑以及我的一切想法和观点;我的眼睛以及他们所 看到的一切;我的所有感受:愤怒、喜悦、沮丧、友爱 、失望和激动;我的嘴巴以及由它说出的一字一句:或 友善亲切或粗鲁无礼,或对或错;我的声音:或粗犷或 轻柔;还有我的所有行动,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一是我现在想要什么? 二是我有何身体特征? 三是父母如何期望我? 四是以往成败经验如何? 五是现在有何问题? 六是希望将来如何? 这六个方面问题回答归为“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 方“
自我认同感是在应对许多选择中形成的。
这些问题困扰大学生们。他们体验到的那种 焦虑、混乱的感觉被称为认同危机
怎样正确对待?
自我认同是一辈子的事情。 承担自己成长的责任。
(二)自我体验
自尊 自信——自卑
自尊(Self-esteem)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 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 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在心理学 家看来,拥有自尊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 标志。
为什么自信?
自我认同感:一种对自己是谁,将要去向何 方,在社会中处于何处的稳固和连贯的知觉
自我认同的四种水平
提前结束Identity foreclosure
:获得了认 同感,但并未经历在寻找什么是最合适自己时所体验的危机 个体过早和不加质疑承诺于某种职业和意识形态。
法解决,对将来的生活未能澄清 我对职业没有多少考虑。我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女生“不自信”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专家认为,女性在心理上的普
遍脆弱、敏感,致使女性不自信的因素相对男性更多一些。
Why am I ?
1.传统文化让我们过于谦虚
“谦受益,满招损”--《书.大禹谟》
“谦虚使人进步/枪打出头鸟……”
2.应试教育让我们自信备受打击
大学以后,你……?
自己不再优秀? 旁边都是牛人? 没有能力? 没有特长? 口语不好? 个子不高? 见识少? 不懂时尚? 不会打扮? 不漂亮? 内向? ……
听到这,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怎么倒霉摊上这样 的父母啊!我之所以这样自卑都是他们造成的。甚 至想到要跟父母回家清算清算。可是,亲爱的同学 们不要忘记的是,我们的父母通常会重复他们在成 长过程中熟悉的家庭模式,即便这种模式是功能不 良的。
我们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独特品质,这是精选了家 族里前人的众多特性后形成的独特整体。父母遗传 给我们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这笔财富做 出的反应和处理方式,并因此而使我们有了不同的 人生。 我们不能改变过去的事情,但是可以改变它们对我 们的影响
请前后左右四人组成一个小组
讨论:
“到大学后有哪件事让我很自卑”
请三位同学上来分享
谁偷走了你的自信?
2006年3月9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对全省部分本科院校的1200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在对大学生“你是否觉得自信”的调查中, 有47%的人选择了“非常自信”和“自信”,而53%的人则选择了“有时 不太自信”,“不自信”甚至“自卑”。
外在完美的期待怎样影响了你?
“你可以考出更好的成绩” “能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要有好工作,能买房子买车”
为了外在的完美期待,也许你忘记了初 衷……
四、成就自己
Where am I ……
1.自我接纳——找到“我”的终极出路
小绿狼哈瓦尔的故事
2.获得自信三部曲 STEP1: 上课积极发言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将走向何方?
一、寻找自己
Who am I ?
1.自我意识与自己
人首先是对外部世界、对他人的认识,然后才逐步认识自己。
1.自我意识与自己
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根据他人
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我
们一生中一直进行着。
“我呢,我没有了?”
高自我形象
接纳自我
低自我形象
否定自我
喜欢和尊重自己
有安全感和自我肯定 清楚个人的能力 独立自主、自律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尊重和讨厌自己
不安全怀疑自己 不清楚个人的能力 依赖他人、情绪化 逃避责任
对自己有恰当的期望
有勇气开放表达自己
没有恰当的期望
羞怯不敢表达自己
对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 害怕成功
二、为何自己
作为北服人,我们应该拥有哪些特质?
既有专业的素养 又有艺术的情怀 更有科学的追求
三、发现自己
分享:
你眼中的自己与同学们眼中的自己 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自我意识不一定客观,有时与別人的看法不 一致,有时与事实不符
1.打开心灵的乔哈瑞窗(Johari windows)
自我知道 他人知道 他人不知道 公共自我 public self 秘密自我 secret self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认同混乱Identity diffusion :不做思考或无 认同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 :
个体体验到认同危机但积极对自己的职业和理想加以探索。
认同感获得Identity achievement :
个体仔细思考过,对自己的职业和理想达成积极承诺。
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考虑一下,自己处于 自我认同的那个阶段呢?
自我不知道 自我的盲点 blind self 未知的自我 unconscious self
2.大学生自我意识存在的偏差
过分自恋
自我中心与从众心理
过分追求完美
分享《缺失的一角》
逆反心理
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强的自卑感
3.从现在开始,重新认识自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我是个什么 样的人?
乙家长:你怎么这么笨呢?你看那个小朋友 滑的多好呀! 丙家长:这么简单,怎么就学不会呢? 真没用!
丁家长:大宝,别灰心,不管你滑的怎么样, 爸爸都觉得你很棒!而且我觉得你比上次滑 的好多了呢!给你加油!儿子!
前三位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是结果取向的,对孩子的 接纳是有条件的。最后一位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是过 程取向的,对孩子的接纳是无条件的。
第二讲 发现伟大的自己
其实,每个人的敌人就只有自己。哈利波特 并不是正义的化身,他只是个孩子。他带着 母亲的爱活下来,带着众人的爱,和一个敌 人斗争。这个敌人其实一直都不是伏地魔, 一直都是他自己——他和自己做斗争,他最 终战胜了自我,成为战无不胜、心灵安宁的 真正的勇士——勇者无惧。对死亡没有恐惧 的人,是最勇敢的人。
我拥有我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希望,自己 的恐惧。 我的胜利和成功乃因为我;我的失败与错误也出于我。 因为我拥有自己的全部,我和自己亲如手足。我学习跟 自己相处,爱惜自己,善待属于自己的一切。现在我可 以为自己做一切了。 我知道,我的一些方面让我困惑,另外一些则使自己不 解。但只要我仍然善待自己爱惜自己,我就有勇气有希 望解决困惑和进一步认识自我。
因为低自我价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习得的 ,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不去学习这些不好的东 西,而是通过学习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取而 代之。这种学习的过程是贯穿人的一生的, 要活到老学到老。在人生中的任何阶段,我 们都可以让自己变得更自信。 许多事情都取决我们的心态,既然是心态, 就是可以改变的。令人欣慰的是,所有人的 自信都是可以提高的,不管他现在是什么年 龄处于怎样的境地。
Why am I ?
Why am I ?
1.我们的过去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性格决定命运。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性格是由童年的家庭关系决定的。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造就了孩子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