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我国道路交通拥堵现象及解决方案

浅谈我国道路交通拥堵现象及解决方案

浅谈我国道路交通拥堵现象及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成为人们对交通的追求目标。

但是,汽车数量的增多造成了城市交通负荷的增加,交通非但没有快捷,反而产生了拥堵的现象,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指出造成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针对交通拥堵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缓解我国交通拥堵,提高人们出行的效率,促进交通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借鉴与帮助。

标签:交通拥堵交通拥堵缓解拥堵治理对策智能交通
引言
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下,交通拥堵问题尤为突出并且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交通拥堵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制约着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现在大城市的交通现状为基础,分析交通拥堵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道路交通拥堵现象的具体表现
1.工作日道路拥堵
工作日人口流动比较集中,居民上课、上班时间也比较固定。

因此工作日上班期间交通拥堵已成为常态,这种现象已经逐渐开始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使人们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2.主干道拥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有了私家车,在车流量增加的情况下,主干道路等区域路段经常处于饱和状态,这就造成了交通拥堵的现象,从而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3.特定地点拥堵
一些特定地点容易出现交通拥堵,主要包括旅游景点、学校、商业街、餐饮中心等。

如学生放学时,由于学生人数多且放学时间固定,很多家长都会去接孩子,这就引发了学校所在路段交通拥堵现象。

二、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
交通拥堵现象,首先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
其次,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

1.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不平衡的矛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膨胀,进而造成交通供给和需求不平衡。

虽然有关部门采取了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去解决,但仍然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

例如政府经常对道路进行改造,但由于修路的施工时间过长,侵占道路时间过长,也间接地给居民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

2.公交系统发展缓慢
道路发展必须要与城市发展速度相合拍,才能持续保障城市交通的秩序。

而目前我国道路交通管理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具体表现在:第一,公交车数量配置失衡,城区内一些人流量不大的区域公交车发车速度较快,空载率较高,而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反而发车速度很慢,且严重超载;第二,燃料单一,绝大多数公交车都以汽油为燃料,仅有少部分线路的部分车辆是以电为动力,这不仅对构建低碳试点城市不利,也使得城市环境污染加剧;第三,公交配置不完善,公交车速度过慢,设施破旧,乘客乘车感受差。

3.交通出行方式转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交通出行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为了追求舒适、便捷,私家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由于交通法规意识不够,一些公民经常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路边乱停乱放,侵占部分道路,这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方案
1.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建设
政府要积极考察分析,对各种交通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有效的整合,并且需要采取行政方面的措施,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

首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鼓励公共交通,建立公交专用通道,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吸引民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其次,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要根据实际情况改进红绿灯的设置。

根据不同的地区、地段进行不同的规划,提前考虑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同时,应扩大停车场建设,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减少路边停车现象。

此外,还应建立自行车道来鼓励人们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减缓交通压力。

2.加强对违规现象的监管
政府要加强对交通违规、违法现象的监督管理,严惩由违规、违法造成的交通拥堵行为;在上下班高峰期间合理安排交警对拥堵路段进行疏解交通等。

一方面,政府有必要提高对超速、非法改变交通、占用道路、闯红灯等违反交通规则
的行为进行严惩,进而让司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另一方面,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交通规则宣传,杜绝非法过马路、抢红灯的现象,逐步提高公众对交通规则和安全的认识。

3.加快智能化交通管理
积极发挥“互联网+交通”的作用,建设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交通信息数据共享。

实时监测交通状况,监管交通拥堵路段,并及时反馈给用户,缓解拥堵情况;同时,通过智能化系统,计算车辆通过相邻两个路口的速度和时间,对红绿灯进行自动调节,提高出行效率。

4.加强公民对自身交通行为的规范
公民应当规范自身的行为,学习交通规范,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同时,在选择出行路线以及出行方式时应该充分合理地考虑,规避交通堵塞,缩短出行时间。

此外,公民上班可以选择离居住地相对较近的地方,减少浪费在上班路上的时间;或者选择孩子上学离家近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接送学生的频率,从而缓解学校周边交通压力,锻炼了孩子独立能力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四、结语
交通出行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本文通过对我国道路交通拥堵现象以及拥堵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政府相关部门及居民自身等方面提出解决城市道路拥堵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策略、人们自身反省、解决交通拥堵的现状提供借鉴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毛瑞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净月学刊,2013,(1):85-89
[2]鄭思齐,张晓楠,徐杨菲等. 城市空间失配与交通拥堵——对北京市“职住失衡”和公共服务过度集中的实证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16(3):50-55.
[3]李晓霞.济南市交通拥堵治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山东:山东大学,2014.
[4]孙梦浩.日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治理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4.
作者简介:董若曦(2001.1-)女,汉族,河南省洛阳市人,理科,河南省郑州市郑州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