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谈高二选科建议我11年刚毕业,我是学的文科(历史+地理),首先,先给你讲清出几个问题.:1.江苏文理分科并不是一定要求纯文纯理,选修A只能从物理和历史中选,你选了物理就是理科,你选了历史就是文科,不管你选选修B选什么的,也就是说,比如:物理+地理(理科),历史+生物(文科),历史+化学(文科)懂了吧?当然,科目组怎么开,要看你们学校的安排.(两门选修只计算等级,不计算总分,ABCD,一般CC就有志愿填报资格,本科以上一般都是BB,最差也要BC)2.我们语数外是必修,其余的就是选修。
学测就是考你选的除选修A和选修B以外的四门选修。
这个变态之处呢,在于,(高二下学期一开学后两周左右考),如果你考到了D,是有一次补考的机会,但是,是在你高三的时候和下届高二一起考,如果你不过,你就必须回家了。
(因为就算你参加高考,你志愿没资格填的==)我个人觉得,如果你没有超强的能力和毅力,那就要避免选择文科和理科中的两个极端(物理+化学,历史+政治),这两种组合,小高考的时候是很吃力的,高考复习的时候,信息量也大。
3.数学,无论你选理还是选文,数学肯定是有的折腾的,毕竟数学是江苏高考中的关键,毕竟语文和英语拉不开多少差距,数学拉起来是很恐怖的。
(数学好的学文比较吃香这句话是对的,如果你数学和英语都不错,高考不用很担心的,不管文理)4.江苏省在高招的时候,文理的本科指标是文科35%.理科65%(甚至是3:7),所以说,况且现在文科理科分开划线,分开投档,文科生的竞争明显更加激烈,反而,理科生,要轻松的多.5.还是建议你尽可能选理科,毕竟理科工作好找,理科生也能做文科生的工作的啊,文科生工作的就业率都是很低的啊。
竞争很激烈的。
6.学习建议:应该是高二分科吧?(专业的事情先别想,大胆地放到高考后,一个月的时间,够你想了。
学好语、数、外(尤其是后面两门,这是制胜的关键),数学一定不能放弃,你一放弃,你直接回家好了,没希望的,别怕,平时训练的难度都是要高于高考的,高考还是以中低挡题目为主的。
至于选修,你先在物理和历史中学好一门,明确好自己的方向(文还是理),其他的么,先随便听听,毕竟只要小高考能过就行了,考试的话,尽可能及格就行了。
地理是选修B中最轻松,最好拿B的,接下来就是化学。
有专家统计过。
选修B 中最难B得是政治。
强力推荐:物理+地理(理科)历史+地理新高二文理分科开学指南高二面临文理分科,很多学生开始疑惑,什么是文理分科呢?文理分科时选择文理科时有没有什么参考的标准呢?下面我就来为答疑解惑。
问:文理科有何区别文科生要学习历史,政治及地理三门学科(3+X),或者在其中选择一门学科(上海地区) 理科生要学习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3+X),或者在其中选择一门学科(上海地区) 理科生的数学卷难度大于文科生的数学卷在填报志愿时,招收理科专业的较招收文科专业的更多问:应该根据何种标准在文理分科时选择文科还是理科1.兴趣:你在生活中对某方面感兴趣,很关注,而且这种关注是长期性的,或上某科课时比较有精神,可以以此为根据选择学科。
2.特长:选择你感觉得心应手的学科,在竞争上胜人一筹,给自己带来信心,这是文理科选择的重要依据。
那么怎样发现自己的特长(天赋)呢?如果你对某科感觉特别好,或用相同的时间得到的效果比起其它科更好,或以少量时间获得的效果与其它科学花费多时间获得的效果相当或更好,如果你自身的某些特长与某科的联系很密切,都说明你有学习这一科的特长和能力。
你就应该考虑,哪一科能更好地发挥和促进你的特长的发展。
3.成绩:成绩是此次选择的最实际的依据。
所以了解自己各科成绩的确切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组的经验:作为各科学习的基础,与每科都有密切联系,相比之下,语文与文科的联系更大,所以语文比较好,文科又比理科稍微好的宜选文科。
但若语文比较好,而理科比文科稍微好,则选理也具优势,因为大部分理科生语文并不强,所以语文好,可以使自己的竞争力提高一个档次。
数学老师的经验:理科对数学的要求更高。
当然数学对文科的某些问题(如地理上的温度、太阳高度等)的解决也有重要作用。
文理科选择中的误区误区1:“墙头草”现象。
班里或者朋友里,哪科报的多,我就报哪科,舍不得自己的老师,或者觉得文科班女生比较多,或者理科班男生比较多,在选择文理科的时候要注意,千万根据一些无关的信息,来决定自己选择文理科,误区2:仅凭兴趣。
兴趣是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学生经历所限,兴趣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现在的兴趣可能是表层的。
或许学生会因为某些学科自己暂时的成绩比较好,而错误判断自己对该科有兴趣,或者为了逃避某一门学科,而选择另一门学科,结果发现兴趣只是逃避困难的一种借口而已。
误区3:理工类学生就业前景一定好。
不要将文理分科看做决定了自己的未来,未来的就业趋势很难预测,读文科和读理科都存在就业上的风险,也存在着就业上的机会。
文理分科也许会决定一个人的大学专业,但可以采访一下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大学里面学到专业知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一个人就业呢,恐怕帮助是非常小的,大学的东西只是提高你的综合素质,让你的接受能力更强,以后的前途是靠你自己的。
误区4:理科不需要背书。
理科的知识点也相当的多,如果不背熟定理,概念以及基本解题方法的话,对于解题根本就无从下手。
误区5:文科只需要背书文科不仅仅是背书那么简单。
文科要求的综合能力比较高,以历史举例,并不是只要背出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的史实,考试就能够无往而不利的,高考的题目,是让你横跨几千年,联系东方与西方,经过致的分析后,才能得出答案,这就需要较强的分析问题以及联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误区6:女生更适合读文科目前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高中文理分科时,男生偏理,女生偏文。
一个文科班,五十几个学生,男生只有十来名,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如何看待文科班这种“阴盛阳衰”的现象?是因为女生更适合读文科吗?女生认识上更倾向于形象思维,她们感受力、洞察力比较强,有表达上的优势,选择文科是正常的;而男生倾向于关注自然科学,喜欢技术研究、开发创新,分析力、判断力强,逻辑思维发达,选择理科也在常理之中。
不过,这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关键还是前面提到的要看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个性能力的倾向。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女生心智成熟较早,女生学习更加勤奋、更加细心,有些男生对于文科方面,尤其是背、读、记等觉得很枯燥,这种情况会使女生在文科学习中比男生更有一些优势。
从目前看,女生偏爱语言、文学等文科类专业,这并不是因为女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科学能力,而是女生教育中缺失了这部分内容,不可以此判断女生更适合读文科。
误区7:选择文理科可以由家长包办不言而喻,分科制度其实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以后择业的方向。
因此,在孩子选择分科学习时,家长要做好引导,问一问孩子,将来到底想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让孩子自己进行一次深入、独立的思考。
从现在看,尽管文理科录取比例有区别,但是文理科升学率还是比较高的。
不论选文还是选理,孩子都有较大的升学机会。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学生在选择之后如何适应文理科的学习要求。
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文理科时,只应起一个参谋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对各种情况的利弊得失进行客观的分析。
但是,不要勉强孩子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志愿,更不应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孩子。
当孩子的选择与家长不一致时,家长要改变观念,全力支持孩子的选择。
在选择文理科时不要过于功利,家长不要以牺牲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前途为代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都有长处短处,只有将兴趣爱好和学科优势结合在一起时,孩子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也只有把孩子的选择和孩子未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时,这样的选择才是明智的。
文理分科:到底选择文科还是理科?1.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无论选文、选理,兴趣是第一前提。
举个例子,2001年高考文科状元郝煜说:“我的强项是理科,但我从小钟爱文科,并一直保持到高中,所以我选了文科并取得成功。
”因此,若你在生活中对某方面感兴趣,很关注或上某科课时比较有精神,就可以考虑选这方面的学科。
总之永远把兴趣放在第一位,一定是对的。
2.特长:特长是学习的推进剂。
它将使你的学习得心应手,在竞争上胜人一筹,是文理科选择的重要依据。
那么怎样发现自己的特长(天赋)呢?如果你对某科感觉特别好,或用相同的时间得到的效果比起其它科更好,或以少量时间获得的效果与其它科学花费多时间获得的效果相当或更好,如果你自身的某些特长与某科的联系很密切,都说明你有学习这一科的特长和能力。
你就应该考虑,哪一科能更好地发挥和促进你的特长的发展。
3.成绩:成绩是此次选择的最实际的依据。
所以了解自己各科成绩的确切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政治组的老师说到:同学们非常有必要去查阅自己各科成绩,以及文综、理综成绩的排名,并作具体分析比较,看自己哪科更具竞争力。
了解下面三科在文理科选择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很是关键。
给高二同学文理分科的几点建议文理分科作为继中考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选择,是今后人生道路的分水岭,要慎重。
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文科:特点人才特点:以论理和表达为主要能力的形象思维。
学习特点:以记忆、归纳、整理、比较为特点的学习。
文科记忆量较大,需要背的知识特多。
录取比率:同理科的报名人数及录取比率均维持在1:3左右,对应的高等院校比例相当,数量较少。
就业面:以社会为对象的事务性人才,从事媒体传播、金融财会、社会服务和教育等行业。
理科:特点人才特点:以推理和研究为主要能力的逻辑思维。
学习特点:以记忆、理解、推理、计算为特点的学习。
理科需要推理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强。
录取比率:对应的高等院校很多,社会需求较多。
就业面:以技术为对象的生产型人才,可从事的职业类型较多。
各自比较好的工作:文科:法官,律师,老师,营销师,公务员,旅游,证券类,经济师等理科:光电类,医学类,会计师,公务员,老师,工程师等。
一般原则是:推理能力强则学理有一定优势,记忆能力强则选文比较恰当.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针对不同性别、性格:男生适宜读理科,女生适宜读文科;(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说法。
女生到了高三物理化学就上不去了,无路可退了,只有等死了。
这不绝对,因人而异。
而且用人单位理科和尚打堆堆,所以欢迎女理科生)外向适宜读文科,个性内敛适宜读理科;物理化学好适宜读理科,历史地理强适宜读文科。
因此建议如下:1、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你真正喜欢什么课,是物理、化学、数学、生物还是历史、地理、政治?如果文理水平差不多,但你的潜力在哪?长于语言、写作方面还是运算、逻辑推理?你今后选择做什么职业?是工程设计,软件开发,科学研究等等还是搞新闻、律师、翻译。
归根到底,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应该是个人兴趣与特长优势综合考虑的结果。
2、你的实力。
择文科还是选择理科,还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