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二 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与强化
Z 主干梳理hu gan shu li
关键词:官僚政治、皇权至上、分权、君主专制
1.皇帝制度
秦统一全国后创立,具有皇位世袭、__皇权至上__和皇帝独尊的特征。
2.中央官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
(1)秦:实行__三公九卿__制,丞相、__御史大夫__、太尉分别掌握政事、监察和军务,彼此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利于皇帝专制集权。
(2)汉:实行中外朝制,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3)唐:实行__三省六部__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4)宋:实行__二府三司__制,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5)元:中书一省制,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6)明:明太祖废__丞相__,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__内阁__,皇权专制加强。
(7)清: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亡。
K 考点深化ao dian shen hua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2)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民族关系上: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
2.消极影响
(1)经济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与文化的进步。
(4)对外交往上:实行闭关锁国,制约了中外文化、经济交流。
〔跟踪训练〕
3.(2018·高考押题卷一)宋初文书写道:“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
”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
仁宗时期的宰执因台
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
”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C)
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B.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
C.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解析】据材料“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到“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再到“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可知,宰相的权力在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未涉及“政治统治清明”,也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故B、D两项错误。
4.(2018·乌鲁木齐)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方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并向两边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种建筑特色充分体现了(B) A.左右对称的建筑理念B.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
C.结构合理的文化理念D.轴线分明的政治氛围
【解析】材料中的“三大殿、后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并向两边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体现出皇权的威严和至高无上,以及封建政权内部的森严等级,因此这种建筑特色充分体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故答案为B项。
其他三项不是这种建筑特色的设计用意,排除A、C、D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