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法施工图的看图要点看结构设计说明中的有关内容;譬如记住各构件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等看图要点:1? 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校对轴线网、轴线编号、轴线尺寸;2? 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的房间分隔、墙柱布置,检查梁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梁轴线定位尺寸是否齐全正确。
3? 仔细检查每一根梁的编号、跨数、截面尺寸、配筋、箍筋、相对标高。
首先根据梁的支承情况、跨数分清主梁或次梁,检查跨数是否注写正确;同样的问题对梁,搭接处也必须要加密而且间距不是100,而是5d ?纵向钢筋连接区域的箍筋加密,与抗震非抗震无关4? 若为主梁时,检查附加横向钢筋有没有遗漏,截面尺寸、梁的标高是否满足次梁的支承要求。
5? 检查梁的截面尺寸及梁的相对标高与建筑图洞口尺寸、洞顶标高、节点详图等有无矛盾。
? 检查集中标注的梁上部通长钢筋与原位标注的钢筋有无矛盾;6? 检查集中标注的梁上部通长钢筋与原位标注的钢筋有无矛盾;问清楚往往某些图纸出现一些梁什么也没有标注8? 检查楼梯间平台梁、平台板是否没有支座?这是很普遍的设计通病楼梯间平台梁、平台板没有支座,是很普遍的设计通病因为楼梯梁、平台板一般搁置在后砌填充墙上?在施工主题需要人员上下的时候,后砌填充墙还没实施,就需要先上楼梯,于是就有楼梯间平台梁、平台板没有支座的问题发生9? 结合平法构造详图,确定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纵向钢筋切断点的位置、锚固长度、附加横向钢筋及梁侧构造钢筋的设置要求等? 10? 非矩形截面梁,还得结合截面详图看图,且应看与建筑图中的详图有没有矛盾非矩形截面梁,如果没有剖面图,就得盯着设计要非矩形截面梁,如果没有剖面图,就得盯着设计要剖面详图——因为非矩形截面梁——平法写不到家——唯有画图,才可以看出那个角角落落有或者没有钢筋这主要是一些装饰线条等非矩形截面类梁构件11? 初学者可以通过亲自翻样,画出梁的配筋立面图、剖面图、模板图、甚至画出各个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动手画画,看图识图,用图来配合思考? ?12? 检查各设备专业的管道、设备安装与梁平法施工图有无矛盾,楼层较大设备基础下方,一般应设置梁。
若有管道穿梁,应预埋套管,并应满足构造要求。
? 这就需要现场工程师懂得,梁得什么区域才可以开洞不得瞎开连梁开洞,《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53页有框架梁开洞,就要参考构造手册,对照设备图得要求,看看是不是合理,如果不合理,就要提出来13? 看看结构设计,施工有无困难,能不能保证施工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着重指出,柱梁中心对称,梁宽度方向奇数根钢筋,柱这侧也是奇数根钢筋柱中间那根钢筋与梁中间那根钢筋顶牛必须建议设计修改为奇偶配,不得奇奇搭配奇奇搭配,施工无法实施奇奇搭配,施工无法实施,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必须提出合理化建议设计变更14? 注意梁的预埋件是否有遗漏,特别是公共建筑外墙,装修所要求的埋件。
埋件比植筋好,新建工程,少用或不用植筋。
植筋——是一种加固改造工艺,不是新建工艺,一个管理得好得项目部,应该避免新建植筋。
植筋技术出现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KL1(9)400*700φ8@100/200(4)4Φ20G4Φ14该梁某跨梁支座处原位标注为:梁上部2Φ20+6Φ25 6/2梁下部6Φ25φ8@100/150(4)请问该跨梁跨中的配筋截面图是怎样的?集中标注处的4Φ20表示为通长筋,但原位标注处只有2Φ20+6Φ25 6/2,如何保证通长筋配置?该跨的架立筋是怎么的?问题补充:我理解是不是这样的:根据原位标注,第一排有2根20和4根25的,其中2根20的放置在角部并通长,另外4根25的延伸至梁跨的1/3处,但其中有两根25的在跨中部位要各自分别连接一根20的以保证集中标注的4根通常筋。
第二排有2根25的延伸至梁跨的1/4处,但不知是摆放在角部还是中间?不知以上理解是否正确?还望高人指点!据说是最佳答案的:该跨梁的配筋是上部上一排纵筋是6Φ25,下一排纵筋是2Φ20,下部纵筋6Φ25,四肢箍8个间距150mm,加密区100mm。
2Φ20放角部,6Φ25放中部,构造筋G4Φ14 ,沿梁高每侧两根。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用集中标注,那么集中标注4Φ20适合多数跨。
对于少数不同配筋跨,就用原位标注,那么适合该跨。
此跨梁没有架立钢筋,架立筋在平面表示法中应该写在括号内。
请教下建筑结构梁平法施工图的识图问题~~~一个框架梁上写有:KL9a(1)350*600一级钢10间距100/200(4)4三级钢25;4三级钢25N2三级钢14(-0.260)(抱歉,钢筋等级的符号和间距符号打不出来)然后写的这些东西指到一个框架梁上,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在钢筋下料的时候应该如何计算?k是框架l是梁9a是编号350*600截面大小(1)跨数1跨箍筋加密区是100mm 非加密区200mm上面四个25圆三级钢;下面四个25圆的三级钢中间抗扭钢筋14mm 括号里是标高也可能是别的图纸说明里有单元4 梁平法施工图梁平法施工图是在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断面注写方式来表达的施工图。
梁平面布置图,应分别按梁的不同结构层(标准层),将全部梁和其相关联的柱、墙、板一起采用适当比例绘制。
在梁平法施工图中,应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顶面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1、制图规则1)、平面注写方式A)平面注写方式,就是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出一根,在其上注写断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量的方式来表达梁平面整体配筋。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应将该项数值在该部位原位标注,施工时,按照原位标注取值优选原则。
B)梁的编号由梁的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中跨数代号中带A的为一端有悬挑,带B为二端有悬挑,且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如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在斜线后注写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如:10Φ8@100(4)/200(2)表示直径为Φ8的箍筋,梁支座两端各有10个四肢箍,间距为100mm;梁跨中部分箍筋为双肢,间距200mm。
d)梁的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确定。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采用加号“+”将两者相联,注写时须将梁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
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全部写入括号内,因为架立筋与支座纵筋的搭接与纵筋之间的搭接长度是不同的。
如2 20+(2Φ12)常用于四肢箍时,2 20为梁角部通长筋,2Φ12为架立钢筋。
单跨非框架梁时的架立筋不必加括号。
当梁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相同时,可同时标注上部与下部通长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通长筋隔开来,少数跨不同时,采用原位标注。
例如2 18;2 20表示上部配置2 18通长筋,下部配置2 20通长筋。
e)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
当梁腹板高度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
此项注写以大写字母G打头,紧跟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如G4Φ12表示梁每侧各配置2Φ12纵向构造钢筋。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紧跟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并同时满足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而不重复配置。
如N4 14表示梁每侧各配置2 14受扭纵筋。
受扭纵筋应按受拉考虑锚固与搭接,而架立钢筋锚固与搭接长度可取15 。
f)梁顶面标高相对于该结构楼面标高的高差值,有高差时,将其写入括号内。
如(-0.100)表示梁面标高比该结构层标高低0.1m。
D)梁原位标注内容为梁支座上部纵筋、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及对集中标注的原位修正信息等。
a)梁支座上部纵筋,指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标注在梁上方该支座处。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如6 22 4/2 表示上排为4 22,下排为2 22;2 22+2 18表示支座上部纵筋一排共4根,角筋为2 22,2 18置于中部。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
当梁上部钢筋在某跨通长布置时,应在该跨梁的中间部位标注梁上部钢筋。
b)梁的下部纵筋标注在梁下部跨中位置。
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当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且集中标注中已注写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如图4-3第一跨下部纵筋6 25 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 25,下一排纵筋为4 25,全部伸入支座锚固。
c)附加箍筋或吊筋应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在引出线上注明其总配筋值(箍筋肢数注在括号内)。
当多数附加横向钢筋相同时,可在图纸上说明,仅对少数不同值在原位引注。
d)当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一项或几项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悬臂部位,根据原位标注优先原则,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
E)井字梁一般由非框架梁组成,井字梁编号时,无论几根同类梁与其相交,均应作为一跨处理,井字梁相交的交点处不作为支座,如需设置附加箍筋时,应在平面图上注明。
柱上的框架梁作为井字梁的支座,此时井字梁可用单粗虚线表示(当井字梁高出板面时可用单粗实线表示);作为其支座的框架柱上梁可采用双细虚线表示(当梁高出板面时可用双细实线表示)以便区分。
F)在梁平法施工图中,当局部梁布置过密无法注写时,可将过密区域用虚线框出,放大后再用平面注写方式表示。
2)、断面注写方式断面注写方式,就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用断面剖切符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断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面整体配筋。
断面注写方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
实际工程设计中,常采用平面注写方式,仅对其中梁布置过密的局部或为表达异型断面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时采用断面注写方式表达。
对所有梁按表规定编号,从相同编号的梁中选一根梁,先将单边断面剖切符号及编号画在该梁上,再将断面配筋详图画在本图或其它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