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兰亭集序》复习专题培训课件
《兰亭集序》复习专题培训课件
常用于否定句的成语 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 等量齐观、善罢甘休、等闲视之、 望其项背、吹灰之力、求全责备、 妄自菲薄、无时无刻、鹿死谁手、 一蹴而就、尽如人意、混为一谈等
文化常识
王羲之(303-361)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 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 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 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 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 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 传授笔法论,小时候就从当时 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 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 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楷书 得力于钟繇。取众家之长,达 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 的高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 世誉之为“书圣”。《兰亭集 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不会一挥而就。
② 自从上了高中以后,张林便积极参加各种文学社团活动,展示
出自己文学天赋,其表现是可圈可点的。
③ 2017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审读政府预算报告时,表现出了
极大的热情和谨慎负责的态度,甚至到了咬文嚼字的地步。
④ 崇高的社会地位、巨大的声誉和影响力,少有的殊荣, 连篇
累牍 且不无夸大的称赞之辞,使季羡林难以拒绝而被迫接受 “国学大师”的称号。
B.《兰亭集序》是诗集的序言,不是赠序。
对下列各句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元: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 所以又叫灯节。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 下元节。合称为“三元”。
B初七、下九:农历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叫“七夕”。 传说每年此夜牛郞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下九”指农历 每月二十九日。初九日为“上九”,十九日为“中九”。
C.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 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作 初,第二个小时叫作正。例如子时两个小时,就叫子初、 子正。
D.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风 俗。 冬至:冬至节,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 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作“冬至一日阳生”。
⑤ 他本来就喜欢舞文弄墨,再加上这两年的苦练,如今成了全县
闻名的笔杆子。
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符合语境。
舞文弄墨:形容玩弄文字技巧,是贬义词,或歪曲法律条文
咬文嚼字:一般看作贬义词,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 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但 在很多时候,有些文字是需要仔细琢磨的。实际上,“咬文嚼 字”原来就是指词句上的推敲,是一个褒义词。
3.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 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 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 春季的第一个月。
4.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 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5、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 盛况。丝竹管弦,都是乐器。萧 笛用竹制成,是管类。琴瑟的弦 用丝制成,是弦类。
形容书法的成语
龙飞凤舞:形容山势奔放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 泼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 力透纸背:指书法遒劲有力,也用来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 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也用来形容议论、 见解深刻。
① 2010年的世乒赛,中国女队铩羽而归,无缘将考比伦
杯带回,痛失九连冠也成为中国队因使用年轻选手而 付出的代价。
② 在今年的两会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要切实落
实精准扶贫工作,让处于箪食壶浆生活境况的困难户尽 快地脱贫致富。
③ 近日,解放军在台湾海域举行实弹军事演习,在关键时间
节点及锋而试,警告台美:国家统一底线不容挑战。
④ “反右”运动正如火如荼,而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也
正在被热火朝天地拆除着。
⑤ 我们的负责欧锦赛采访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已经严阵以
待.随时准备奔赴欧洲.届时将向国内发回最及时.最精 彩的报道.
⑥ 这两支甲A足球的劲旅激战了九十分钟,不分胜负,终结
城下之盟。
① 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
书序,为书做的序言,如本文。
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如《孔雀东南飞》;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古人饮宴,常一同赋诗,集结成册,再推 举一人作序。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 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 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序。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 那样弯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修禊事也:(为了)做禊事。禊,一种祭礼。 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 后用三月初三,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 一种风俗,三月初三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 祈福消灾。
2、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 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
6、品类之盛:品类,指自然界 的万物。
“序”及分类
“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 “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 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 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 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按内容分别属于说 明文或议论文
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 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 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 家誉为“行书第一”。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 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 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答:B上九:每月二十九日。中九:初九,下九:十九日
重点字词检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会
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
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 一
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