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兰亭集序》公开课一等奖复习课程
《兰亭集序》公开课一等奖复习课程
等到 到达
附着
过去
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因
长 自然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到
怎么
岂不痛哉!
第4自然段
课文研读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原因
面对 悲伤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明白
本来 把…看做一样(相等) 短命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
课文研读 朗读课文,翻译梳理第三、四段。
第3自然段
课文研读 通“晤”,面对面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
相交往
有的人 之于
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
依,随
放纵
通“趋”,趋向 不同
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感慨系之矣。向
痛哉!人生无常!
情感把握 悲
感古今:为何而悲?
悲古人 —— 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悲今人 ——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悲后人 ——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死生之大!
情感把握 悲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情感把握 悲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 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 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 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 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 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 做些实事,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王羲作品真迹已难得见,我们 所见皆摹本。王羲之楷、行、草等 体皆能,如楷书《黄庭经》、草书 《十七帖》、行书《姨母帖》等。
行楷《兰亭集序》最具代表性。
绍兴的兰亭,现在是书法圣地。兰亭布局,以 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 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
补充介绍
补充介绍:当时与会者 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 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 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成 册,并写了一篇序文, 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集序》。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1、2自然段 ): (叙事、写景)概述兰亭集会的情况 和作者心情。
第二部分( 3、4自然段 ): (抒情、议论)抒发作者乐与忧、生 与死的感慨。
第1自然段
课文研读 “于会稽山阴之兰 亭会”,状语后置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
助词,无义 会集
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
王王羲羲之之其其人人
王羲之(303—361),字逸 少,琅邪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 故后世称为“王右军”。王羲之 幼时从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 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 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 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 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王羲羲之之其其书书
王羲之的书法圆转凝重,王羲 之被后代尊为“书圣”。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第一课时
袒 腹 东 床
王王羲羲之之轶轶事事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 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 少并佳,然闻至信,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 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比佳婿 邪!”访之,及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生 性 爱 鹅
王王羲羲之之轶轶事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 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 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
像
一个个
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即使
情趣
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次(集会)的诗文
阅读思考
找出语段中体现作者情感线索的字词。 岂不痛哉——痛 悲夫 ——悲
情感把握 痛
论生死:为何而痛?
俯仰一世 老之将至 —— 人生苦短之痛 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 世事无常之痛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往事不再之痛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 生死难测之痛
的
都
都
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
高
映衬、围绕
作为
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
使……流 排列 旁边
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盛况 喝酒
作诗
课文研读
第2自然段
的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这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繁多 用来 放开
信可乐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聚会人多 天气晴朗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景色美丽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活动雅洁
阅读思考
“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1、总结聚会的情景 2、突出情感——“乐”
第二课时
穷尽 乐趣
实在
阅读思考
朗读1、2自然段,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 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阅读思考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 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 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作为文章的体裁, 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如《兰亭集序》。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如《送东阳 马生序》。
字词正音
癸丑( ɡuǐ ) 会稽( kuài jī ) 修禊事( xì ) 激湍( tuān ) 流觞( shānɡ ) 骋怀( chěnɡ ) 放浪形骸( hái ) 趣舍万殊 ( qū ) 嗟悼( jiē dào ) 彭殇( shānɡ )
全全文文总总结结
朗读全文,理清作者情感线索的变化。
乐
痛 人生
天地
悲 古今
拓展延伸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 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 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举出三五例与同学 交流。
拓展延伸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全拓文展总延结伸
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 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 文,有什么感触?
文本特点
1、立意高远,蕴藉深长
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 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 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 无的思想倾向,宣扬积极的生死观, 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