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保机械使用方法分析

植保机械使用方法分析

植保机械使用方法分析
【摘要】农林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因遭受病菌、病毒、害虫及杂草的危害而损失严重。

用于防治病虫杂草危害的施药液的机具,简称为植保机械。

【关键词】植保机械;使用方法;分析
自从人类开始农耕以来就面临农作物病虫害的挑战,农业生产所蒙受的损失之大是人所共知的。

因此,与病虫草害进行斗争是人类的一项持久任务,至今也仍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个严峻课题。

世界各国的有关专家半个世纪以来每隔几年都要举行一次国际植物保护大会来共商对策。

同病虫草害斗争所采取的办法和手段,从最原始的求助于神灵和手工防治,到后来的喷洒化学农药,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探索,包括生物、物理机械、农耕、化学和综合防治等方法。

植物保护机械与农药、防治技术一样是化学防治的三大支柱之一。

在旧中国,植保机械几乎是一张白纸。

每年全国由于虫灾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数百亿元之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农业,植保机械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其间经历了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由人力手动喷雾器到与小型动力配套的机动植保机械和与拖拉机相配套的大中型施药机械,以及得到较广泛应用的农林航空施药技术。

近年来由于在农业生产中采取了一系列先进的措施,农业学向深度、广度进军,耕作制度改变,复种指数提高,间作面积扩大,越
冬作物增加以及高产品种的推广。

农药施用量的增加,一方面使农业生产获得了相当程度的高产,另一方面又给病虫草害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之发生繁衍规律也发生了变化,对作物的威胁更为严重。

这就给扑灭病虫草害的及时性和机具使用的可靠性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不仅对植保机械提出了一个个新的课题,也反映了植保机械的使用和发展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作业前的准备
1.1喷雾机作业前的准备
(1)根据喷雾作业的要求,正确选择喷雾机的类型、喷头的类型和喷孔的尺寸。

如用液力式喷雾机防治大田病虫害时,当选用圆锥雾喷头,除萎时应选用扇形雾喷头,并根据施药液且选择合适的喷孔尺寸。

果园喷药时,应使用配带果园型喷枪的高压液力式喷雾机或是具有大容量风机的风送式喷雾机。

在温室、仓库、密植的森林还可选用烟雾机。

(2)检查喷雾机各连接部件是否紧固,应使开关灵活、各连接部分畅通又不漏水。

(3)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是否正常。

(4)在注油点加注润滑油,检查动力机的润滑油面。

(5)多行喷雾机应根据作物行距和喷量要求配置喷头,向下喷射时,喷头的间距和喷头距地面的高度应保证不漏喷和不发生药害。

(6)测定喷药量,确定行走速度。

1.2喷粉机作业前的准备
(1)对喷粉机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保养,使之达到良好的技术状态。

(2)根据农艺技术的要求,决定所用药粉的浓度,并用滑石粉进行稀释。

加入药箱的药粉应干燥,并过筛。

防止作业时在药箱内架空或堵塞喷粉孔。

(3)根据防治对象和要求选择不同的喷头。

(4)测定喷粉量,确定喷粉时的行走速度。

2.田间操作方法
田间作业时,一般采用棱形行走方法。

2.1背负风送式喷雾机的操作方法
进行大田喷雾时,为了避免药物吹到操作者身上,喷头应指向下风向,并应侧风向行进。

喷头稍朝下并左右摇摆,使雾滴分布开并保持一定喷幅,风速和方向的变化能使枝叶翻动,雾滴有可能附着在叶的背面上。

摆动的次数应与行走速度配合协调,做到有规律地喷,使药液沉积均匀。

喷口不要太靠近作物形成直喷,以距离作物2m左右为宜。

因喷管出口风速在70m/s以上,太近了易损伤枝叶,且因风速过大,有些枝叶会被吹得与风向平行,反而不能沉降雾滴,而其它枝叶则附着药物过多,造成药害。

2.2大田喷杆式喷雾机的操作方法
喷杆式喷雾机在喷雾过程中,应使整株作物都处在喷雾锥体之
中,喷头与作物保持一定高度(30cm左右);对中耕作物行间的地面喷施除喷剂时,应防止喷头把除喷剂咬施在作物枝叶上。

作业时,应按规定的行走速度均匀行驶。

最好在无风或微风天气进行喷雾,喷雾方向尽可能与风向一致,按有效喷幅从下风头开始喷,人的定向与风向垂直或有一偏角。

2.3超低喷雾的操作方法
田间作业时,根据自然风向确定走向和喷雾方向,喷头应指向下风向(与风向垂直或与风向成45°夹角)。

喷头距作物顶端0.5-1m (根据风速大小而定),以使雾滴分散和达到一定喷幅,并注意保持喷头稳定,不要上、下晃动。

喷施时应从下风向的第一喷幅的一端开始。

2.4田间喷粉时的操作方法
喷粉作业受风速、风向影响很大,风速过大时不能喷粉。

为使粘着性能好,喷粉时间应在早、晚有露水时为宜。

喷粉时,应先使发动机转速稳定后再打开咬粉门开始喷粉。

停止喷粉时,则应先关闭排粉门,再停发动机,以免造成堵塞。

加装的药粉应保持干燥,并要过筛,防止杂物混入,影响喷粉机正常工作。

装药粉时,应把排粉门关闭,防止风机内积粉不能转动。

3.喷雾质量的检查
喷雾质量的检查项目,主要有雾滴在作物上覆盖密度、雾滴均匀程度和施药量等。

雾滴覆盖密度的检查方法是:作业前,在作物上隔一定距离(包括沿喷幅与行走方向,作物的上、中、下部),夹
上一些纸片。

在药液中掺入0.2%印刷油墨腊红(加入油剂农药)或染衣服的红染料(加入水剂农药中)。

喷药后取回白纸片,检查每平方厘米上雾滴量与雾滴分布平均程度是否符合要求。

超低容量喷雾一般以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有8-10个雾滴为有效喷幅边界。

找出喷头最远处每平方厘米上约有8-10个雾滴白纸片位置。

此纸片位置到喷头的距离,即为有效射程(喷幅)。

4.安全注意事项
(1)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必须熟悉和了解农药的性能规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2)作业人员应戴口罩、手套、风镜,穿长油衣并扎紧袖口,穿长裤和鞋袜。

口罩应该经常换洗。

(3)作业前应做好机具的检查和保养工作.使其达到良好技术状态,应尽量避免在作业过程中检查和排除故障。

必要时,应先停机,再进行检修。

(4)应经常检查喷雾机压力的正确性。

(5)不能在道路上和放牧地上加添药液或药粉。

在喷药后2-3
星期内,严禁在防治区作业中禁止吃东西、吸烟、喝水。

作业后必须用肥皂洗手和脸。

(6)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如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去医院校查。

(7)随时注意风向的变化,以改变作业的行走方式。

(8)混药和把药液倒入药箱时要小心,不要溅出来。

背负式喷
雾器的药液箱不要装得过满,以免弯腰时,药液从药箱口隘出溅到作业人员的身上。

(9)超低量喷雾不能喷剧毒农药,以免发生中毒事故。

5.植保机械的维护和保养
(1)购进新药械后,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其技术性能,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作业前机具的准备和维护保养。

(2)各转动机件应按照规定进行润滑,各固定部分应固定牢靠。

(3)各连接部分应连接可靠,密封良好,缺垫或垫圈老化的要补上或更换液或药粉。

(4)每次喷药后,应把药箱、输液(粉)管和各工作部件排空,并用清水清洗干净。

喷施过除劳剂的喷容器,如用来喷施杀病虫剂时,必须用碱水彻底清洗。

(5)长期存放时,各个部件应用热水、肥皂水或碱水清洗后,再用清水清洗、擦净,晾干后存放到阴凉干燥、通风处。

(6)橡胶制品、塑料件不可放置在高温和太阳直射的地方。

(7)金属材料部分不要与有腐蚀性的肥料、农药放在一起,磨损和损坏的零部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以保证作业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参考文献】
[1]路蒙,曲金平,郭雪莲.植保机械的使用与维护[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07).
[2]弋晓康.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科学,
2006,(04).
[3]杨树川,佘永卫,杨术明.喷灌系统规划问题的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5,(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