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论张謇对南通的影响以及南通未来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论张謇对南通的影响以及南通未来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论张謇对南通的影响以及南通未来发展的调查报告南京财经大学南通纺织企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2014.09实践者:南京财经大学南通纺织企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实践地点: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常乐镇实践时间:2014.07.15----2014.07.25实践人员:李文锐,周博君,王颖玲,王婷,汤维,沈娟,宋张丹,郭光明,郭焱。

记录人:宋张丹目录一、赴南通常乐镇张謇故居暑期社会实践照片二、赴南通先锋镇纺织企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三、南京财经大学南通纺织企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实践单位四、南通纺织业存在的问题五、南通纺织服装产业转型的思路及对策“2014暑期实践活动—南通常乐镇张謇故居和纺织企业之行策划书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一.实践活动背景江苏省南通市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纺织企业的城市,张謇先生实业救国,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从而拉开中国纺织业的序幕,也为南通纺织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南通是全国的纺织大市,也是全国的服装大市,基于自身雄厚的产业基础“十一五”期间,南通纺织服装业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在提供就业岗位、助解“三农”问题、GDP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南通全面达到小康社会亦功不可没。

但是,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原辅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南通纺织服装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明显减弱,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后外围经济体消费需求持续低迷,以及印度、越南等国的同行竞争,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亏损企业数大幅上升,企业发展两极分化严重,工业销售产值、工业增加值、出口交货值等指标在全市制造业中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明显走弱。

虽然纺织服装业依然是南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长期困扰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越发凸显。

二.实践团队名称南京财经大学南通纺织企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三. 指导老师及小组成员指导老师: 朱娟芳小组成员李文锐,周博君,王颖玲,王婷,汤维,沈娟,宋张丹,郭光明,郭焱。

, 所有小组成员均为南京财经大学在校学生。

四.活动主题关注纺织行业发展,思考纺织转型之道五. 指导思想1、坚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2、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着重点。

3、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让大学生深刻的了解到纺织企业的重要性及创业之艰辛。

六.活动目的1、考察当地纺织企业的大致情况。

2、大致了解当地纺织企业的管理模式并从此总结出其中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的地方,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3、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创业精神。

4、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社会交际能力, 更好的锻炼大家社会实践的能力,丰富暑期生活,积累社会经验,磨练自身意志,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完善自我。

5、更好的宣传南京财经大学,加强南京财经大学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以便于以后为本校引进更多的学生资源。

七.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七月十五号至七月二十五号活动地点:南通市常乐镇镇纺织企业和张謇故居八.实践对象南通市常乐镇纺织企业和张謇故居九.实践内容1、参观张謇故居,了解伟大实业救国人物张謇生平。

2、参观南通市部分纺织企业,进行现场的考察,做好相关的总结工作。

3、前往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当地纺织企业在全市的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情况,并且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及总结分析,做出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

十.宣传方式通过QQ,人人网,微信等方式对本次小组活动进行宣传,并通过对南通相关行业进行走访,增加本次活动的知名度.十一.注意事项1、服从集体,不得搞个人主义,团结友爱,有事要向负责人请假2、活动期间注意安全,统一着社会实践文化衫,树立学校良好形象,做一个积极、负责、热情、务实的人。

3、带好防暑药品及生活用品,注意身体保护,钱包、数码相机等贵重物品看好。

4、尊敬当地群众、在实践过程中要有礼貌、活动结束后要致以谢意。

5、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当地环境卫生,保持住宿地的卫生,并自身清洁,做好轮流卫生打扫工作。

6、关于购买活动必需用品,开发票时须注意发票的格式,单位要写“南京信息大学滨江学院”全名,物品数量,单价要写明。

7、实践活动结束返校时,应通知实践地,衷心感谢实践地所提供的帮助和配合,并将实践成果留给他们一份。

十二.经费预算2800南京财经大学南通纺织企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实践单位单位一:南通明富纺织品有限公司南通明富纺织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5月8日,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并有自营进口权的公司。

坐落在长江下游,新建苏通长江大桥北侧—色织之乡先锋镇。

距上海、苏州、无锡80—100公里,距南通港、飞机场15公里,临靠宁启高速公路、苏通大桥高速公路、宁启铁路、新长铁路货运站仅1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本公司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固定资产150万美元,员工260人,年生产量500万米。

织物以7S~120S/2高密府绸等服装面料及床上用品。

本公司拥有纺织业唯一的色织超特阔330剑杆织机30台,280剑杆织机20台,180剑杆织机60台,并拥有当时最先进的220picanol织机,主要产品为特阔门幅(3.3幅阔以下)的高支高密府绸,T/C、CVC、米通、泡泡纱、青年布、彩色牛仔布、牛津纺、棉毛布、棉、晴、毛、弹力布、双层布、皱布、绒布、网络丝、中长布、苎麻、亚麻棉粘布、提花布、纱罗及各种针织、床上用品、儿童服装、女装等数十种高中档品种。

2000年,本企业在色织行业率先推出功能性面料,远红外、保暖、抗紫外线、吸汗速干、抗菌防臭、芦荟等新型功能性面料,2002、2003年连续获得过几环保认证的Oeko-TexStandard 100 证书,在纺织行业独占鳌头。

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市场,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单位二:南通三嘉化纤有限公司中美合资南通三嘉化纤有限公司,创办于2001年,公司座落于开发区广州路28号,交通十分便利。

本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贸易及服务于一体的企业,生产技术以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及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等专家、教授为主要依托是国内专门从事三维螺旋型涤纶短纤维,低熔点短纤维及竹纤维,竹纱线等等的开发和生产企业。

企业是三维螺旋中空涤纶短纤的专业生产厂家,并先后开发超细、超短及涤纶、全竹复合纤维,并投入了规模生产。

目前主要产品有三维中空涤纶短纤、实心棉型短纤、实心毛型短纤、超细超短纤维、低熔点纤维、竹纤维、竹纱线等。

产品销往法国、韩国、日本、南非、欧美、以及全球。

实践总结、一、南通纺织服装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南通虽谓“纺织大市”,而非“纺织强市”,纺织服装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地区的传统产业优势,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在全球经济持续萎靡、消费不振的大环境下,由制约南通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一些瓶颈而致的效应也日益显现。

企业技改与创新乏力,环境效益低下南通市三分之一的纺织服装企业没有产品研发部门,四分之一的企业没有通过任何认证,与高校、科研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的企业不足10%;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仅占产品销售收入的0.16%,纺织行业仅达0.3%,研发人才普遍严重匮乏。

纺织服装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够,其原因在于:一是作为主体的大量中小企业直接面对的不是终端客户,而由中间商掌握着绝大多数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企业只是加工基地;二是行业技术门槛低,产品易被仿制,且消费周期短,致使企业创新投入热情较低;三是部分合资、外资企业的产品设计及销售市场均不在本地,本地企业创新受限。

归根结底,还是与产业居于价值链低端有关,无法形成积累—投入—再积累的良性循环。

此外,纺织服装行业中的大量中小企业不符合环保和技术要求。

2009年度,南通市纺织服装企业占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的四分之一,水的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在2008、2009年度全市耗能总量前十大行业中,纺织服装业始终居于前列。

二、南通纺织服装产业转型的思路及对策1)明确产业链定位,重视纺织产业集群建设。

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看,目前南通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呈现出一种“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结构,即赢利较少的生产制造环节能力较强,而利润丰厚的研发、设计及市场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

在综合竞争力方面,南通与苏州、无锡等市尚有差距。

要将南通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基地,任重而道远,需要在纺织大省的江苏纺织产业带中寻找有利位置。

对此,南通纺织产业要积极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优化产业布局,同时淘汰落后产能,形成集中统一的物流和销售渠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助推企业升级。

纵观中国香港、台湾和韩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路径,即通过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国际分工,从简单的组装活动开始,利用不同工序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向上游溯升到复杂工序与零部件的贴牌OEM、设计代工ODM生产,再延伸到自有品牌、产业升级。

这对南通纺织服装企业在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下的升级提供了借鉴。

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后,要在代工中学、在干中学,逐步积蓄力量,寻求发展,把价值链转变为学习链,再把学习链转化为创新链,实现自身动态竞争能力的提升。

4)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绿色技术创新。

要解决好附加值与原创技术问题,首要之点是提高研发水平和投入,将研发投入列入企业规划,使整个行业通过加快自主创新,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则要提高奖励力度,培育行业创新氛围。

从长远看,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必然选择;从经济学角度看,可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具有外部正效应,促使企业适应环保要求,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3)、创新管理与营销,提高企业反应能力与盈利水平从南通纺织服装行业的规模看,产业整合的空间与潜力巨大。

因此,可首先在产业发展纵向上促进上、下游行业的资源整合,并逐步加大与其他行业的共用资源和终端市场营销网络渠道资源的整合,加强产业链的快速反应力,以满足市场多变的需求。

面向海外,可利用南通完整、独特的纺织品生产链,通过海外销售窗口和市场信息渠道,跟踪市场,研发产品,并在设计理念、款式、面料、辅料、成衣、经营模式、经营理念、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创新。

结语后危机时代,南通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挑战,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作为南通重要支柱产业的纺织服装业的振兴,必须遵循市场规律,通过产业发展模式、经营模式、市场战略、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型和政策扶持,拉长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和品牌、物流延伸,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提升附加值。

惟有如此,南通纺织服装产业才能根深叶茂,企业才能四季常青。

相关主题